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
(2019·浦东·一模)
第六种自由
熊培云
①面对无孔不入的信息垃圾,人们将何去何从?是否需要知道那么多的东西?
②全世界每年出版近七十万种期利、六十余万种新书,登记四十多万项专利,新增期刊近万种向你源源不断地输出层出不穷的新观点;九百多万个电视台、几十万个微波通讯塔、几万个雷达站、三十多万个民用电台,以及随时在增加的移动电话和终端电脑时刻提醒你注意全球任一角落发生的大事件。不止有新闻、调查、数据、分析、广告通行世界,更有预言、传言、流言与谣言招摇过市……
③20世纪初,晏阳初曾经将“免于愚昧无知的自由”视为“第五大自由”。几十年后,索尔仁尼琴还注意到另一种自由,“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我们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于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
④在此,姑且将免于倾倒信息(宣传)垃圾的自由称为“第六种自由”。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的客厅不过是电视台倾倒垃圾的地方。在过去,一些不登大雅之堂的广告只是贴在厕所、电线杆等“公器”上,而现在贴到了居民日日拂拭的家具上。
⑤现实是,有用的信息在黑箱之中无路可寻,而无用的信息管道却像章鱼的爪子一样连接我们身体与生活的每一根神经。内心对信息的隐秘的渴望,以及信息垃圾的无孔不入,使人们在信息时代几乎无路可逃。对网络的沉迷无疑已经耗费了我们的大部分光阴,每一位“信息成瘾者”更像是信息时代的逃犯,享受信息斋戒的日子只是逃亡的日子,过不了多久,他便会听从内心的召唤,心甘情愿地被网络引渡回来。
⑥其实,这不过是梭罗笔下的另一种“静静的绝望的生活”。正是为了逃离这种绝望,早在1845年,梭罗带着一把借来的斧头,走进了瓦尔登湖边的青葱密林。在美国独立日的那天,开始搭盖他的湖边木屋。对于梭罗来说,这不过是一次有关生活的实验,或者说,一次有关生活的反叛。不是逃离生活,而是走向生活。
⑦梭罗曾经这样嘲讽那个时代的新闻成瘾者:吃了午饭,还只睡了半个小时的午觉,醒来就抬起了头,问:“有什么新闻?”好像全人类都在为他放哨。而睡了一夜之后,新闻之不可缺少,正如早饭一样重要。“请告诉我发生在这个星球之上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人的新闻。”——于是他一边喝咖啡,吃面包卷,一边读报纸,知道了这天早晨的瓦奇多河上,有一个人失去了眼睛;一点不在乎他自己就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深不可测的大黑河里,自己的眼睛里早就是没有瞳仁的了。
⑧梭罗甚至说,世界有没有邮局都无所谓。当然,这种夸张的说法并不代表梭罗具有反文明倾向——他随之而来的解释却是值得回味的。“我想,只有很少的重要消息是需要邮递的。我的一生之中,确切地说,至多只收到过一两封信是值得花费那邮资的。”而且,“我从来没有从报纸上读到什么值得纪念的新闻。如果我们读到某某人被抢了,或被谋杀或者死于非命了,或者一幢房子烧了,或一只船沉了,或一只轮船炸了,或一头母牛在西部铁路上给撞死了,或一只疯狗死了,或冬天有了一大群蚱蜢——我们不用再读别的了,有这么一条新闻就够了。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在梭罗看来,生活中,新闻不是最重要的东西,最重要的东西相反是那些“永不老的事件”——就像林中漫步、晒太阳之于人的健康一样意义久远。
⑨为什么要席不暇暖、马不停蹄地换房子?为什么不断抱怨自家液晶电视不如墙壁宽?若干年前,当我初次走进一些法国朋友的家里时,曾经感慨他们的电视机为什么那么小,后来我才知道,其实这跟欧洲人比较珍视“第六种自由”有关。他们当中许多人不仅抵制无用的信息与广告对公共领域与私人生活的侵蚀,而且时刻想着关闭电视和电脑,将自己放到海滩和阳台上,过和大自然一样自然的生活。
⑩过多的信息摄入或者过度的信息依赖让我的人生不自由。不是么?打开几个网页,关掉,一天过去了。打开无数个网页,关掉,一辈子过去了。十五年来,我把一生中最宝贵的光阴都花在互联网上,花在了许多与我的人生并无关系的奇闻轶事上,事实上,从我意识到我要守住自己的“第六种自由”时开始,我便想着做这样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了:若非必要,以后一定少上网。我热爱生活,并且喜欢安静,我更想坐在阳台上读几本书,懒洋洋地过一上午,而不是坐在电脑前,与世界抱成一团。
问:结合本文内容,谈谈你是如何看待作者所说的“第六种自由”的。(4分)
解题思路:此类题目为评析题的变体,要先简要分析对象再提出自己的观点。在本题中先要概括文中对“第六种自由”的理解,再分析作者观点的正面价值,并指出作者观点的不足,最后对如何获得“第六种自由”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在作者看来“第六种自由”是指免于被过度信息干扰的自由,关注第六种自由,有助于提高我们免受信息干扰的能力,有助于我们走向真正的生活。但信息有用与否因人而异,有些信息在有些人看来是无用的,但对另一些人来说则是有用的。而且获取信息的途径多种多样,摆脱信息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可一概而论。(言之成理即可)
[同类型经典题型训练]
1.(2017·黄浦·一模)
