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族在清代为当地望族,以雄厚的经济为后盾,其族人幼习诗书,家族文运昌盛,历代捐官、捐封不断,因此李氏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反映在墓葬上,则显示出这批石刻选料考究,做工精良,颇具艺术价值。其石雕涉及多方面题材,集中展示了清代社会的时代风尚与文人雅趣,具有多方面的价值。现依据中国传统艺术的分类,分别从山水、人物、花鸟画及装饰图案、书法艺术等方面对其做以简要的介绍[13]。
(1)山水
李氏墓出土的石刻画,以山水画的数量和质量最为突出。这批石刻山水画,多为直接摹刻或借鉴于当时的山水画原作,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其风格反映出清代中晚期道、咸、同、光间山水画的时代特点,虽为石刻,但仍能透露出浓厚的书卷气。
从题材、山水皴法、树法、取景、构图、点景等方面来看,均与清初以“四王”为代表的正统画派有着极强的渊源关系。从题材立意上,可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以自然景观为主,多表现文人士大夫归隐赏景。这类题材的数量最多,占到总数的八成以上。如三号墓的《深山古刹》、《高山雪景》(图4-34)、《垂钓图》、《秋日观鹤》等,多为当时文人画作的常见意境,表达一种平淡、闲散、与世无争的审美情调和“冲虚”、“平和”之美,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构图高远、平远、深远三法并用,法度严谨,皴法多以长短披麻皴为主,表现出树林茂盛的土石混合山貌,如三号墓的《群仙论道图》(图4-35)。第二类为历史人文类,其取景、构图、技法、意境与第一类一致,但其点景人物或演绎出某些历史故事,或表达出一定的社会人文内容,融自然与人文于一体,有一定的儒家文化内涵。如三号墓《伯牙鼓琴图》、《季札挂剑图》。四号墓《人生一年景》组图,以《春风得意》、《夏日观荷》、《秋日赏花》、《冬日踏雪》四幅组画表现仕宦阶层理想的人生旅程(图4-36a、b、c、d)。第三类为界画,界画是以毛笔直尺作画,多以宫室、楼观、屋宇等建筑物为表现对象,风格严谨细密,为山水画中一个特殊画种。四号墓两幅《水上楼阁》即为此种类型,画面楼阁矗立,小河环绕,一派悠闲景象。楼阁规矩严整,建筑风格不类中国传统样式,颇有几分西洋建筑的影子(图4-37)。
图4-35 三号墓群仙论道(中墓室后档)
图4-36a 四号墓春风得意
图4-36b 四号墓夏日观荷
图4-36c 四号墓秋日赏花
图4-36d 四号墓踏雪归去
图4-37 四号墓水上楼阁(中庭南门柱)
图4-38 四号墓金榜题名(北墓室后档)
(2)人物
人物石刻画及高浮雕、圆雕在李氏墓室石刻艺术中亦占据相当比重。其题材内容多以表现伦理纲常为主,也是儒家“成教化、助人伦”,“明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按图可鉴”文艺思想的直接延续。
图4-39 三号墓回家见佛(南墓室门额右侧)
