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获取对老年学习探究的有效性与全面性,首先需要关注作为学习行为主体的老年群体。有效把握老年群体特征及行为规律,无疑将成为研究得以深入推进的首要条件。
1.何谓“老年”
关于老年,不同的生活环境与文化背景可以有不同的理解。老年用英语可以表达为“old age”“older”或“the old”等,是指人的正常生命历程的最后阶段。也有人把老年比作为yellow leaf,即把生命的晚年比作为秋天里的树叶,已是行将落叶归根的时节了。根据《晋书·何曾传》所述,“曾以老年屡乞逊位”表明了老年有“老迈之年”的理解。
从文字角度可以看出我国对老年人富含褒义的传统称谓。60岁被称为耆[qí]艾、下寿,又称耳顺之年、花甲之年。70岁被称为耄[mào]年(也有中寿一说),又称从心之年、古稀之年、悬车之年、杖围之年。77岁被称为喜寿。80岁被称为耋[dié]年(也被称为中寿,此概念说法不一),又称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耋之年、伞寿。还有一些戏称,如:88岁称为米寿。90岁称为上寿。99岁称为白寿,有“百少一”的意思。100岁称为期颐。108岁称为茶寿,意为:茶字上面是“廿”,下面是“八十八”,是二者相加正好108岁。
根据生物学的发展理念,老年一般是指生物到了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即从人的中年到死亡的这段时间。正是由于人的生命周期是一个渐变过程,因而在中年与老年之间的分界线往往是模糊不清的。有人从家庭辈分的角度加以界定,他们认为只要人们在家庭里做了祖父母,就算进入了老年时期。也有的人认为从社会职场上退休应该算作个体进入老年的重要标志。
在《人口老龄化及其经济社会影响》(1956)这部人口老龄化专著中,联合国提出了“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的比重增加过程。这里强调了人口老龄化的动态概念,是指全社会老年人口的比重增长的动态过程[30]。世界卫生组织(WHO)和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认为,65周岁以上的人群才可以被称为老年人,联合国把老年人口的起点年龄确定为60岁。
我国古代曾经把人到50岁作为划分界线。当然,那个年代是按照劳动强度与工作艰辛度来划分和理解的。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政府规定60周岁算作老年人,尤其是随着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颁布实施,该法第二条规定了“本法所称的老年人是指年满60周岁及以上的公民”,再次用法律的形式规定了老年人的年龄依据。
从人的生理变化角度来说,人的生理机能与身体条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下降,年轻人可以轻松从事多种社会工作,而老年人却会因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而无法继续适应工作要求。因此,我国对于工作了一定年限、达到一定年龄的人实施退休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国发〔1978〕104号,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的文件规定,我国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党政机关、群众团体的工人法定退休年龄按照三类人员情况予以认定。第一,一般情况下的退休人员,年满60周岁的男性,年满50周岁的女工人,年满55周岁的女干部。第二,从事井下、高温、高空与特繁重的体力劳动或对身体健康有害工作的退休人员,年满55周岁的男性,年满45周岁的女性;第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出具证明并经相关劳动鉴定委员会认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人员,年满50周岁的男性,年满45周岁的女性。根据这两部《暂行办法》的规定,凡是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尽管他们还能继续从事一些轻微劳动,但是理论上说他们都已被界定为年龄上的老年人,或者被界定为身体机能上的老年人。
为了全面了解老年生活中的学习故事,所有有时间参与学习的老人都可以成为人们关注的行为主体,因此,可以把老年人限定为达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规定中的所有人。尽管他们可能在退休以后还从事着一些轻微工作,但是,他们毕竟已经从正规制度中的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一方面,他们的身份已经从社会管理人转为了自我控制人,能够从事可以自由支配的事情。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参与老年学习。而且,相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学习的强制性、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学习较强的社会适用性甚至功利性,老年人所参与的学习更能体现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与休闲性等特点。这种学习不仅能体现老年人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是他们老年生活中的一种选择。这样的年龄界定能帮助人们全面探究老年学习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2.老年人的行为规律
