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拴马桩,身份象征与美学精华

拴马桩,身份象征与美学精华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渭北拴马桩作为中华民族古代艺术遗物,在中国民族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在其表现的文化内容上有着外来文化的影子,但它所追求形以外神似的“意象”表现语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学精华。拴马桩的艺术品格、艺术水平及造型精神,代表了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最高境界。在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里,也可看到不少具有艺术价值的拴马桩。[17]林通雁:《陕西民间石雕与泥塑艺术总论》,《石雕·泥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拴马桩,身份象征与美学精华

渭北拴马桩作为中华民族古代艺术遗物,在中国民族美术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渭北拴马桩以其伟岸坚强的气质和丰富生动的形象,展示了我国人民无穷的艺术智慧和创造才能。它以成熟和独立雕塑性打破了我们对民间实用雕塑品小气、平庸、图案化的偏见。大量遗物的发现业已证明这一民间实用雕刻品种完全可以和历史上其他的雕刻杰作相提并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一石刻题材集中表现了历史上许多少数民族的生动形象,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民族关系史的发展。

陕西渭北地区的拴马桩凝聚着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融合史,展示了西域文化草原文化在历史时空中交融和演变的轨迹。在千姿百态的石桩造型中,传递出不同时代社会生活伦理道德、宗教信仰、民俗世相等信息。其朴拙生动、粗犷浑厚和充满情趣的造型语言,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优秀技艺承续上发展起来的,它的造型精神蕴含着中国道家天人合一”、“大象无形”的哲学思想,它的表现手法融合了中国传统雕塑的线体结合、圆雕与浮雕结合的元素。尽管在其表现的文化内容上有着外来文化的影子,但它所追求形以外神似的“意象”表现语言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美学精华。

拴马桩的艺术品格、艺术水平及造型精神,代表了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最高境界。民间匠师们精湛的技艺、真挚的情怀,表现出一个别具生活情趣、民族民俗色彩的世俗社会,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真实的、充满活力的历史社会的众生相。中华民族的艺术核心精神在于如何表现物象的神韵,在于如何把作者心中的意象通过完美的形式呈现出来。拴马桩艺术的作者把世俗文化及生活的内容融入心灵,创造出简洁、粗犷、具有深沉意象、充满精神情趣和意蕴丰富的艺术形式。在这批栩栩如生的石雕作品中,我们看到民间匠师超然物外的个体生命精神的流淌,欣赏到别具一格的造型风格以及高度凝练、纯化、升华了的饱含着东方神韵的线条,感受到千变万化、无一雷同的鲜活的生命形态[24]

【注释】

[1]《宋史纪事本末·西夏用兵》。

[2]《宋史·滕宗谅传》。

[3]延安地区群众艺术馆:《延安宋代石窟艺术·前言》,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年。

[4]贺忠辉:《西安碑林〈华夷图〉和〈禹迹图〉探秘》,《文史杂志》1990年第5期。

[5]王宁:《宋吕大防〈长安图〉及其地图学分析》,《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6]刘家信:《〈兴庆宫图〉考》,《地图》1989年第2期。

[7]王麟昌:《宋刻唐代功臣赞像及游师雄题诗碑》,《文物》1987年第3期。

[8]李域铮:《陕西古代石刻艺术》,三秦出版社,1995年。

[9]肖健一:《明秦藩王家族谱系及墓葬分布初探》,《考古与文物》2007年第2期;梁志胜、王浩远:《明末秦藩世系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陈冰:《西安明秦王墓的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陈冰:《西安明秦王墓的考察与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年5月。

[10]王翰章:《明秦藩王墓群调查记》,《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5年;傅文琪、李梅、刘玖莉:《明秦藩王墓前石刻调查与研究》,《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

[11]郭琦、史念海、张岂之主编:《陕西通史·明清卷》,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www.xing528.com)

[12]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大荔李氏家族墓地》,三秦出版社,2003年。

[13]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清代墓室石刻艺术》,三秦出版社,2008年。

[14]张进忠:《庄户人家的华表——谈澄城拴马桩》,《石雕·泥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5]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美术研究》1985年第3期。

[16]时至今日,在中国美术馆西侧的小竹林里,仍可看到几根高低错落的拴马桩。在西安美术学院的校园里,也可看到不少具有艺术价值的拴马桩。

[17]林通雁:《陕西民间石雕与泥塑艺术总论》,《石雕·泥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18]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19]周鼎、刘建理:《陕西关中民间桩柱石雕风格序列研究》,《艺术探索》2013年第2期。

[20]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美术研究》1985年第3期。

[21]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22]林通雁:《拴马桩的形制及文字题刻》,《石雕·泥塑》,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

[23]陕西省文化文物厅拴马石艺术考察组:《渭北拴马石艺术考察记》,《美术研究》1985年第3期。

[24]朱连城:《中国民间石雕艺术的独特样式——拴马桩石雕艺术解读》,《南方文坛》2010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