李氏墓室石刻人物画基本集中于三、四号墓室,还有少量失散于民间,后征集而得,也体现出清代嘉庆、道光间精巧文秀的时代特点。雕刻技艺精湛,刻画细微,人物的五官、发式、衣褶、饰物无不毕现;人物比例准确,造型则带有一定的程式性。从题材上约分为四种类型:第一类为现实世俗生活题材,如《学子成名》组图,以《习文捧砚》、《金榜题名》(图4-38)、《执剑盟誓》、《拄剑追思》四幅组画来表现现实生活中文人生活场景。第二类为孝亲题材,如《为亲负米》、《回家见佛》(图4-39)、《弃官寻母》、《叩见堂翁》等,以历代著名的孝亲故事来宣扬封建道德伦理。第三类为年画题材,如《天官赐福》(图4-40)、《五子登科》(图4-41),带有浓郁的民间祈福纳祥色彩。第四类则取材于当时流行的小说《红楼梦》,如《黛玉葬花图》。这些石刻画中的女性瘦削无肩,纤瘦细弱,与当时的仕女画艺术特点基本一致;男性形象吸收了当时民间木版年画的某些造型特征,身躯肥胖,耸肩无颈,有明显的程式化倾向。尤其是《天官赐福》,人物五缕长髯,戴丞相冠,旁插双如意翘;身着蟒袍,腰系玉带,手捧元宝或如意,脚蹬朝靴,几乎就是民间年画的翻版。
图4-40 四号墓天官赐福(南、北墓室隔墙外壁)
图4-41 五子登科(征集)
一、三、四号墓还有相当数量的人物高浮雕及一些圆雕,均有残损,但都体现出明清两代流行的精巧琐细的风格。它们也可分为三种题材类型:第一种为反映现实生活类,如四号墓《倚窗听书》,一号墓的《田猎》高浮雕;第二种为提倡伦理道德类,如四号墓《程门立雪》(图4-42)、《三顾茅庐》,一号墓《戏彩娱亲》高浮雕;第三种为戏剧故事场景类,多表现某些特定的戏剧情节,如三、四号墓的武戏、营寨场面高浮雕(图4-43)。另外,在三号墓还有数尊人物圆雕,分别为“玉女”、“童子”、“管家”,雕刻精细入微,人物的发辫、衣褶、纽扣一丝不苟,也是典型的清代雕塑风格(图4-44a、b)。
图4-42 四号墓程门立雪(中庭东部南窗额)
图4-43 四号墓高浮雕戏剧人物(南墓室门额右侧)
(www.xing528.com)
图4-44a 二号墓圆雕人物造型金童(中墓室和南墓室门柱前)
图4-44b 二号墓圆雕人物造型玉女(中墓室和北墓室门柱前)
图4-45 三号墓喜鹊报春(中庭东壁北窗左侧)
图4-46 一号墓竹石图(北墓室门顶左侧)
图4-47 三号墓松柏双鹤(院南八字墙)
(3)花鸟
李氏墓室石刻花鸟画明显受到明清文人花鸟画的影响,有些可能是直接摹刻原作上石,有些则吸收了装饰画的特点,有工艺画意味。清代的花鸟画创作有工笔、写意两种画风,一路以石涛、八大山人为代表,包括受其影响的“扬州八怪”写意画风。其绘画内容多是自宋元以来流行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等人文画题材。风格恣肆奇崛,水墨酣畅,个性强烈。另一路以恽寿平为代表的没骨工细花鸟,风格典雅秀丽,平淡天真,空灵清旷。如三号墓的《喜鹊报春》(图4-45)、《寿石菊花》、《松柏双鹤》,一号墓的《竹石图》(图4-46)、《兰石图》、《萱草图》等,虽为石刻,但写意气息较浓;而同为三号墓的《月季》、《石榴》、《佛手》、《茶花》、《蟠桃》、《柿子》、《桃花》、《牡丹》等折枝花卉系列,又有工笔画细致、精巧的风格特点。
李氏墓室石刻花鸟画虽为石刻,但可以看出与当时的文人卷轴画有着非常直接的移植关系。创作样式分为挂轴、横幅、镜片、团扇等类型,与文人卷轴画一致。题材也丰富多彩,既用梅、兰、竹、菊“四君子”表现墓主气节情操,也用“荷花”、“牡丹青石”、“岁朝清洪”、“松柏双鹤”(图4-47)、“红叶双鹿”(图4-48)等寓墓主人长寿富贵、出淤泥而不染之意。还有一些暗寓民间吉祥喜庆的题材,如“五蝠(福)捧寿”、“五蝠(福)升瓶(平)”。