相对于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来说,老年人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更多,而与生理变化紧密联系的行为规律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更有规律的生活起居
老年人一般都习惯于早睡早起,他们比较喜欢清闲,偶尔也会找老朋友一起聊聊天,或者自己在庭院里赏鱼、种花。老年人行为举止有时常表现得像小孩子一样,有些人也会变得更加固执与多疑。
(2)感知觉功能的下降
老年人的感觉系统会出现退行性改变,他们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敏锐度会下降,感知外界刺激的时间会延长。老年人的视觉能力下降明显,到60岁以后视力水平急剧衰退。近距离视力比远距离视力减退得更为明显,很多老人都会出现“老花眼”现象。听力衰退明显,对高音听力的衰退比低音听力更显著,对声音的辨别能力也会减弱。老人对酸、甜、苦、辣、咸等五种味觉敏感度也会减退,嗅觉功能的衰退会让他们抱怨食物的无味。老年人触觉也逐渐老化。他们对流眼泪或流鼻涕往往毫无察觉,当他人给予提醒时才可能知晓。
(3)记忆衰退的非整体性现象
老年人记忆力衰退并非记忆力的全面衰退,而仅是部分衰退。相对来说,他们的长时记忆、机械记忆与再现记忆能力衰退得会较快一些。这种记忆力减退主要表现为信息提取过程与信息再现能力的减弱,相反,老年人所识记的信息依然可以在大脑中保持或储存很久。愿意经常回忆往事的老人,其记忆力衰退的速度会相对较慢。
3.老年人的智力变化
智力是大脑功能的一种展现方式,是人们认识与改造客观世界的智慧源泉,体现在人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思维力、操作与适应能力等方面。智力是具有稳定性的心理特征,既是人们有效开展社会认知与实践活动的思维保证,又展现在人们的具体行为实践活动中。
传统观念认为,进入老年阶段,人的智力水平也同身体状况一样开始全面退化。然而事实上,只有那些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和运动器官生理结构相关的,涉及记忆力、注意力与思维反应的敏捷性等方面的液态智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脑细胞的减少而减退较早、较快。尽管老年人的脑功能会逐渐衰退,但是部分脑细胞所具有的代偿功能依然可以发挥作用,可以帮助老年人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尤其是对于“晶态智力”[31]而言,他们大多都是后天获得的,涉及人的理解力等方面,与人的社会知识、所处文化背景、个体经验的积累以及对事物的领悟能力有关,这种智力往往更会长久保持。因此,并不能简单地说老年人的智力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减退。事实上,阅历广博、经验丰富的老年人更加充满智慧,他们对问题的判断与分析能力更具精细化,尤其是对于复杂事物更具有高度的洞察力。
一般来说,跟人的生活阅历与社会实践关系密切的领域(即晶态智力方面)都会在一定时期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强。也就是说,老年人的智力水平不仅不会大幅度降低,而且在某些方面更具有可塑性与提升空间。因此,“活到老、学到老”已经成为增进老人智力水平的重要口号。持之以恒地学习、实践与积累可以让老年人的智力水平发挥得更加充分、高效。(www.xing528.com)
4.老年人的兴趣改变
兴趣是人们对事物表现出来的一种热情,一种探究的心理倾向。尽管老年人经历丰富、见多识广,但是,机体高级神经活动反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减弱的现象使得老年人对事物的兴趣会发生明显变化。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对事物态度的冷淡、关注面的变窄,对新鲜事物的激情不足等方面,这也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限制因素。
5.老年人的情感变化
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能否满足个体需要的态度与体验。人对社会客观事物的态度往往是以喜、怒、哀、乐等某种特殊的主观体验形式表现出来。随着老年人的生理机能老化所带来的健康状况衰退,以及离退休后离开工作岗位,子女成家立业之后与老人生活距离的增大,老年人的身体状况、社会角色与生活环境都会发生较大改变。老年人的情感也会因此发生调整或改变。
(1)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度增大
年龄的增长使得人的健康状况会每况愈下,到了老年阶段,人的各种器官机能都明显下降。因此,老年人会更加关注自己身体的健康问题,遇到身患重大疾病时则更为明显。另外,老年人还会出现自己可能患病的怀疑和忧虑。
(2)对情绪表达与情感流露的刻意控制
