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营造课堂氛围,创造情境
课内情境氛围的创设,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视频等现有的教学媒体设计来营造出一个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假想自己置于室外,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充分利用自己的想象,使其获得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激发自己的创作动力。例如,把坐过山车的经历,写成一件有趣的事。教师可选择第一视角下的坐过山车视频,投射在大屏幕上,让学生假想自己正在游乐园里坐过山车。同时,播放相关的声频,让学生的体验变得更加真实。在体验结束后,教师可围绕坐过山车的细节、学生看到的事物、内心的感受等,及时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给予学生互相交流沟通的时间。
除了利用多媒体设计外,教师还可以发挥自己的语言表达优势,将一个个场景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表达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语速的控制与情感的表达,传达到学生的耳中,让学生闭上眼睛,如同在聆听故事一般,去静下心感受这一切。
例如,在教学关于山水风光之类的作文时,可要求学生闭上眼。随着淡雅的纯音乐响起,教师的叙说也就此开始。比如,现在你站立于河岸边,下午三四点钟的太阳撒在了河面上,随着微风荡漾,湖面波光粼粼,而不远处的杨柳飘扬,柳树的枝干好像少女的身姿,而发出新芽的柳枝,像是她的头发,在风中来回吹拂。这时,已经在学生脑海呈现出一个意境美的画面。再让学生睁眼,请他们在这个画面里继续添加新的元素,使其呈现美感。如同绘画一般,不断地给空白处画上自己的内心所想,使这张画成为一幅内容丰富的作品。
不管是视频的辅助作用还是教师语言的渲染效果,都能够使学生在这种氛围下,让想象驰骋,对小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起到促进作用。
(二)引导以说促写,培养习惯
由说到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在这种过程中培养写作的习惯。小学生的天性是天真烂漫的,对于很多事物都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新奇看法,如果让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又变得一字难写。若先启发学生的“说”,再将“说”转化为“写”,这种过渡会变得顺其自然,也让学生容易接纳。例如,教师以《假如我是……》为题,让学生参与其中,在班级开展自由发言的活动,可以说出自己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时,相继有学生提出《假如我是一只猴子》《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假如我是一个星星》……学生的回答越来越多,教师应将语音输入与课堂相连,充分利用科技的力量,让学生说出来的话即时转化为文字,投射在屏幕上。当学生的回答呈现在屏幕上时,能够赋予学生成就感。
在说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语言简短,叙述不详细;二是语言不简练,如记流水账;三是词句积累的匮乏,重复不断。其中,有个学生说:“假如我是一颗蒲公英,我要随风飘向很远的地方,看到全世界的美景。”如果这类学生属于少言的,教师应将这句话同步到屏幕上,让学生继续为之扩写,有的同学想到蒲公英的外貌,有的想到蒲公英为什么能飞起来,有的想到蒲公英的喜好……(www.xing528.com)
由说到写的这个过程,考验的是教师的耐心与对学生的启发。通过学生口头表达方式与书面表达方式的对比,令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其中的差距,也让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不断积累经验,获得进步。
(三)举办年级合并活动,激发思维
多年级融合在一起上课时,会让学习思维互相启发,起到促进交流沟通的作用。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不同,思想看法不同。多年级融合上课的模式,虽然实行起来颇为困难,但能够使学生之间达到优势互补的目的,学生之间相互启发。中高年级的学生能给低年级的学生带来丰富的词汇,而低年级的学生充满新奇与独特的想象力,可以熏陶中高年级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共同学习,用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共同提高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利用课外活动时间,一个年级选择十名,重新组成写作新班级。这里以“石榴”为主题,让不同年级的学生仔细观察,对此展开讨论。在此,以表7-1的形式展现:
表7-1 课外活动对比
我们从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低年级的学生发言次数比中高年级的学生多。低年级的学生涉世未深,思维还未受限过多,对事物有着属于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但是语言的表达由于积累过少,所以语言生活化,没有文学的美感。而中高年级的学生更愿意在思考之后提出看法,细细斟酌,用丰富的词汇来润色自己的语句,但是对比低年级的学生,在想象层面拘谨不少。
综上所述,可以通过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以说促写习惯、举办年级合并活动的教学方法,营造课内环境,来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创造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