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族墓地位于大荔县八鱼乡八鱼村,整个墓地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1200米,总面积达204万平方米。20世纪60年代,地面上尚保存大型封土堆至少22个,后被夷为平地。在紧靠村庄约6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勘探出16座墓葬,其中石室墓11座,砖室墓3座,土洞墓2座。2001年的考古工作主要对位于整个墓地西南角且早已裸露在外的5座石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12]。
五座石室墓的结构均仿照地面建筑的布局形式,方向均为坐西向东,其平面结构由墓道、院落、中庭、墓室四部分组成。中庭或为一间,或带南北厢房;墓室或为南、北二室,或为一主室二侧室(图4-32)。
图4-32 三号墓正面全景
由于此类墓的平面空间较大,故墓室置于较浅的土圹内,即先在平地上开挖凸字形方坑,再于坑内建造墓室。土坑底部全部或部分铺设石板。墓道的地面和填土亦经过夯打,其两壁发现有白灰涂抹的痕迹。(www.xing528.com)
院落与墓道以墙相隔,墙以青砖一次垒砌而成,南北两端分别与院落的南、北石墙相接。
中庭前与院落隔门相通,后与墓室相连,平面为长方形,由南北厢房、立柱、门额框和石券顶盖组成,均为青石质。东墙正中为中庭正门,门两侧为立柱。立柱的东沿边均有竖向凹槽,用以插入封门石板。中庭的后立柱则直接采用中墓室前端的外伸部分,高度和厚度均与前立柱相等。南北厢房的顶上还各有一弧形板材,它是用来承托中庭券顶石材两端的。券顶石板东西依次排列,南北向摆放,顶盖石面高出顶额石的顶面高度。
墓室位于最里端,门与中庭相通,均为券顶洞室结构。在每个墓室地面石板上都凿有3~5个圆孔,构成三角形或梅花形,向下直通土层。按照当地葬俗,此圆孔有三种含义:一是排渗血水;二是为了保护棺木,用以排渗侵入墓室内的积水;三是以此孔作为灵魂升天入地的自由通道。
李氏家族墓地,是目前所发掘的同期同类家族墓葬中墓地规模最大、墓葬结构最为奇特、等级最高、墓葬石刻艺术品最为丰富的封建家族墓地。从明末至民国绵延三百余年,出土的四百多幅精美石刻作品,内容涵盖山水、花鸟、人物故事、书法、装饰纹样图案,充分显示了明清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民间石刻艺术的高超技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