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与纪实摄影技巧-新闻与纪实摄影

新闻与纪实摄影技巧-新闻与纪实摄影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枪杀越共》和1972年美联社另一名战地摄影师黄功吾拍摄的《火从天降》被认为是反映越战残酷性的代表。该专题的拍摄者解海龙说,这张照片无须任何言语,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图3-58希望工程之大鼻涕解海龙摄图3-59希望工程之小光头解海龙摄总说明是介绍本专题的背景故事或者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介绍作者的观点,指出本题材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等。

新闻与纪实摄影技巧-新闻与纪实摄影

一、中心思想的表现

摄影依赖于形象取胜,因而它率先打动人的是情感而不是理智,它最直接的影响区域是观看者的心理。但是,随着观看数量的累加、共同观看群体的形成,亦即情感打动的程度深入,心理影响的区域扩大,意见和观点便可以随之产生,人们可以从喧嚣和热闹的讨论中重新切入孤独的沉思,理性由之萌生,而这一途径获得的理性,极有可能变成更为可靠、更为持久的力量。美联社记者埃迪·亚当斯那张《枪杀越共》的照片所形成的反战舆论以及广泛的社会行动,并不止是一个特例,在许多重大的社会和政治事件中,照片参与了舆情的生产与制造并在最终改变了历史走向,这样的事例屡见不鲜,只是它们不再仅仅依靠某一幅照片的力量。《枪杀越共》和1972年美联社另一名战地摄影师黄功吾拍摄的《火从天降》被认为是反映越战残酷性的代表。当年只有22岁的美联社南越战地摄影记者黄功吾这天正徒步走在一号公路上,他抬头朝前一看,看见了凝固汽油弹和如此狂乱的场景,于是摄下了孩子们惶恐地逃命的那令人毛骨悚然的瞬间。《纽约时报》图片编辑约翰·G·莫里斯说服他的编辑将这幅照片刊登在头版上。这幅逼真地表露战争的残酷性的现场纪实照片,深深地打动了已经被那场无休止的远离美国的战争弄得麻木不仁的美国人,他们似乎能够听得到图中孩子们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他们的心弦被强烈地触动了。有人说《枪杀越共》使越战开始转向,而《火从天降》则使战争提前结束6个月。埃迪·亚当斯曾这样写道:“照片依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武器。”

在中国影响大家最深的应该就是那张希望工程专题里面3个标志性照片(图3-58~图3-60)的主人翁,“大眼睛”“大鼻涕”“小光头”,“大眼睛”这张照片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后,苏明娟也成了希望工程的形象大使。该专题的拍摄者解海龙说,这张照片无须任何言语,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这张照片为全国各地报刊采用,印成招贴画等,成了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也是以情打动人的典型。

二、专题摄影中文字的运用

专题摄影的文字说明通常有总题目、总说明和分说明(图说)3个部分。

图3-58 希望工程之大鼻涕 解海龙 摄

图3-59 希望工程之小光头 解海龙 摄

总说明是介绍本专题的背景故事或者拍摄者的拍摄意图,介绍作者的观点,指出本题材的内容和现实意义等。总说明在文体文风上可以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相对独立成章。分说明则结合每张照片进行简单交代,每条分说明都要围绕着总说明的思想进行写作,各分说明之间应互相照应。文字说明尽可能不要与画面内容重复,它们应该是画面无法表达的内容,是非说不可的补充说明,类似于纪录片画外音

(一)文字说明必须加深专题图片的意义

图3-60 希望工程之大眼睛 解海龙 摄

文字说明要围绕图片展开,不能离图万里,同时,又要图文并茂,忌讳就图论图。要做到这一点,从文字上说,有3个方面:

(1)对图片内容的延伸。也就是弥补形象语言的不足。如两人谈话的图片,谈什么,就要用文字补充介绍。又如,典型人物的事迹和简历非文字代替不可。

(2)对图片内容的强调。也就是用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重复形象语言,使图片更具冲击力。

(3)对图片内容的评论,阐述图片的意义。一是现实意义,如《东方早报》在2009年做的关于“寻找60年”的专题,开篇就用“光阴的故事”来点题,这就是对此专题反映的现象的评论,也表明摄影师拍摄这组图片的怀旧追溯目的。二是展望式评论,如此专题对每个年代的描述,“50年代红色激情——那是甜味,是青春的味道”,把图片上的形象意义和未来观者的观看感受用文字联系在一起,升华了照片主题。

(二)说明文字与图片相比,要具有不可替代性

(1)事件过程,也就是介绍“五个W”,这是图片画面无法描述必须用文字表达的。图片说明必须简练,突出与图片相关的内容,用白描手法简要勾勒,舍弃繁杂的主题和无关的枝节。

(2)背景说明,是使图片立起来的关键,有意义的背景,可使图片在相同主题中脱颖而出,背景还可强化图片的故事性、对比性,使其丰满起来。

(3)意义阐述,用来深化画面,升华主题,使图片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得到充分体现,图片也可由平面走向立体,赋予更深的含义,由此也更具感召力

(4)画面交代,也就是指代画面和解释画面。指代画面,即平常的方位提示。解释画面,是对画面上的某些读者不了解的物体进行说明,如《寻找60年》专题中的关于“上山下乡”“恢复高考”等历史词汇的解释,也用于对黑白图片的颜色说明等,总之,是在不违背事实的前提下,让读者更好地欣赏图片。(www.xing528.com)

(三)贵在画龙点睛,力避画蛇添足

图片说明文字较短,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准确地表述,是一门艺术。图片说明写得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写得不好便是画蛇添足。写好图片说明要做到:

