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与纪实摄影的概念及演变

新闻与纪实摄影的概念及演变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专题摄影是画报、报纸、杂志甚而电视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简称“专题”。专题摄影的构思与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其纪实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于是专题摄影被广泛运用于报纸刊物上,特别是印制精良的各类画报上。

新闻与纪实摄影的概念及演变

一、专题摄影的概念

专题摄影也称作专题照片、成组照片或系列照片,是摄影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它通过多幅、成组的画面,结合一定的文字,集中地阐述一个主题思想,深刻、细致地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或概括、深入地反映事件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其内在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专题摄影是画报、报纸、杂志甚而电视电影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简称“专题”。专题中的每一幅照片,既要能独立地说明一个问题,或是说明问题的某一个方面、某一个情节,又要能和整组照片互相联系,彼此呼应,集中构成具有连贯性和逻辑性的整体。

专题摄影的最大特点就是它用多幅成组照片来表现一个主题,构成一组专题摄影的图片应该是视点不同、视感不同、视角不同、影调不同、横竖比例不同的照片。

但是,在当今摄影技术飞速发展的条件下,专题摄影不再只是纪实摄影的专利,同样我们也不能把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严格区分,诸多的艺术摄影和实验摄影也通过专题的形式展示。专题摄影的构思与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多样化,其纪实的功能也在不断演变发展。

二、专题摄影的发展与演变

据摄影史记载,伦敦科学博物馆里收藏着英国人用银版法拍摄的题材为1840—1841年间意大利的建筑和风光,从“用多幅照片表现同一题材”这一专题摄影的特征来看,这158幅照片可谓是当时最早的意大利风物专题摄影素材

1842年,德国汉堡曾发生一连四天的大火,人像摄影师比欧乌和史特尔兹纳两人用银版摄影术拍下了很多这场火灾遗迹的照片,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记录历史事件的专题摄影照片了,可惜只有一张留在世间。

1851—1854年,英国水晶宫在西丹翰重建时,摄影家P.德拉莫特用160幅照片记录下了这项建筑工程的全过程,可以说是早期的具有连贯性、完整性的大型建筑工程专题。

1853年,设计师兼画家德拉莫特围绕伦敦郊外塞登公爵的克里斯塔宫扩建工程,为期两年拍摄了全套扩建工程和维多利亚女王亲临落成大典的很多照片,并于1855年精选了160幅照片出版了两本扩建工程的专题摄影集。

1854年,画家兼摄影家巴尔杜接受法国政府委托,拍摄了有关罗浮宫博物馆新增的袖廊部分的精细照片1500多幅,可谓早期的连环专题摄影成功之作。

1856年,定居在马德里的英国摄影家库里弗德出版了一本可谓是特色突出的建筑风光专题摄影集,集中了50幅照片来展现18世纪建造的马德里皇宫的夏景。

1886年8月31日,法国摄影家纳达尔父子访问伟大的化学家谢夫勒尔百岁诞辰时,由纳达尔与百岁老翁谈论养生之道,纳达尔的儿子便将百岁老翁谈笑风生的表情拍摄下来。这次摄影访谈有13张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并配有谢夫勒尔的谈话作为说明。可以看出当时的这种“人物专访组照”,从采访、拍照到作品的发表形式相当程度地具备了专题摄影的特征。

关于战争的专题摄影,从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开始就已有记录。至1855年克里米亚战争时期,在艾伯特亲王的帮助下,摄影师R.芬顿和他的助手驾着马车装载着摄影器材和暗房赶赴现场。历时3个月拍下了300多张照片,他们把镜头瞄准了战争,用当时笨拙的摄影设备,冒着生命危险将这一人类最酷烈的相互敌对行为以摄影作品告之公众。那时的摄影技术还无法拍摄动作画面,所以他的大部分照片都是有关战地后勤的静态场面,也有一些谨慎摆拍的军官集体照,其中人物在炮火和恐惧蹂躏下的苍白脸色令人印象深刻(图3-1~图3-4)。

