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左传》中,记载着这样一句话:“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它告诫人们在安乐中要想到可能存在的危险,防患于未然。如果说安敦尼·庇护这位幸运的皇帝有什么缺点的话,那就是没有继承哈德良的危机意识。而这唯一的缺点,恰恰是致命的,只不过在安敦尼·庇护当政时危险还处于潜伏期而已。看似平静的湖面,其实潜藏着汹涌的暗流,正是安敦尼·庇护统治末期的情况。
一边旅行一边视察的生活,让哈德良皇帝既深入了解了罗马帝国的情况,也见识了外面的世界,使他充满了危机意识,因此他在帝国边境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使罗马像拥有铜墙铁壁一样稳固,安敦尼·庇护上任之后却宣布自己不会像哈德良一样视察帝国各地。他的确做到了,最远的一次旅行,就是从皇宫到他的别墅。他不但有治理内政之才,而且生逢其时,在他统治期间,罗马一直处于充满安定与和平的繁荣时代,即便偶尔有灾难发生,也都被慢慢克服了,帝国的根基稳如磐石,他的确非常幸运。
倒霉的是他的继任者马可·奥勒留。马可·奥勒留一即位,罗马帝国维持了20多年的和平就一下子被打破了。在马可·奥勒留当政的19年里,所有的大灾难就像专门在等待他似的,陆续爆发。
马可·奥勒留是西班牙后裔,但是他们一家已经在罗马定居多年,不但富有,而且获得了贵族身份。他幼年丧父,是母亲和祖父把他抚养长大的,因为真诚、坦率而引起了哈德良的注意,因此有机会接受拉丁文、修辞、哲学、法律乃至绘画等方面的特殊教育,而且成绩优异,可谓精英中的精英。
当初哈德良选择继承人时,也深知安敦尼·庇护的短处,更加中意马可·奥勒留以及自己的养孙卢基乌斯·维鲁斯,不过这时他们俩都还不满20岁,哈德良考虑到安敦尼·庇护言行无可指摘、善于治理国家,而且已经年过五旬,处理政务成熟稳重,因此才把皇位传给了他,并且附带提了一个要求,或者说是条件——安敦尼·庇护要收马可·奥勒留和卢基乌斯·维鲁斯为养子。
马可·奥勒留虽然确有当皇帝之才,然而生不逢时。他刚刚即位,帕提亚人就大举入侵了叙利亚行省和亚美尼亚。他立即从各地调集军队抵御外敌,任命另一位元首——卢基乌斯·维鲁斯为统帅。“二帝共治”这种情况在罗马还是第一次出现,但这是马可·奥勒留经过慎重思考之后提出来的,为的是避免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里。虽然人们都不理解马可·奥勒留的良苦用心,可还是接受了他的安排。卢基乌斯·维鲁斯虽然算不上才能出众,但带兵打仗还是没有问题的。罗马大军连战连捷,不但把帕提亚人赶出了叙利亚行省和亚美尼亚,还攻克了帕提亚首都。166年,帕提亚被迫与罗马和谈,随后罗马大军撤出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统帅卢基乌斯·维鲁斯班师回朝,受到罗马人民的热烈欢迎,然而他给罗马人民带回来的不但有胜利的喜讯,还有可怕的瘟疫。瘟疫迅速向帝国各地蔓延,吞噬了很多人,不但影响了兵源的补充,也使得国家财政收入锐减,帝国顿时陷入人员和财政两不继的困境,而这无疑给蛮族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
168年,多瑙河防线告急。居住在外多瑙河的日耳曼部落大举南下,占领了罗马东北部行省的大片区域。两位元首迅速调集兵力,亲自率军出征。次年,卢基乌斯·维鲁斯病逝,马可·奥勒留独自领军抗敌,最终使日耳曼部落不得不同意缴械投降。为了防止帝国北部边境再次受到侵袭,马可·奥勒留允许那些愿意为罗马服役的部落在那里定居。从此以后,日耳曼人逐渐成为罗马雇佣军的主要来源,罗马军队蛮族化进程也由此开始。
连年的战争掏空了国库,可怕的瘟疫摧毁了经济,连皇帝的生活都日渐拮据,就更不用说普通民众了。174年,埃及行省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首府亚历山大里亚险些被起义军占领,幸亏马可·奥勒留及时派兵镇压才稳定了局势。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马可·奥勒留夙兴夜寐,删掉了法律中不合理的条款,颁布了很多有利于人民的法令,暂时缓解了国内矛盾。(www.xing528.com)
此后不久,日耳曼部落再次入侵罗马,马可·奥勒留又一次领军征讨。自马可·奥勒留即位以来,帝国一直动荡不安,再加上军队内讧,可以说是兵荒马乱、危机四伏,凭他一人之力根本不可能改天换地。他的部下之中没有出色的人才,他的儿子们亦皆是泛泛之辈,这是马可·奥勒留一个人的悲哀,也是时代的悲哀。
180年,马可·奥勒留因为染上瘟疫,在潘诺尼亚行省的文多邦纳(今维也纳)逝世。马可·奥勒留的年轮几乎都是随着战车转动的,他感到疲惫不堪,因此非常渴望隐退,去过一种宁静的乡村生活。现在,他虽然没有实现这个愿意,却获得了永远的解脱。
马可·奥勒留一死,由涅尔瓦、图拉真、哈德良、安敦尼·庇护、马可·奥勒留“五贤帝”创下的近百年黄金时代也随之结束。从此,罗马帝国由极盛走向衰落,进入“3世纪危机”时代。
【相关链接】
哲学家皇帝
“位于万万人之上”的皇帝,往往缺少甚至没有朋友,但马可·奥勒留是一个例外,他有很多知心朋友,经常跟他们一起谈论神灵、人生、欲望、责任、死亡……
也许是他的深刻感染了朋友们,因此他们都建议他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马可·奥勒留利用处理国家事务和打仗之间短暂的闲暇时光,写下了自己与心灵的对话,于是现代人的书架上才有了《沉思录》。
虽然他的勤奋工作没能扭转罗马帝国的颓势,但是他的《沉思录》成了西方历史上感人的哲学名著,因此人们称他为“哲学家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