……
⑥司马迁和司马光基本上代表了两种历史文本的叙述风格:前者偏重于表达叙述主体对于历史发展逻辑的认知,不一定俱按史实,用时髦的话说,是着重历史的软文本的叙述;后者偏重于史实分析和阐述,偏重于对历史客观存在的陈述,着重历史的硬文本的叙述。不同的叙述形成不同的历史文本,也形成不同的历史信息和历史认知。两种风格各有千秋,从审美的角度或有优劣之别,从认知的角度则各有所长。真正聪明的历史研究者往往会将两者互鉴互文,从重合和落差处发现事实的真相和人心取向的雪泥鸿爪。
……
问:依据第⑥段内容,分析以下两种文本不同的叙述风格。(6分)
文本一:卫青至龙城,得胡首虏七百人;公孙贺无所得;公孙敖为胡所败,亡七千骑;李广亦为胡所败。胡生得广,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佯死,暂腾而上胡儿马上,夺其弓,鞭马南驰,遂得脱归。汉下敖、广吏,当斩,赎为庶人。
文本二:胡骑得广,广时伤,置两马间,络而盛卧。行十余里,广佯死,睨其傍有一儿骑善马,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抱儿鞭马南驰数十里,得其余军。匈奴骑数百追之。广行取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于是至汉,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为虏所生得,当斩,赎为庶人。
2.(2017·普陀·一模)
①主席: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②反方三辩:谢谢主席,大家好!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讲座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
③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辩友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您到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
④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
⑤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
⑥下面,我将从正面总结我方观点:
⑦首先,回顾历史,忧大于喜。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敌杀人比得上20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的原子弹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看到了人类取得成就的同时,万不可沾沾自喜。其次,立足现实,忧大于喜。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每年有8亿人在挨饿,还有几百万人被饿死,我们能不忧患吗?当霸权主义四处横行,甚至把导弹扔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能不忧患吗?当人口在膨胀,环境在恶化,宝贵的地球在呻吟的时候,朋友们我们能不忧患吗?第三,审视发展,忧大于喜。人类可谓越跑越快,可谓越飞越高。正如对方辩友所说,人类一直在进步。但是我们在攀登高峰的同时,也恰恰把自己置于危崖之上。我们创造力越强,破坏力越大,巨大的财富与高精尖的技术在带来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也潜伏着灭顶之灾。世界的一体化造成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局面,不能不使我们居安思危。第四,我们在相信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指出,20世纪众多忧患的根源:纳粹集中营、原子弹、战争、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而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我们不得不把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控制自己当成是最大的历史使命。最后,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更因为这是一种可取的价值态度,它比报喜不报忧更客观,比重喜而轻忧更冷静,比满足于过去而不正视挑战和困难更为理智。
⑧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我们发现它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星球,而它的美丽已经被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破坏。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锐意进取,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居安思危,忧患是发愤的起点。谢谢大家!