人与人之间正常的交流与交往可以促进人们彼此之间的情感传递与转化。而老年人由于逐渐远离社会,子女会因工作忙碌而疏于与长辈进行情感沟通,导致老年人常常会在子女和亲人面前掩饰自己的真实情感。即使遇到开心或不开心的事情,他们也会尽量抑制自己喜悦或悲伤的心情,不向外界表露出来。
(3)悲观消极情绪日益严重
随着身体素质的下降,与家庭成员沟通的减少,以及与社会脱离程度的日益加剧,老年人很容易产生消极悲观的情绪。
首先,失落感是老人最大的困惑[32]。老年人的生活环境由原先的工作单位转到了各自家庭,各种社会关系逐渐疏远,成年子女逐渐成家立业远离父母,先前轻松、热闹的生存氛围渐行渐远。这种若有所失与遭人冷漠的心理感受会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相对固执,而他们以这种思维习惯面对新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规律时往往很难及时调整与适应,这种心理感受时常会影响老年人的生活与心情。
其次,孤独感成为老年人的主要心理障碍。子女成家后的独立生活,自身退休后的远离社会,年龄增长引起的身体素质下降,同为年长者的亲友交往逐渐减少,多年来养成的人际交往定式都会让老年人的人际关系圈逐渐缩小。种种因素所导致的老年人心理封闭状态会让老年人产生寂寞感和孤独感。
再次,疑虑感也成为老年人的消极情绪。老年人的见多识广常常会让他们觉得自己经验丰富,而满腹才华的他们在离开社会之后“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自尊心受挫现象会使得他们产生空虚感、寂寞感与受冷落感,其自身价值很难得以发挥等因素极易导致他们产生不断低估自己的自卑感。表现为整天忧心忡忡,焦虑地生活在每一天里,甚至产生抑郁感。尤其当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挫折,遇到家庭内部出现矛盾、子女在升学就业和婚姻不顺、自己身体衰落和疾病缠身等不如意的事情时,很多老人就会表现出烦躁不安、情绪低落,甚至郁郁寡欢的现象,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还会产生莫名的恐惧感。年龄的增长与身体的衰老,会使得老年人更加担心生病。他们既担心自己的生病会成为家庭累赘,给家人带来麻烦;他们又担心一旦生病,尤其是生重病,似乎就离死神更近。这些都会让老年人对衰老、疾病和死亡产生莫名的恐惧感。
6.老年人的需求改变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按层级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而这五个层级的需要又可以归并为自身生物性的需要与社会性的需要两大类。一般来说,老年人对包括衣食住行在内的生物性的需要会大大降低,相反,他们对社会性的需要则会明显提升。
首先是养老的需要。出自《论语》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老者安之”也就是说让老人能过上安定生活、老有所养。既无衣食之忧、又无住行之忧,生活上能够得到照顾与扶助,这是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底线。
其次是家庭和睦的愿望。在中国,儿孙满堂常被认为是家庭幸福和睦的象征。随着老人年龄的增长,越是接近老年,他们的这种愿望就会越强烈。很多老人还会特别关注对孙辈的教育与培养,他们会在退休后甘为照顾孙辈而担当起家庭保姆和家庭教师的角色。即使操劳辛苦,他们也会深感乐在其中。他们不仅希望能把自身的知识与经验都传递给儿孙,给儿孙最好的照顾与教育,更希望儿孙能在和睦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他们也希望这种和睦的家庭氛围能给自己带走精神上的寂寞与孤独,最大程度实现他们发挥余热的奉献精神。
再者是他们对爱的需求。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重要表现,是人们的一种精神追求。老年人不仅需要爱情的存在,更希望能得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对于爱情,他们会用老年人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更深沉的依恋,他们会夫妻相敬如宾、相互照顾。而子女给予的关爱可以驱散老人特有的孤独感与失落感,让他们尽享天伦之乐,获得亲情与拥有幸福。
至关重要的是能得到理解与尊重,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他们不仅希望自身的能力与业绩能得到他人的认同,更希望有人能听取他们根据自身经验所提出的意见与建议。日常生活的礼仪可能并不是他们真正的需要,而他们更看好的是透过这些礼仪所表现出来的受人尊重的心理需要。
根据上述对老年的概念界定,可以把老年学习者界定为依照国家法定退休制度退休、具有参与学习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的人。这种年龄范围的划定可以实现对老年学习者的学习与生活故事探究的全面性与有效性。通过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与行为规律的分析,以及对老年人的智力变化、兴趣改变、情感变化、需求改变等方面的关注,可以在全面而清晰地把握与理解老年生活现实状况的基础上,从老年学习者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角度去感受他们的学习,去获取他们参与的老年学习与他们的老年生活之间相关性的感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