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人像摄影师大业主马修·布雷迪放下生意组织了一个19人的“战地摄影组”,拍摄了几乎包括这场战争所有场面的7000多幅照片,他拍摄的场面比芬顿的还要广,连战争的尸体也没放过。这些照片先由版画家转刻成线画,再经制版印刷出现在全国性的报纸与杂志上。曾一度被《纽约时报》惊呼:“布雷迪先生给我们带回来的,是战场上残酷的现实。他好像是把战士的尸体带回来,放在我们的家门口和马路上一样。”可见当时这种由多幅照片来反映同一事件发展过程的组照,从一开始就显露了它的长处。也让布雷迪认识到拍摄战争是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图3-5~图3-7)。

图3-1 克里米亚战争1 芬顿 摄

图3-2 克里米亚战争2 芬顿 摄

图3-3 克里米亚战争3 芬顿 摄

图3-4 克里米亚战争4 芬顿 摄

图3-5 林肯总统 布雷迪 摄

图3-6 无题 布雷迪 摄

图3-7 无题 布雷迪 摄

其他社会改革家也发现摄影是一个有力的说服工具,美国社会学家刘易斯·海因为解决美国移民童工问题,曾于20世纪初探入移民集中的埃利斯岛进行了长达5年之久的拍摄,揭露了那里的“血汗工厂”和贫民窟的问题,200多幅系列照片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有关移民问题的专题资料。他还曾多次横跨美洲大陆,深入到工厂、煤矿和植物园,拍摄了大量关于童工苦难生活的系列照片,向社会呼吁,直到20世纪30年代美国联邦政府禁止童工的法案得到通过为止。1932年,海因出版了《劳动中的人们》,其副标题为《现代人和机器的摄影研究》。这是一本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真实写照的图书,海因也真正把自己和照相机同时贴近劳动者,成为报道型专题摄影的先驱(图3-8~图3-10)。

到了20世纪初叶,随着摄影器材、技术、感光材料的改进,特别是印刷术的技术进步,以及新闻摄影的崛起,专题摄影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一个持续的经济飞速发展时期,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人们精神生活需求的提高,单幅照片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全面、深入的信息渴求,人们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了解“为什么”“怎么样”。于是专题摄影被广泛运用于报纸刊物上,特别是印制精良的各类画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以后的时期里,专题报道摄影走向了成熟,人们被深入灾难现场和异域他乡的摄影记者拍摄的真实图像和人文景观深深打动,专题报道摄影走向了鼎盛时期。我们熟知的罗伯特·卡帕、尤金·史密斯、塞巴斯提安·萨尔加多,就是这一辉煌时期的代表人物和典范。

图3-8 劳动者1 刘易斯·海因 摄

图3-9 劳动者2 刘易斯·海因 摄

图3-10 劳动者3 刘易斯·海因 摄

20世纪50年代之前,我们所见到的专题摄影的焦点多集中在自然和社会。摄影家一直忠实于表现人类的欢乐、尊严、灾难和痛苦。到了20世纪50年代之后,特别是在美国,摄影师越来越强调世界是通过个人的眼睛看到的,传统的图片规则开始被否定。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人类社会逐渐走向了和平与美好。而纪实摄影师们反将注意力转向了社会生活较黑暗的一面,去寻找所有受到折磨或沮丧的人,他们的专题纪实摄影否认了同代人在广告虚构的有关社会生活的优美温和的画面。最有影响的摄影家是美国籍瑞士人罗伯特·弗兰克(1924一)。其主要作品是1958年由巴黎的德尔皮尔公司出版的《美国人》。弗兰克接受了许多新思想、新观念,包括受到了“垮掉的一代”文学的影响,把客观的记录转变成具有强烈个性和主观批判意识的表现,他“带着许多眼泪,带着希望,也带着自己的一些幻想来对待他在美国所看到的一切”(美国摄影家沃克·埃文斯语)。弗兰克的视野似乎是很平实的美国。那里有星条旗、政治游行、理发店、大牧场、牛仔、咖啡馆、一组孤零零的燃料泵、一条单调的州际公路和广阔的南方。他以虔诚而忧郁的眼光去看美国,在那个平凡的世界里融入了他的人情味和影像观。《美国人》建立了一种新的视觉方式,这种视觉方式被后来更多的寻求自己独特方式的摄影者和评论家所推崇,它是摄影家真正自觉的里程碑(图3-11~图3-14)。

