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一不小心跌进深坑,唯一的办法就是爬上来,但是爬不上来的民族显然不在少数,伊特鲁里亚民族的一蹶不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好在罗马人终究比较幸运,虽然速度缓慢,但他们最终还是从深坑里爬了出来,并且创造了奇迹。
为了重振罗马的雄风,罗马人梳理了国内存在的所有问题,根据问题的轻重缓急,先后解决了以下三大问题:第一,一边加强防卫,一边重建被毁的罗马城;第二,以武力震慑叛离罗马的旧盟友,以免他们侵扰罗马边境;第三,消除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对立,确保社会的安定。
第一项任务的解决方案一经确定,卡米路斯就带领大家采取了行动。他们从维爱采石场运来一块块1米多高的石头,用它们加固了8公里长的城墙;在城墙的要冲位置修建了瞭望塔,派一批哨兵常年驻守;修复、新建城内的下水道;修整神庙等公共设施。至于私人设施的建设问题,国家财政力不能及,罗马市民只好自己动手,由于大家急于有一个安身之所,也不懂得如何进行统一的规划,因此城内的建筑大多杂乱无章。
接着解决的是第二项任务。这个问题让卡米路斯来解决,再合适不过了。在罗马正忙于重建罗马城时,埃奎亚人、沃尔基亚人等乘人之危,同时向罗马用兵;图斯卡尼人包围了罗马的盟友苏特里昂部落。在此危急存亡之际,卡米路斯第三次被任命为独裁官。他认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罗马城的陷落,不但让罗马人失去了自信,也使得邻近的部族开始小瞧罗马,如果不通过战争的胜利重振罗马人的信心,同时震慑那些叛离罗马的部族,那么无论罗马的防御工事修建得多么坚固,罗马都有可能再次遭到侵犯。因此,卡米路斯决定以攻为守。
出征之前,卡米路斯做了充分的准备,主要是改良武器和装备,加强军事训练。为了更灵活地作战,他借用了高卢人的战术,把原本大长方形的阵形分解成了一个个方形的阵形,并视具体情况随时改变阵形和战术。出征之后,考虑到长期作战对官兵们体力的消耗,他强调营地的建设要既坚固又舒适。结果,他率领的罗马军几乎屡战屡胜,取得了辉煌的战绩。
对罗马人来说,举行一次凯旋仪式就是莫大的荣誉,而卡米路斯一生总共举行过4次凯旋仪式。这不但使其他部族放弃了侵犯罗马边境的想法,也为卡米路斯赢得了“祖国之父”的头衔。与罗马共和国其他所有的头衔一样,“祖国之父”的头衔也是由罗马元老院授予的,用以表彰卡米路斯将罗马从被高卢人随意践踏的危机中挽救回来的功绩。
至于如何对待那些手下败将和叛离罗马的盟友,卡米路斯也有自己的考量。他认为,罗马现在正处于非常时期,与其树立更多的敌人,不如再次将他们收于麾下,以免他们继续侵扰罗马。这一举措可以使罗马人集中精力重整国内的事务,对现在的罗马来说显然是最有利的,也确实取得了预期效果。
第三项任务最难解决。每当罗马面临危难,贵族和平民就暂时停止斗争,一致对外;可一旦危机解除,内讧就再次出现。罗马人就在这种矛盾状态中度过了一个世纪,直到经历了公元前390年的厄运和耻辱,罗马人才逐渐意识到,使他们在蛮族面前束手无策的主要原因,正是贵族和平民之间断断续续的斗争。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让贵族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显然令他们非常为难,但是他们也深刻地体会到,这个问题已经不能再无限期地拖延了。于是,公元前367年的一天,罗马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法律——《李锡尼法》诞生了。
《李锡尼法》做了如下两项规定:第一,明确今后罗马将实行寡头政体,即由少数人领导多数人的体制;第二,国家要职由贵族和平民凭实力竞争,不再单独向贵族开放。也就是说,只要是能力杰出、经验丰富的人,都有机会担任独裁官、执政官、财务官、法务官、监察官、护民官等国家要职。这一法律实施之后,罗马的派系之争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到了公元前300年,罗马国内政坛的所有要职全都向平民阶级开放,贵族和平民之间不再对立。(www.xing528.com)
在对外问题上,罗马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以防止再次出现盟邦叛离罗马的状况。罗马联盟中的新同盟协议规定,被罗马征服的国家只能与罗马缔结同盟,与罗马“共同管理”国土,不得跟其他与罗马缔结了同盟的被征服者互通有无。这么一来,罗马既扩张了领土,又能防止同盟各国联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
唯一的缺点是,由于各盟邦都必须直接和罗马联系,因此消息的传递速度变慢了。不过,后来,为了克服这个缺点,确保罗马在紧急情况下也能迅速与盟友取得联系,罗马人开始了有计划的道路建设,令罗马的道路变得四通八达。
早在罗马城建立之初,罗马人就已经开始修路,不过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半叶,罗马的道路建设才真正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公元前312年,罗马从政治、军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接受了财务官阿庇乌斯的提议,在罗马和刚刚纳入罗马势力范围的加普亚之间铺设了阿皮亚大道。阿皮亚大道将罗马和亚平宁半岛南部连接起来,是通往希腊和东方的主干道。直到今天,依然能够在意大利境内看到一部分仍旧维持原样的阿皮亚大道。
此后,罗马又相继出现了以提议者的名字命名的大道,比如弗拉米尼亚大道、卡萨亚大道、罗马古道等。随着罗马势力范围不断地向四周扩张,连接罗马和各地战略要冲的交通网络不断扩大,以至于到公元前1世纪时出现了“条条大道通罗马”的盛况。
公元前390年的高卢人入侵,使得罗马险些灭亡,但是这种绝境同时也给了罗马人学习的机会。正是在血与火的洗礼之中,罗马人民消除了派系之争,强化了自身和盟友的关系,迎来了新生。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从这一点来看,入侵罗马的高卢人甚至可以说是罗马的“大恩人”。
【相关链接】
罗马大道
为了方便与各个盟邦取得联系,罗马人大规模地修建道路。不过,在古代,修建道路无疑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自然是方便了人们的联络,但与此同时也方便了敌方,使他们的情报搜集和发起进攻变得更加迅捷。
多年以后,罗马人的大敌皮洛士、汉尼拔等人正是踏着罗马人铺设的道路攻入罗马的。当时,敌军密密麻麻地在罗马大地上涌动,那阵势着实吓住了罗马人。因此,许多小国往往并不热衷于修建道路。
不过,自从修建了宽阔平坦的阿皮亚大道之后,也许罗马人就注定了要进行无休止的扩张和自卫战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