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龄化社会中的生活与学习现象

老龄化社会中的生活与学习现象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老年学习引发的老年生活的这些变化更符合亚文化群现象。相比较其他年龄群体而言,老年人群体更符合亚文化群理论特征。老年学习对老年生活的积极转变作用体现了老年生活的亚文化群现象,也为对老年学习现象的解读带来了启迪。

老龄化社会中的生活与学习现象

老年学习与老年生活相互作用的关系涉及学习对人格的发展作用、对家庭生活方式的转变作用,以及对社会生存方式的改善作用等角度。由老年学习引发的老年生活的这些变化更符合亚文化群现象。

1.社会交往的视角:老年学习促进人格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博尼斯·纽加顿认为,既然通过研究发现老年人的人格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断发展变化,因此,老年人也完全可以像年轻人那样进入各种学习场所。而且,参与老年学习反过来可以不断促进老年人自身的人格发展与价值观的升华。同时,那些坚持参与老年学习的人,解决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强。[20]

关于学习对老年家庭生活的影响,美国学者霍曼与基亚克提出了“知识作为一种权力来源”[21]的观点。他们认为,一方面,年长者希望(或者小辈们需要)传授人类已有的知识,从而可以实现小辈们更好地生产劳作,另一方面,小辈们也可能通过不断创新生产方式,而无需寄希望于长辈们相对陈旧、落后,甚至阻碍经济发展的生产思维。

关于学习对老年群体的影响,老年亚文化群理论的创始人美国学者罗斯·T·瑟理温(Rose Therese Sullivan)研究发现,一个领域内部成员之间交往程度会远远超过与其他领域的成员交往,这种现象就是人类的亚文化群现象。相比较其他年龄群体而言,老年人群体更符合亚文化群理论特征。也就是说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揭示出老年人群体不仅存在着彼此之间的交往,而且这种交往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更加活跃与持久。瑟理温通过老年亚文化群理论既解释了老年群体的共同生活特征,也为老年群体积极参与老年学习、融入老年社会、构建学习型社会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积极的分析视角。[22]

老年亚文化群理论认为,导致老年人群体共性的形成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从客观因素分析,一方面,法定退休制度既给年老体衰的人群提供了一种基本的生活和社会保障,而且也给老年人开始新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制度保障。另一方面,各种社会养老机构、老年社区和老年活动中心的兴建为老年人群体之间接触与交流提供了现实支持。同样,面对老龄化的社会现实,所有老年人口都应该关注自身的社会价值和作用发挥。这既是全社会关注老年人问题的重要原因,又是老年人提升全新的自我群体认识、塑造良好的群体形象的社会期盼。从主观因素分析,多年职场生活所形成的职业生活、工作经历、思想观念和生活习性,构成了老年群体相似或接近的社会背景;在逐渐远离社会的退休生活中,人身与财产安全、生活料理和精神寄托等生活需求对老年人参与学习、促进自身发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使得老年人群体间可以通过老年学习活动促进彼此的交流与交往,并在学习与生活的交相辉映中塑造老年人亚文化群的特征。

关于老年人参与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对生活及对社会的影响,联合国第二届老龄人口问题世界大会通过的《政治宣言[23]指出,对老年人本身的认可,以及对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有效促进是积极老龄化的重要表现内容。同时,不断挖掘老年人的潜力是促进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依托老年人所掌握的操作技能、人生经验和生活智慧,不仅能有效促进他们自身条件的不断改善,而且还能推进人类社会生存与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这次大会还积极倡导全社会都能积极实施老龄化社会策略,为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必要而有效的社会保障,从而不断提升包括老年人在内的所有人的生活质量。

老年人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拓展和提升自身的生活空间。美国社会活动理论学家阿诺德·罗(Arnold Luo)认为,老年人探寻参与包括老年学习在内的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老年人的经济提升、强身健体、心理慰藉与获取社会认同等需求,实现积极老龄化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活动作为自身社会实践”的基础要求。老年人应该有能力获得从事生产劳动、参与老年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机会,以及从事经济、政治和社会志愿活动的条件[24]。这种认识也与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上所通过的《老年问题国际行动计划》中的倡议相呼应。(www.xing528.com)

2.教育实践的视角:教育即生活

“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先驱,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新教育运动与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代表人物约翰·杜威(John Dewey)在其经典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所述。该书全面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以及拥有民主教育的社会。

杜威不仅强调了教育的普惠性,即在教育实践中不应该存在着阶级差异,而且他还倡议教育应与社会结合,应积极关注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同时,他还认为,教育要关注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因而应积极倡导“教育无目的论”。他用“教育即生活”表达了教育要与生活结合,让儿童在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知识与技能。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杜威对教育目的的理性思考。换句话说,当儿童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世界观时,他们对事物的规律性往往缺乏有效认知与理解,也无法实现对事物认识的思维再造。

这种教育思想不仅影响了人们对教育概念的理解,而且还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冲击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对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从做中学”既是杜威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也反映了杜威的哲学认识论思想,即从客观事物中发现事物规律。第二,对教学方法的影响。“教育即生活”的教育哲学思想体现了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的教育与学习愿景。第三,对教学评价标准的影响。这里强调了任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都应紧紧围绕“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这一核心要求而开展。

应该说,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理念在人类教育教学实践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人们习惯于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之后,这种向实践学习、向社会学习的教育思想能帮助人们重新获取对个体、对社会的新认知。

依据上述相关研究,老年学习在促进人际交往、推动社会生活方式改变等方面都能发挥积极作用。老年学习对老年生活的积极转变作用体现了老年生活的亚文化群现象,也为对老年学习现象的解读带来了启迪。也就是说,学习实现了老年生活对人际交往与社会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积极追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