图3-11 《美国人》底片 罗伯特·弗兰克 摄

1938年出生于捷克的约瑟夫·寇德卡是20世纪下半叶最主要的,也是最个性化的记实(专题)摄影家之一,《布拉格之春》《流放》《吉卜赛人》,寇德卡为记录影像和人类留下了探索和质疑解答,也把记录摄影推向了某种极限(图3-15~图3-18)。

当代专题摄影表面上看似乎离开了社会热点问题,但摄影家们正是用一些边缘化的题裁,通过更专业化、个性化的视角关注社会现实,同时也在执着地捍卫着纪实摄影的尊严。在专题拍摄上,摄影师中既有人以正统的拍摄手法处理手中的题材,也有人大胆地糅入肖像摄影、艺术摄影的手段来尝试新的表现形式,不断丰富报道摄影语言的表现力,为报道摄影的生存与发展争取了尽可能多的空间。

图3-12 美国人1 罗伯特·弗兰克 摄

图3-13 美国人2 罗伯特·弗兰克 摄(www.xing528.com)

图3-14 美国人3 罗伯特·弗兰克 摄

图3-15 吉普赛1963 寇德卡 摄

图3-16 吉普赛1964 寇德卡 摄

图3-17 吉普赛1965 寇德卡 摄

图3-18 吉普赛1966 寇德卡 摄

1960年生于南非的吉莉安·埃德尔斯坦使用大画幅相机,用肖像的方式拍摄的专题《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反映了南非这个曾充满了仇恨与暴力的国度在种族和解后的遗留问题。

生于阿根廷的克里斯托弗·皮利茨的专题摄影《巴西的化身》则以一种跨文化的视角,记录了巴西社会中各种各样的性的现实,为人们了解巴西沿海城市的一种放纵无度的享乐主义提供了一种特别的视角。

居住在英国的摄影师多德·米勒在他的专题《博格诺的飞行者》中使用了许多超现实的瞬间和构图,拍摄了英国博格诺海边一群使用自动飞行推进器的飞行爱好者及其活动,把艺术摄影,甚至是观念摄影的手段融进了专题摄影,使人耳目一新。

专题摄影不是纪实摄影的专利,同样我们也不能把纪实摄影与艺术摄影严格区分,诸多的艺术摄影和实验摄影也通过专题的形式展示,大名鼎鼎的安塞尔·亚当斯的《约塞密蒂风光》摄影,就是通过专题方式集中展示并开始为他赢得声誉(图3-19)。

《银色的冥想》是美国摄影艺术家杰利·尤斯曼在1975年出版的专集。结集的是他1959—1974年间用“非现实世界的色调,非现实世界的经验”个人化的“心像”。“尤斯曼用的所有符号都是现实世界中的景物,然而他偏偏要将之编造成非现实的图像。很明显,他无法满足于世界的秩序。”(阮义忠语)那些女人体、手、岩石树木、房屋、天空、湖水、海洋等素材,在他的暗房技术处理下有着一种十分接近金属的银色感,那就是他的银色主题和银色专题(图3-20~图3-24)。

捷克影像艺术家强·索德克在阴冷、霉湿的地下摄影棚发出了超乎想象的影像制造。那些粗俗和肥大的女模特,在他的镜头前几乎把女性放荡的一面展现得淋漓尽致。加上他艳俗的着色,使我们观赏到了摄影超乎绘画的艺术表现力,也掩盖了他自己对“低级趣味的喜好”而成为影像艺术的高手。索德克的“地下室系列人体摄影”或者可以叫作专题,开拓了摄影艺术表现的“地下工厂”。