⑨正方三辩:我也想感谢对方三辩,他在陈词中说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想如果明天是更加美好,那我们又何必忧大于喜呢?黑格尔曾说:“历史的前进需要激情,但激情后隐藏的是理性。”听了对方辩友充满激情的发言,我很感动。但我也想起两位老先生,一位是杜甫,他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心态的不同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评价。今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个刚刚失恋的小伙子或姑娘来回眸世纪,岂只是忧大于喜,简直是没有忧没有喜。所以说世纪回眸,我们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应该提出一个科学的标准去评判忧喜,而不是一头扎进苦海里说有忧就是忧大。第二位老先生是刘禹锡,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什么意思呢?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可对方辩友只说到人口问题,没有看到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只说到核武器问题,没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性的核裁军。让我们大家想一想,既然我们大家注定要远航,何必空守那艘已经沉下去的破船,低唱凄凉的挽歌?我们要看到损失,但更要看到损失正在被弥补;我们要看到问题,但更要看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在发展中解决。
⑩我想第二次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给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前进的动力。正像马克思所说:“问题正是时代的口号。”世纪问题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问题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我们说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说长大成人不好,忧大于喜,我不要长大,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排除困惑的过程。发展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瞻望全新的世纪。在他28岁那年,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传染病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岁那年,他看到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成立,从此传播革命大幕拉开;69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85岁那年他看到内罗毕宣言发布,从此女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92岁那年他看到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此刻停步,这个孩子转眼已经99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灭亡,因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祝愿,我们也有理由坚信他必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
⑪回眸世纪,现代社会取代传统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民主法制取代专制人治的趋势不可逆转,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有足够理由以一种所谓穷极了悲观原因的乐观主义来瞻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当第三个千年钟声响起之时,我们会看见这蓝色的星球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航程。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在那一刻对方辩友会和我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一个时间、空间、尘世间斗转星移的世纪,这是一个家事、国事、天下事沧海桑田的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
