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民族文化自身的传承发展,还是民族文化企业的经营发展,都需要人才的支撑。第一,培育民族文化人才。主要是通过民间培育、专业学校教育(比如戏曲学校、舞蹈学院等)两个途径。民间培育主要是通过师徒传承,是我国传统的培育模式。随着现代化的深入,虽然这种方式已经有萎靡之势,但是依然存在并发挥重要作用。我们国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中也规定了代表性传承人“积极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方面的认定条件和“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的义务,这对民间师徒传承方式的扩展与民族文化人才培育起到了一种积极的推动作用。专业学校教育是培育基础性和科研型民族文化人才的主要途径,是推动我国民族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渠道。教育部及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专业性民族文化教育的扶持力度,加大普通教育中民族文化的教育比重,提高专业人才队伍和全民族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认同。一般说来,高水平的民族文化艺人,不要去做民族文化企业的管理人,这样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文艺创作与活动。第二,培育民族文化企业经营人才。虽然高水平的文化艺人最好不从事管理工作,但是民族文化企业的管理人员不能不懂得民族文化,应该有一定的民族文化造诣和文艺实践经验。这种人才的培养最好用理论学习和实践培育相结合的办法。高水平的管理人员必须具有一定的现代企业管理知识,所以可以从现有的企业管理人员中抽出合适人选进行专业学习和培训,增强其理论素养和专业知识,把已有的管理经验理论化,以更好地指导实践。这类来自实际管理岗位的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可以有多种形式,比如请专家入企业或者公司培训,或者是送进专业院校进行脱产学习,特别是定期的脱产学习,会成为提升管理人员专业理论知识的有效途径。对于学习现代企业管理的在校学生,主要是加强校企合作,学校要联合企业进行岗位实习和社会实践,增强实际管理经验和能力,也可以直接为企业培育管理人才。现代企业发展必须依靠专业技术人才与专业管理人才的联合培育,才能够为企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当然,发展相对滞后的民族地区如何实施这样的人才培育模式,还需要企业制定实施具体的人才培养办法和人才引进办法。(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