(1)深入采访,这是摄影师的基本功。现在很多摄影师很注重画面艺术,讲取景、讲用光,这无疑是对的,但是只会用镜头讲话,不会用笔头讲话的摄影师,不是一个全面发展的摄影师。只有深入采访,尽量占用材料,才能在提练主题、选择角度等方面游刃有余。

(2)求短求实。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要写好一二百字的说明,不很容易,要求突出主要事实,语言简洁明快,内在逻辑严密,文法通顺达意,叙述生动有趣。突出主要事实,要做到围绕照片所反映的事实进行阐述,对与照片无关的事实予以舍弃,对照片已经体现的事实略而不写,着笔于能丰富照片内容的事实而大书之。

(3)语言简洁明快,就是要求照片文字说明简练,多用短句,少用定语状语、补语过多的句子,不用生造的词句,只要图文及义就可,不必叙述跨度太大。

(4)照片文字虽短,但必须逻辑严密,文法通畅。目前,在照片说明中逻辑方面的错误有:前后自相矛盾,文图内容不符,主体中途转换,造成照片说明不通,影响效果。照片说明的文法必须通畅,才能使人读得下去。现今媒体上常见的错误有:缺少主、谓、宾语,错打标点符号,用词夸张失当等。

(5)图片说明要生动有趣,要使画面跳跃起来,活起来。杜绝图片说明中的八股模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图为”“体现了”“表示”“这是”之类的苍白词语。

总之,写好图片说明,做到画龙点睛,比纯文字报道要求还高,因为要在百余字内达到文脉清晰、文字优美、准确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确是不容易的。正如一位外国新闻工作者所说,图片说明在某种程度上是我们每天写的最重要的文章。虽然难,但每个摄影师必须时刻为之努力,才能使整个专题图片更具感召力和冲击力!

三、思想与价值观的传播

说到思想与价值观的传播我想还是拿解海龙的《希望工程》来作实例,因为在“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中国,“希望工程”这个长达几十年反映中国贫困地区孩子上学现状的摄影专题,无疑在中国这个大的社会环境下带来的冲击是其他题材无法相比的。“有这样的效果,此生无憾”,解海龙说。他的那张“大眼睛”无须任何语言,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成了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张照片,触动全国,感动了世界。

“大眼睛”苏明娟的命运,从此改变了,同时,拍摄者解海龙也一夜成名。从那时起,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向失学儿童捐款,许多捐款人就是冲“大眼睛”这一形象去的。“希望工程”是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倡导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其宗旨是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建设希望小学,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希望工程”自1989年正式建立,就得到了社会各界、海内外团体、企业和个人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参与。1990年9月5日,邓小平为“希望工程”题名。20年来,希望工程面向海内外累计筹集捐款53亿元人民币,面向中国农村贫困地区,资助338万多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包括小学、中学大学生)继续学业;资助15444所乡村小学改造危旧校舍,建成希望小学,并为希望小学捐建图书室、电脑教室、快乐电影设备、快乐体育园地、快乐音乐园地等。希望工程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启动最早、规模最大、参与最广、成效最为显著的社会公益事业。

作为“希望工程”的“第一志愿者”,解海龙这样回顾自己:1980年开始学摄影,后来成了追逐各种摄影比赛奖项的“获奖专业户”。终于有位老师点拨说,“令人喜的东西不如令人思的东西”,于是,他与“希望工程”结缘了——碰巧到王府井看见共青团散发“少喝一杯酒、少抽一包烟”,帮助失学儿童的传单,“从此就像单干户找到了组织,那是1989年”。此后10年,解海龙决心为穷孩子呼喊,跋涉2万多千米,奔波26个省的128个县,接触了100多所学校的上万名农村孩子,拍摄近万张底片。他说,“拍一张,就是喊一声:‘我要上学!’”他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在许多学校大受欢迎。

近距离地看这些照片,一律黑白照片的底色,破旧的桌椅、荒凉的土地、简陋的教室,甚至只有凳子,没有桌子,更让人心里一紧的是孩子们眼中流露出的对知识的渴求。为了让妹妹上学,14岁的姐姐只有把捐助给了妹妹,而自己只好务农在家;贵州的少数民族地区,很多少数民族的学校,升学率只有50%,剩下的一半孩子没有走出大山的机会;在山西刚盖好的教室里因为学校没有一点余款,无法解决学生的课桌问题,学生以凳子当桌子,以大地为凳子,吃力地写字;寒冷冬天的清晨,没有教室的孩子们在空地上瑟缩着读书;在希望小学建好的第一天的开学仪式上,一队队的孩子好奇地张望着;……一幕幕,用触目惊心也许不合理,但却真的是动人心扉。

这些照片,让我们真切地了解到了贫困地区的真实。也许正是这些照片,希望工程才会进行得这么顺利。每一项爱心工程的开展,总是需要向解海龙一样的人身先士卒,也只有这样,才会获得更多的关注,赢得更多的支持。从1987年起,他开始进行“中国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他几乎走遍了中国最偏远、最贫困的地方,拍摄了大量的专题照片。1991年,他拍摄的希望工程纪实系列照片,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所有的这些,都可以记入史册。因为,这些不但是一些摄影作品,这里包含着几代人的期望与无数人的感激。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专题摄影?它的最大特点是什么?

2.简述专题摄影的发展与演变历程。

3.专题摄影一般有哪几部分组成?

4.专题摄影按内容分有几种类型?

5.摄影者如何抓住打动你的瞬间?

6.简述专题摄影中文字的运用及其重要性。

7.举例说明专题摄影中思想与价值观的传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