问:如果你是评委,你认为哪一方的总结陈词更能打动你?请从论述的结构、逻辑的严谨和语言的感染力中任选两方面做一个评析。(6分)(www.xing528.com)
3.(2017·金山·二模)
中国画的生命“线”
①世界上任何门类的艺术,都有其特定的表现方法。从原始的洞窑壁画到后期成熟的绘画,线条渐渐成为造型艺术的重要词汇,被世界各国的艺术家们广泛采用。以线条为主要表现手段的笔墨法造型,是中国画的突出特点。线条虽不是中国画所独有,但它在中国画中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有其独特的生命历程,它的巨大意义非同凡响。
②从广义来讲,绘画的造型艺术,包括东西方绘画之中所有的用线法则。例如:西画的素描、速写和色彩的笔触;中国画的白描造型艺术手法,以及在中国画创作中,毛笔在宣纸上体现出来的各种痕迹。而我们这里所说的线主要指在东方绘画造型过程中,画家笔随心运,以一管千年流传的毛笔,表现大千世界之中茫茫宇宙时空、万千物态运转不息的勃勃生机。线,不仅表现了画家的丰富情感,而且表现了宇宙大化的升级,是画家的情感与宇宙运转天人合一的过程。
③在中国古老的用线艺术理论中,很早就把线提到了重要的地位。魏晋著名画家谢赫的“六法”论中,就将“骨法用笔”列在了第二位。“骨法”在这里指的就是运用线条作为骨架进行造型的手法。中国人巧妙地制造了各种不同的毛笔,并运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或干湿浓淡,或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藉以在宣纸上表现形体、空间、结构、明暗、质感、量感、神韵以及画家的个性与情感。
④中西方绘画可以说都是从线条开始的。不同的是,中国画在造型中始终以线条为主,以面为辅,并把以线为主的造型程式发展到极致,而西画则从线造型走向了明暗和色彩的面造型。当然,西画中也不乏线造型之精华,西方画家也出现了像波提切利、米开朗琪罗、荷尔拜因、安格尔、凡·高、马蒂斯、毕加索等十分注重运用线条的画家。但是,西方的线主要是为了精确描绘物体的真实感,偏重自然科学、物理,线条表现形体在空中准确的位置。传统意义上的西画中的线条,从属于表现对象,离开了所要表现的形体、结构、明暗等具体内容,线条本身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而在中国画中,线条的作用则远远超出了塑造形体的要求,无论创作过程还是欣赏过程,多偏重心灵的感悟和游历。中国画的用线不是简单的对自然的模拟,而是画家经过提炼、概括,依据物象又高于物象,用富有表现力的线条组合来构建、塑造形体,是画家在用线条来思维、用线条来创造、用线条来表达画家的个性与心声。作为表达作者的意念、思想、情感的手段,中国画的线条与它所描绘的形体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依附关系,在创作过程中,画家赋予线条以生命力,线条本身已经进行了眼、手、心抽象加工过程。因为在表现物体时,画家不为物驱使,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画家可以更多地追求形体之外的东西,并赋予它更多的内涵,使线条本身便具有某种意义,有了脱离形体而单独存在的美学价值。
⑤正因为中国画的线条不为事物的表象所局限,所以能更深刻地、更本质地表现人的性格和情感,同时也使线条带有了画家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从用笔的韵味来分,有的线条充溢着骨力、气魄和神韵,给人以庄重、崇高、典雅之感;有的线条洒脱、飘逸,表现出活泼轻松的情趣;有的线条刚健、挺拔,洋溢着豪放、雄浑、阳刚之气;有的线条浑厚苍劲、沉着稳重,充实着丰盈的内涵;有的线条质朴天真,透露出天然去雕饰的美感;有的线条古朴拙厚,展现着斑斓的金石韵味;有的线条遒劲酣畅,自由流动,如烟云舒卷,龙蛇出没。因此,中国画线条的笔墨功夫,是中国艺术家终身探索的一个根本课题。无论直线、曲线,它们的审美特征各不相同。直线表示力量、稳定、生气、刚强;曲线表示优美、柔和以及运动感;折线给人以上升、下降、断续的感觉;水平线表示安定;斜线令人兴奋、迅速、骚乱。英国著名的画家和美学家威廉·荷迦兹在《美的分析》中则指出,波状线比任何线条“都更能创造美”,可以称之为“美的线条”,它“灵活生动,同时朝着不同的方向旋绕,能使眼睛得到满足,引导眼睛追逐其无穷的多样性”,极富吸引力。但是,以上所列举的种种对线条的解释,无论从物理上的还是从心理上,都是从线条本身所具有的最简单的表面含义来分析,从形式美的法则来研究。中国画用线的造型艺术语言,其有更深一层的独特含义,它与西方绘画中的线的作用迥然不同。作为中国画特定的语言符号体系,线是画家的情感移入、生命流淌的血液,是积一笔乃至千万笔的生命之线,是完成画家在世俗环境中,心理出世“天人合一”的主要媒介。