图4-48 三号墓红叶双鹿(院北八字墙)
博古画兴起于北宋。宋徽宗曾命人将宣和殿所藏古彝器编绘成《宣和博古图》三十卷,后人因此将绘制瓷、铜、玉、石等古器物的画称为“博古画”。至清代博古画日趋完善,往往以青铜鼎彝、瓶、坛、盆、罐等器物配以花卉、果品、琴剑、书籍等,形成庄重严肃而不失素雅轻灵的效果。李氏墓室石刻博古画,多以瓶、罐、鼎等规则对称的形体为主,配以芭蕉、佛手、玉兰、梅、兰等各类寓意吉祥、高洁的花卉及琴剑、书籍等文人用品,以赞誉墓主人富贵吉祥、文雅高洁(图4-49a、b、c、d)。这些作品的构图形式变化不多,为下重上轻;艺术风格也显示出它的多样性。
图4-49a 三号墓博古图之富贵(南厢房东门墙下部)
图4-49b 三号墓博古图之吉庆(南厢房西门墙下部)
图4-49c 四号墓博古图之棋(南墓室后档屏风上北)
图4-49d 四号墓博古图之书(南墓室后档屏风上北)
(4)装饰图案
李氏墓室石刻中还出土有少量寓有吉祥喜庆之意的装饰图案、石刻门窗装饰图案及建筑构件。这些画面左右对称,上弧下方,都有吉祥、喜庆的寓意。如《平升三级》,画面上部为天空,天空祥云缭绕,有无数蝙蝠飞翔;上部正中还有一圆型团寿字;画面下部为海水波浪,波浪中涌起一方形器皿,器皿中间竖起三戟,戟上挂有磬和鱼。意为“瓶(平)升三戟(级)”、“戟磬(吉庆)有鱼(余)”、“蝠(福)寿无边”(图4-50)。另外如《双凤朝阳》,画面形式与《平升三级》基本一致,但天空中改为凤凰飞翔,海水中涌现仙山,后面冉冉升起一轮红日,亦是吉祥喜庆的寓意。墓室中还出土少量已经残缺的建筑构件,为装饰墓室所用,也体现出清代装饰雕刻精巧华美、玲珑剔透的风格特点。石刻门窗装饰图案多为团寿、蝙蝠之组合变形,亦是蕴含“福寿”之意。
(5)书法艺术
李氏墓室石刻中有一部分书法楹联,分别刻于墓室影壁、墓门两侧,仿现实生活中居室的置陈形式。其撰写内容多样,一为歌颂墓主人生前品德,如“忠”、“孝”、“得梅之清,与柏俱古”(图4-51)等挂轴,“文华仙掌露,人品玉壶冰”联,“后嗣繁昌漫言钟秀,吾亲寿考是谓诒谋”联;二为寄托对墓主人的追思之情,如“萱草堂前风月冷,芙蓉城里梦魂香”联;三为美化墓室的吉祥用语,如“翠柏苍松一带浓荫庇寿域,青山绿水四周秀气绕佳城”联,“泉壤百年皆聚瑞,闺门千载亦流芳”、“别有洞天堪小隐,新成庐舍乐长眠”、“石室即为福地,佳城别有洞天”联等(图4-52)。这批书法应出自当时的文人士绅之手,并由墨迹直接摹刻上石;其隶、楷、行诸体皆备,显示出清道光、咸丰间的流行书风。
图4-50 五号墓平升三级(北墓室后档)
【黄龙瓦子街石室墓】
2008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北黄龙县瓦子街镇发掘了两座清代石室墓。两座墓均为斜坡墓道、长方形券顶单室墓。墓室底部以砖铺砌,四壁及顶部均由长方形条石纵向砌筑而成,条石外部较为粗糙,缝隙间插入石片,内部则合缝严密,平整光滑。两墓均带石墓门,由门楣、门扇、门框、门槛四部分构成。
门楣及门框上镌刻对联,其中1号墓对联横批为“佳城”,上联为“梅花香千里”,下联为“秋月照三更”;2号墓对联横批为“克昌厥后”,上联为“钟灵毓秀惟绵远”,下联为“川流岳峙德泽深”。
瓦子街清代石室墓是陕西发现的为数不多的石室墓之一,为研究陕西地区石室墓的流传、分布、结构等具有重要意义。
图4-51 一号墓中堂立轴(中庭南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