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目的、意义、调研成果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目的、意义、调研成果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切会谈,谆谆教诲我们不能忘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意义就在于此。我们此次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这个神圣使命,而奔赴西北高校进行实地走访,以期取得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这是我们进行调研的目的及意义所在。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研究-目的、意义、调研成果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处于“进行时”而非“完成时”,这已形成共识,改革就是要改变“思政课”低效性问题,教无止境则改革无止境。长期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是教材内容不断更新与课堂授课相对滞后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内容具备变动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最新成果会被及时补充进教材,以凸显课程时效性;课堂授课虽然常备常新,但教师要深刻把握最新理论成果是需要时间和资料储备的。我们知道,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是相辅相成的,新时代会涌现出大量新问题,“问题倒逼”是进行理论创新的助推器,而创新了的理论应具备更强大的解释力,教师承担着对新理论成果进行正确解读的课堂责任,这是对教师教学能力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尽快弄懂新理论成果,还要能运用丰富多彩的课堂语言“讲”给学生,引起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热情。二是信息时代“快餐式”文化消费模式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严密性、严肃性的矛盾。思想政治理论课恰是凭借其理论的魅力征服人的,但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阅读方式偏向碎片化,这就给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授课提出了挑战。我们既要掌握话语权,又要讲好“故事”;理论不是枯燥的词句和晦涩的逻辑,不能无病呻吟,理论是鲜活的事例的抽象,理论是流淌在学生心田中的溪流。习近平总书记以其家常话与亲和力为我们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做出了榜样。时代赋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更加艰巨的重任,就是教好学生、做好老师。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把准学生思想脉搏、引导学生回归理性,始终是权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意识形态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这个阵地不能丢,尤其是在西方文化强势占领互联网的情势下。文化对青年的影响是无声的,它可以外化为对生活方式的追捧,也可以内化为某种根深蒂固的价值观。时有关于年轻人发表不当言论的报道见诸媒体,如“许可馨事件”,其中无不折射出思想政治教育的缺憾。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与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亲切会谈,谆谆教诲我们不能忘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最根本的问题,意义就在于此。我们此次调查研究就是为了更好地履行教书育人这个神圣使命,而奔赴西北高校进行实地走访,以期取得有益的经验,进一步增强中原工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力度。这是我们进行调研的目的及意义所在。(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