(有删改)
问:根据选文的题目及第①段内容,请你推断,文章后半部分还可以从哪个角度继续展开论述。简述你的理由。(5分)
4.(2018·浦东·一模)
诗与城市
孙琴安
①诗人居住城市,在城市生活,天天面对城市,很自然地便会以城市为题材,写城市的诗也就日渐增多。难怪近些年来城市诗的观念不止一次地被提出,诗与城市的关系也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
②如果从文学渊源上来说,诗与城市的关系远不如小说密切。最初的诗多来自乡村田间,在古希腊则有“牧歌”,或称“田园诗”。而最初的小说则来自“街谈巷语”,天生就与城市有关,与城市并存共盛。无论是唐宋间的“说话人”,宋元间的“话本”,还是明代的“拟话本”,即“明之拟宋市人小说”如《三言》《二拍》等,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求而在城市中产生的。至于近现代报纸杂志在城市的发轫,以及报纸所辟出的“小说林”“小说连载”之类,也都是为了满足市民的需要而应运而生的。可以这样说,中国小说发展的每一步,都与城市有关。而诗歌却无这般幸运。随着城市的愈加发达,对诗的挑战会越大,对小说则更有利。
③因为小说的艺术要件是人物和故事,而城市正是各种人群的聚集地,与人有关的各种故事每天都在发生,故小说家入城,如鱼得水,有着写不完的人物与故事。难怪巴尔扎克面对巴黎,在楼上望着屋檐与瓦片,就有许多小说要写,因为在巴黎街头和屋檐下有着无数的人物与故事供他选用,但他如果来到人烟稀少的喜马拉雅山,就可能束手无策,一筹莫展。而这正是诗人思如泉涌、放喉高歌的时候,因为塑造人物与故事不是诗的必备要件,诗人需要的是激情、心境、灵感与想象,是情感与意念的直接表达。但他面对一座喧嚣热闹、杂乱纷扰的城市时,他或许会感到烦躁困惑,诗心难觅。因为山色水光自然之美的诗意是大多数人都能感受到的,而一座城市的诗意是要靠诗人的嗅觉去寻觅和发现的。这正是现代诗人面对城市的一种困境、挑战与尴尬。
④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中国古代早就有了山水诗、田园诗,此后又有边塞诗、咏史诗、怀古诗等,却无城市诗的名目。
⑤然而,中国古代无城市诗的名目,并不等于就没有城市诗。如初唐四杰之一卢照邻所写的七言歌行《长安古意》,就可说是我们最早而相当完备的城市诗,极写长安城里的街市繁华和形形色色的城市生活。骆宾王《帝京篇》紧随其后,可惜借学问发挥处过多,不如《长安古意》通篇铺陈渲染有致。词本艳科,多写花前月下,男女离愁,然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篇,却偏写杭州“参差十万人家”的城市风光,可说是古代第一首“城市词”,而关汉卿所写的散曲【南吕】《一枝花·杭州景》,尽管写法、情调与柳永不同,但也写尽了“百十里街衢整齐”的杭州城市美景,可说是古代第一首以城市为题材的“城市曲”。由此可见,中国古代诗、词、曲中都有专写城市,以城市为题的作品,只可惜无人冠以“城市诗”的名目罢了。
⑥平心而论,若就世界范围来看,城市诗实崛起于西方的工业革命之后。工业革命大大推进了城市的工业化发展,城市诗也随之兴盛。如波德莱尔的《恶之花》和《巴黎的忧郁》都是描写巴黎的,至于美国庞德的《地铁车站》、桑德堡的《雾》《芝加哥》等,早已成为城市诗的名篇。
⑦当然,诗与小说尽管都是文学,由于艺术表现的特质和属性不同,二者对城市的表现视角和能量也各不相同。小说可以展现一座城市广阔的社会生活图景,写出千奇百怪的市民形象,此其强项;诗在这方面的能量不及小说,但她可以直接表达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集中写出这座城市的情绪、心态和时代呼声。这又是小说所不及的。我们要了解一座城市的市民生活,应从小说中去寻找;而要了解一座城市的精神风貌,则不得不从诗中去寻找,由此可见,对于一座城市来说诗人与小说家同样重要。
⑧然而,小说家可以从俗,诗人不会。从这一点上来说,文学的纯粹性和高贵品质,在诗人身上也许会闪现得更多一些。这也正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品格所不可缺少的。尽管小说及其派生的电影、电视剧已走进城市人的文化生活,但它无法建构一座城市的精神高地;虽然诗一再地被边缘化,但她仍是一座城市精神高度的重要标志。人要诗意地栖居,除了内心,在其生活的环境中也应有诗性的存在,如果周围全是市侩气,那是无法“诗意地栖居”的。诗可以使一座城市变得更美好,用诗人李琦的诗来说:“有诗人的城市就是一座好城。”
