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资源保护法制问题的研究是一个综合的学科领域,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每一方面都是一个亟须深入探讨的课题。作者尝试对贵州省旅游资源保护法制问题进行研究,由于能力有限,在这一问题研究的系统化方面尚存缺陷和疏漏,有些观点有待补充和完善,有些研究工作还需延续和深化。
2.国内外对旅游问题的研究成果颇丰,但专门对旅游资源保护法制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很少,如何对旅游资源保护法制问题进行创新研究存在不足。
【注释】
[1]参见伍飞:《旅游整合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7页。
[2]资料来源:《2012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
[3]资料来源:《2012年贵州省年鉴》。
[4]资料来源:《2012年贵州省年鉴》。
[5]资料来源:《2013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6]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旅游组织在西班牙召开的“可持续旅游发展世界会议”上通过了《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
[7]保继刚、楚义芳编著:《旅游地理学》(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www.xing528.com)
[8]苏文才、孙文昌主编:《旅游资源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9]参见谢彦君:《基础旅游学》(第2版),中国旅游出版社2004年版,第100页。
[10]徐学书主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2页。
[11]全华主编:《旅游资源开发及管理》,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4页。
[12]参见李雪峰:“旅游区资源过度利用的经济学分析及治理途径探究”,载《旅游学刊》2002年第5期。
[13]参见杨晓霞:“我国旅游资源产权问题探析”,载《经济地理》2004年第3期。
[14]参见刘旺、杨敏:“旅游资源保护激励机制探析”,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15]参见魏敏:“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制度短板效应分析”,载《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16][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及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9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