图3-19 约塞密蒂风光 安塞尔·亚当斯 摄

图3-20 无题 杰利·尤斯曼 摄

图3-21 无题 杰利·尤斯曼 摄

图3-22 无题 杰利·尤斯曼 摄

图3-23 无题 杰利·尤斯曼 摄

图3-24 无题 杰利·尤斯曼 摄

艺术类专题摄影的另一个显著特征在于不断开拓影像艺术表现的空间和领域,使影像以不同方式进入当代艺术之列。美国影像作者南·戈尔丁虽然使用纪实的方式,但将专题摄影完全变成了自己的内心观看方式。她曾说:“我只拍摄我非常熟悉的人……对我来说,拍摄照片是触摸、爱抚我眼前的这个人的一种行为……照相机在那时就是我的眼睛与手。”随着女摄影家南·戈尔丁《性依赖的叙事曲》(1986)的出版,“私摄影”一词也正式登场。南·戈尔丁被尊为“私摄影鼻祖”。在画册中,她勇敢地放入自己被打得鼻青眼肿的形象,打破了摄影者只作为观看者的惯例,质疑摄影师与现实的关系、摄影与私生活的关系,大胆地将私人生活纳入专题摄影的视野(图3-25、图3-26)。之后南·戈尔丁的专题摄影《另一边》(1993)、《十年之后》(1998)等多部作品集都是通过拍摄她的朋友(许多人在与她交往的过程中染上了艾滋病),由于她与这些朋友精神上、情感上的特殊的亲近关系,使得这些人在她的镜头里坦荡、从容、自信、自然。她的摄影与对象之间是一种“零距离”,也使得她的影像始终带有极为个人化的寓意和私人日记的味道。那些近乎于直接表达生命过程和生命体验的影像,让生活与影像之间看上去也是血肉相连。南·戈尔丁的专题摄影是将记录影像作为自己的表现方式;其展示方式与传统的纪实摄影家不同,然而,仍旧是不加干预的“纪实”,仍旧是透过抓取现实的切片,只不过反映的是自己的主观意见。作为艺术家,南·戈尔丁不断出现在美国和欧洲重要艺术画廊和展览中,并将作品用纪录片、装饰等方式并与歌剧、朋克、新潮音乐结合起来予以展示,充分拓展了影像的艺术表现空间。

日本电通公司摄影部担任广告摄影师的荒木经惟在1971年与打字员青木阳子结婚,新婚旅行后,他擅自动用公司的复印机,制作了记录两人新婚旅行的摄影作品集《感伤的旅程》(限印1000册),真实记录了蜜月所到之处,直到阳子不幸病逝,影像多是关于私生活和裸体的(图3-27~图3-30)。这本被称为“私写真”的处女作,成为荒木的摄影宣言书。之后这位多产的摄影师发表了大量作品,出版了200册以上的专题摄影集,名声越来越大,成为目前日本最具国际影响的摄影家之一。

在当代艺术中,专题艺术摄影已成为一种热门媒介,更多的艺术家正在以这种方式作为媒介,阐明自己。中国摄影艺术家刘铮从1994年到2000年拍摄完成的《国人》,是按照中国文化和社会思考的脉络走向,拍摄了许多真实和虚拟的场景。那些真实的景是将《国人》作为舞台,让同胞演义他们的本色。那些虚拟场面的拍摄,是作者不满足仅仅停留在现实记录中,而是更深入到中国人的各种记忆、传统当中。这种专题是带有强烈的个人观念在里面的,拍摄方法是人的主观意识先行,通过设计、消化、整合被拍摄对象,将摄影创作者自身的人生价值观体现出来。

图3-25 《性依赖的叙事曲》1 南·戈尔丁 摄

图3-26 《性依赖的叙事曲》2 南·戈尔丁 摄

图3-27 阳子死后,荒木家阳台上寂寞的天空1

图3-28 阳子死后,荒木家阳台上寂寞的天空2

图3-29 阳子死后,荒木家阳台上寂寞的天空3

图3-30 阳子死后,荒木家阳台上寂寞的天空4

纪实类专题摄影追求的是意识世界的“共同经验”,传达一种普通的人文情怀。纪实类专题摄影因为牵扯人文事件的叙述性和某些时效性,对摄影者的主观能动性有所限制,相对于作品,摄影者只是一个客体。要求摄影师有广博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直觉和价值判断力。而艺术类专题所传达的“共同经验”较少,它所关注的世界,并不是世俗的世界,而是心灵的世界,他即使是拍摄了现实题裁,最终影像意义的落脚点也是通过影像的言说方式,揭示社会的善恶与人性的多种层面。作者不仅需要理念展示,也需要作品使用材质展示,更需要充分调动想象力,结合当代艺术摄影的装置、行为等媒介,发挥应有的空间效应。

如果说把我们这个时代某种生活方式、某种将要消失的人文自然环境记录下来是摄影家的使命的话,那么把摄影家作为现实中的人的思想变成影像,同样也是使命。因此无论纪实类的专题摄影,还是艺术类的专题摄影,对于当代摄影表现将会异曲同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