(有删改)
问:2017年9月,一列“特别有文化”的地铁列车缓缓驶出2号线人民广场站,车厢拉手和壁贴上精心印制了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雪莱的《爱的玫瑰》、杜甫的《春夜喜雨》等四十首中外诗歌。这些诗与现代城市没有直接关联,请结合本文分析这种做法的意义。(4分)
5.(2019·浦东·二模)
警惕“宫斗文化”背后的制作误区和价值偏差
王 彦
①是职场晋升秘籍,是青春情感指南,你醉心于以恶治恶的扬眉吐气,她沉迷在嫁得好比干得好的尊崇荣耀……宫斗戏码来来往往,图的是所谓收视“爽”感,却也用八卦历史、尔虞我诈覆盖了光明磊落的奋斗、昂扬向上的志气。若卫视收视率、视频网站点击量榜单被宫斗剧占据重要位置,观众视线被“宫斗文化”的雾霾笼罩,这会给文艺生态和价值取向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值得我们思索。
②宫斗剧始于2004年。2010年至2013年间,诸多热播宫斗剧先后创下不俗收视率。经历了间歇低迷之后,近两年进入又一波热潮,且大有“网台联动”之势。
③观众用“爽”字形容观感,折射出宫斗剧刷屏的部分原因——在泛娱乐化的潮流里,一些创作者用“争风吃醋”“机关算尽”“一路开挂”等低俗、庸俗、媚俗的内容去迎合人性中浅薄的一面。只要有所谓明星获得关注,所谓作品获得流量,自有不尽利益滚滚来,哪管无边低俗萧萧下?资本逻辑下,这样的功利创作给业界带来了误解——似乎影视作品只需用泛娱乐化的满足视听感官刺激便可,而无需追求思想启迪和精神美感,更遑论承担社会责任与价值引领。
④宫斗为何“爽”?因为宫斗剧的创作者、营销者,常把后宫伪装成职场,把后妃争宠当作奋斗向上来宣扬,以此迎合一些人图轻松、求刺激的娱乐需求。《甄嬛传》刷屏时,营销者借甄嬛之口“提点”职场白领,“在这宫里,有利用价值的人才能活下去,好好做一个可利用的人,安于被利用,才能利用别人”;《延禧攻略》轰炸视频网站时,“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不主动‘撕’,就没人知道你委屈”等台词被包装成人生智慧贩卖给年轻人。
⑤这便是某些宫斗剧误人最深之处:它们以缓解生活压力的面貌出现,却在不经意间释放阴暗、消极乃至病态的能量。“爽”到后来便是“醉”,虚无的满足混淆了真实的付出,复仇上位的快感湮没了脚踏实地的思考。
⑥事实上,剥掉其“爽”感外衣,所有宫斗戏码本质雷同:以你死我活的丛林法则为戏剧推动力。无论剧中人的初始设置为何,他们拼死争斗的目标是单调的:男人争权力,女性争恩宠;他们向目标攀爬的方式也是一致的: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多年来前赴后继的荧屏宫廷中人,他们身处奢华的生活场景,其命运分野不在于品格高下,只在于“腹黑”程度。在无尽重复、为斗而斗的皇子夺嫡、后妃争宠戏码里,人性中恶的一面被不断放大,厚黑等处世哲学被无限推崇。整个宫廷,人人表面光鲜内心阴暗,如同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
⑦要警惕的是,影视作品是受众最为广泛的文艺作品样式。宫斗剧一旦霸屏,它们面向的便是千家万户。在宫斗刺激中,焦虑被放大,价值被模糊。宫斗文化一时风行,看多了两面三刀的倾轧大戏,一些人恐怕会对嫉妒心爆棚、利己主义至上感到麻木。宫斗剧的陈腐空气里呆久了,如果心胸变得狭窄,受众又如何能知晓历史、欣赏美好、感知幸福呢?
⑧别言之凿凿相互倾轧、钩心斗角、媚上欺下的宫斗泛娱乐戏码是为了“观众的需求”。影视剧需要有矛盾冲突来增加戏剧张力,但冲突中的人物、困顿时的角色,可以用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去克服阻力,用善良和宽容去感化对手,用勤奋和智慧去消解危机。自古以来,中华民族推崇的就是以宏远之心看待世界,以淡泊之心看待自己,以仁厚之心看待他人的精神境界。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是这个意思;我们今天提倡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把小我融入大我”,同样与之相符。
⑨文以化人,艺术养心,我们需要有着社会担当的创作者去引领大众,需要有着向上向善力量的文艺作品,在潜移默化间让受众走到阳光底下,开阔心胸、感恩时代,笃信奋斗的价值,明白追梦的真谛。明乎此,创作者理应幡然醒悟,宫斗可休矣。
(选自《文汇报》2019年2月12日,有删改)
问:《哈姆莱特》也写了宫廷争斗、个人复仇等内容,却广受赞誉。结合本文作者的思考,谈谈你的理解。(4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