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医学第3版: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预防医学第3版: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药物毒性反应所造成的持续性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停药后恢复较慢,甚至终身不愈。该反应是与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和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常见的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导致死亡。

预防医学第3版:药物不良反应类型

1.A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A adverse drug reactions) 亦称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doserelated adverse reactions)。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通常包括以下几种。

(1)副作用(side effect):是在治疗剂量下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机体危害性不大的不良反应,多为可恢复的功能变化,随目的不同,治疗作用和副作用可相互转变。如阿托品作为麻醉前给药抑制腺体分泌,则术后肠胀气、尿潴留为副作用;而当阿托品用于解除胆道痉挛时,心悸、口干为副作用。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指由于患者对药物敏感性高,用量过大或过久,药物引起机体发生生理生化功能异常或组织结构病理变化的反应;该反应可在各个系统、器官或组织出现。药物的毒性作用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延伸,主要对神经、消化、血管、泌尿、血液等系统,以及皮肤组织造成损害。各种药物毒性性质和反应的临床表现各不相同,但反应程度都和剂量有关,剂量加大,毒性反应增强。药物毒性反应所造成的持续性的功能障碍或器质性病变,停药后恢复较慢,甚至终身不愈。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硫酸链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等具有耳毒性,可致第八对颅神经损害,造成听力减退或永久性耳聋。

(3)首剂效应(firstdose response):又称首剂综合征(syndrome of first dose)或首剂现象(first dose phenomenon),指一些患者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最初发现引起首剂效应的药物为α1受体阻滞剂盐酸哌唑嗪。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又称撤药综合征,指长期连续使用某些药物后,可使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适应性,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会使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临床症状反跳和病情加重。如停用抗血压药出现血压反跳以及心悸、出汗等症状;停用巴比妥类药物出现不安、精神错乱、惊厥等症状;突然停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或减量过快可产生肾上腺危象。

(5)后遗效应(after effect):指停药后血中药物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生物效应。有些效应短暂且较易恢复,如停用苦寒药物后,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期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症状。而有些作用则比较持久,如长期大量服用甘草,停药后可发生低血钾、高血压、浮肿、乏力等假性醛固酮增多症。(www.xing528.com)

(6)继发反应(secondary reaction):指人体继发于药物治疗作用之后的药物反应。如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后,肠道内敏感的细菌被杀灭,而不敏感的细菌或真菌大量繁殖,从而引起二重感染,导致真菌感染或伪膜性肠炎等。

2.B型药物不良反应(type B adverse drug reactions) 又称为剂量不相关的不良反应(nondoserelatedad versere actions)。该反应是与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一般和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发生率低而死亡率高。

(1)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又称过敏反应,是一种由免疫机制介导的特殊药物反应,通常分为四型:速发型、细胞毒型、免疫复合物型和细胞免疫型。常见的变态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炎、发热、血管神经性水肿、哮喘、过敏性休克等,其中以过敏性休克最为严重,可导致死亡。

(2)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 reaction):由于先天遗传异常所致患者对药物产生的遗传异常反应。可表现为对低剂量药物有极高的敏感性,如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者或红细胞谷胱甘肽酶缺乏者服用有氧化作用的药物如磺胺等就可能引起溶血;也可表现为对大剂量药物极不敏感,如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的受体变异者对华法林的抗凝血作用耐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