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远离人类社会的生活现实必然冲击着老年人的生活视野,但是,老年生活涉及的领域依然比较宽泛。生活特点、生活方式、身心变化与积极老龄化等角度无疑构成了老年生活的多维视角。
关于老年生活与老年个性特点,美国心理学家博尼斯·纽加顿(Bernice Neugarton)等人按照老人个性的不同分为整合型、防御型、被动依赖型和不整合型四种。具有整合型个性的老年人对生活很满意,退休以后能适应生活环境变化,以新的老年活动方式来替代原有的生活方式。当然,即使有些老人不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他们也能自得其乐。具有防御型个性的老年人大多数都对老年生活满意,他们能够继续从事中年时期的工作。当然,由于担心遭受挫折,他们时常抱有戒备之心,谨慎处理生活事务,他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理意识比较明显。具有被动依赖型个性的老年人通常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如果能满足生活要求,他们就会产生心理满足感。具有不整合型个性的老年人情绪不太稳定,遇到不顺心的事极易大动肝火或悲观失望,很容易受外在影响而失去控制能力。
纽加顿不仅对老年生活及其个性特征进行了分类,还对老年人生活方式的改变进行了探究。他认为,一方面人的个性类型基本是保持不变的,正如俗话所说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例如,具有被动依赖型个性的老人,他们在过去工作中被动的、常靠他人帮助才能完成任务的表现也会影响到他们退休以后的生活。他们退休以后不能主动培养新的兴趣,经常过着闲散的生活。另一方面,纽加顿根据行为矫正法则提出,通过进行各种方法的学习和训练,也可以使得具有被动依赖型个性的老年人的依赖行为明显减少,有的能实现生活自理,有的能对新的老年生活方式产生浓厚兴趣。由此,纽加顿提出,在对外在环境不断学习与适应的前提下,老年人原先那些即使是相对稳定的个性也会发生调整或改变。
美国学者N.R.霍曼和H.A.基亚克在《社会老年学——多学科展望》(1992)一书中提出了老年阶段的身体与心理的变化,以及老年生活及其社会适应性的思考。霍曼与基亚克认为,进入老年阶段以后,人的身体机能将逐渐呈下降趋势,各种身体疾病都可能随时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生物学上的衰老是指使诸如肺、心、循环系统等器官的功能下降的肉体变化”[11]。因此,老年人的心理也会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与疾病的逐渐增多而发生变化。“心理学上的衰老包括发生在感觉和知觉过程以及智能(如记忆力、学习能力和智力)、个性、精力和活动力方面的变化”[12]。同时,“社会学上的衰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结构——家庭和朋友、工作领域以及在诸如宗教团体和政治团体等组织中的角色和关系发生了变化”[13],老年人会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与老年心理的变化而不得不对晚年生活方式做出调整,以适应老年阶段的生活现实与所处的社会环境要求。关于老年夫妻生活,霍曼与基亚克认为,“对于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来说,婚姻关系起着关键性的支撑作用”。[14]因为,“夫妻在整个婚姻期间都要学会适应变化着的角色和期待”[15]。不过,从现实情况来看,大多数老年夫妻不适合于通过社会生活来应对各种压力。但是,他们比年轻夫妻更可能“把婚姻看成受义务支配的终身责任”[16]。在社会生活方面,老年夫妻的角色过渡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原先的适应能力和对夫妻关系的满意程度”[17]。正是基于对人生老年阶段所表现出来的最直接、最明显的身体机能下降与疾病不断增多等现象的观察,霍曼与基亚克较合理地分析了老年人的个人生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变化。(www.xing528.com)
关于成功的老龄化生活,大多数人都会把是否患有疾病与健康问题作为成功老龄化的首要标准予以考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梅陈玉婵教授认为这种分析过于狭隘,她认为,健康和丰富的思想能帮助一个老人成功应对疾病和生活改变。也就是说,只要能成功克服环境压力,有能力应对各种不幸,就可以把这个老人认定是健康的、有能力安享幸福晚年的人[18]。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是人们的身体、心智和社交都处于良好状态下的个体生活环境,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伤残”[19]的定义也可以推衍出,成功健全的老龄化生活应当是身体、心理与社会意识都处于良好状态的生活境遇,而且,相对而言,尤其应以后两者为主。
通过梳理可以看出,老年学习与生活可以涉及老年人个性心理的发展变化类型、外界环境对老年生活的综合作用、老年生活中人的身心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中所做的调适与改变、家庭生活、夫妻生活、社会生活与成功老龄化等方面。这些都为人们从生活的视角探究老年学习带来了积极的参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