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学习不仅能让老年人获得老年生活知识与生活技能,还能够获得与他人及社会交流和交往的机会。在此过程中,老年人自身与他人都能形成一种对对方及所在群体的认识,这种认知程度的加深会激发老年人产生一种对群体的归属情感,也会获得群体的积极认同。这种认同将促使老年人不断推进学习并融入群体的各项活动中。
1.社会认同可以得到促进
作为社会认同,体现了个体的思想与行为跟社会规范或社会期待趋于一致而获得社会或群体认同的一种归属感与行为模式,涉及对个体的价值认同、职业认同与角色认同等三种类型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一般来说,价值认同体现了个体对社会基本原则及其行为规范认同基础上的行为表现。职业认同反映了个体已不再是把所从事的职业仅当成谋生手段,更当成自己的事业来追求的社会价值取向。角色认同体现了个体对社会所赋予自身角色的行为标准的认同与接受,并形成个体行为活动的过程。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价值认同是形成个体社会认同的基础,而职业认同与角色认同是个体社会认同的外显形式,三者有机组成了个体社会认同的思想与行为。
同时,从社会认同及其表现形式可以发现,对于社会个体来说,社会认同具有可变性特点。当个体的自我认知与社会思想与行为规范保持一致时,个体的价值认同就得到了实现或者提升。而个体对待所从事的职业或工作的态度从谋生上升到事业追求的高度时,个体的职业认同也就得以实现。当个体能够对自身角色做出科学思考与合理定位时,个体的角度认同也得到了体现。可以说,个体的社会认同能够通过价值认同、职业认同与角色认同等角度得以促进。老年人尽管已经不再有具体明确的社会工作,但是在老年生活实践中依然可以实现他们的社会认同。
参与了十多年的老年学习让刘设计师对于自己的老年学员角色意识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与定位,“从物质条件、物质利益的角度来看,我们这个合唱队是没有什么吸引力的,队员得不到好处的”,他们参与老年合唱队的学习与表演活动,纯粹是为了“培育老年生活的兴趣而来的”。尽管参与老年学习并不能得到什么利益或好处,但是刘设计师依然坚信“对于老年学习,坚持就是好的”。他学习钢琴十多年了,从来没有间断过。所以,他的朋友都很佩服他。从刘设计师身上可以看出,只要个体有明确的价值认同,并积极实现自己的角色认同与职业认同,个体的社会认同就能得到提升。
2.学习促进了社会认同
既然个体的社会认同是个体的思想行为跟社会规范与期望之间一致性的体现,并通过个体的价值认同、职业认同与角色认同表现出来,参与学习就能促进个体社会认同的实现。在社会生活的学习过程中,人们不仅能掌握社会规范与价值趋向,还能在具体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规范的行为认知,并建立合理的价值认同。参与学习还能让个体清晰地理解社会对其所做的角色要求与角色判断。而在实现角色期待的过程中所获取的社会认同,也会激发学习者坚持学习下去,并在学习与促进社会认同之间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
老年学习给老年人带来生活知识的同时,也给老年人带来了老年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帮助老年人形成了合理的价值认同。同时,老年学习还会积极引导老年人的行为活动,并促使老年人自身的规范行为产生。这些行为都会积极促进老年人的社会认同。
让嵇工程师对身边同学表示感动的除了他们认真的学习态度,还有他们待人处事的高雅大度。她原以为“跳舞,尤其是跟不认识的人跳舞,这成什么样子了”,但是,进入学习场所后给她的感觉完全不一样的,“同学的彬彬有礼,也会影响我、感染我,使得我在日常交流与行为举止上也有所顾及,不会出现失态或者不雅的行为”。每当班级中有同学因为家里有事不能及时赶到,“他们总会第一时间发个信息告诉一声”。可以说,学习让她“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与人打交道,这也是我学习舞蹈的额外收获”。这种思想与行为方式的改变,是嵇工程师参与老年学习最大的收获,也给她带来了获得社会认同的欣慰与快乐。
从马克思主义的生活世界观到杜威的“教育即生活”理论,到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思想都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信息,也就是人们的生活世界与社会实践是密切联系的。这种联系为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生活世界中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之窗。从亚里士多德的“文雅教育”到夸美纽斯的“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们”的“泛智教育”,再到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都表现了对社会个体全面发展的关心与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个体的知识与技能、生活情趣与人格魅力等在内所有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也涉及人的精神与身体、个体性与社会性、自由性与规范性等方面的紧密结合、充分而自由发展。作为终身学习体现形式的老年学习活动不仅给老年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生存方式,还积极彰显了老年学习获得的自主选择性。这是一个全面学习的过程,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通过对老年学习与老年生活相关性的分析,可以从学习促进生活发展的角度详细论证老年学习丰富了老年生活的观点。也就是说,参与老年学习促进了老年物质生活发展、提升了老年精神生活质量、融洽了老年家庭生活关系以及强化了老年社会生活意义。
【注释】
[1][美]N.R.霍曼,H.A.基亚克.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M].冯韵文,屠敏珠,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2:3.
[2]高志敏.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1.(www.xing528.com)
[3][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9.
[4][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1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
[5]张荣华.时代的中坚:我国现阶段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76.
[6]赵祥麟,任钟印.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2005:114.
[7][美]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28.
[8][美]马克·赫特尔.变动中的家庭——跨文化的透视[M].宋践,李茹,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6.
[9][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21.
[10][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99.
[1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中共中央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301.
[12][德]克劳斯·黑尔德.世界现象学[M].倪梁康,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114.
[13]范宝舟.论马克思交往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2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