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构成了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的生物学基础和三个基本环节,缺乏任何一个环节,新的传染就不可能发生。
(一)传染源
传染源(source of infection)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传染病患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1.患者(patient) 是重要的传染源。因为患者的体内往往有大量的病原体,而且某些症状也有利于其向外扩散,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消化道传染病患者通过呕吐、腹泻等排出大量病原体。
2.病原携带者(carrier) 指没有临床症状而能排出病原体的人。病原携带者分为以下三类。
(1)潜伏期病原携带者(incubatory carrier):指在潜伏期内排出病原体的人。可见于白喉、麻疹、水痘、百日咳、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痢疾、霍乱、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等疾病。这类病原携带者多在潜伏期末排出病原体。
(2)恢复期病原携带者(convalescent carrier):指在临床症状消失后仍能在一定时间内排出病原体的人。见于白喉、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伤寒、痢疾、霍乱、乙型肝炎等疾病。临床症状消失后排出病原体不超过3个月者称暂时病原携带者(temporary carrier);超过3个月的称慢性病原携带者(chronic carrier)。慢性病原携带者往往具有间歇排出病原体的特征,单次检查病原体阴性不足以作为判定结果,管理不当,可引起疾病暴发和流行。
(3)健康病原携带者(healthy carrier):指未曾患过该病,却能排出该种病原体的人。这种病原携带者只能由实验室检验证实,见于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脊髓灰质炎、流行性乙型脑炎、乙型肝炎等疾病。健康病原携带者可能是隐性感染的结果,但隐性感染者不一定都能成为健康病原携带者。病原携带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携带者的类型、排出病原体的数量和持续的时间,更取决于携带者的职业、个人卫生习惯和活动范围等。如在饮食服务行业和托幼机构工作的人员携带病原体对人群的威胁较大。
3.受感染的动物(infected animal) 人类罹患以动物为传染源的疾病称为动物源性传染病(anthropozoonoses)或人畜共患病(zoonosis)。
动物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主要取决于人与受感染的动物接触的机会和密切程度、传播该病的适宜条件以及受感染动物的种类和密度等。
(二)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指病原体从传染源排出后,到侵入新的易感者之前,在外界环境中停留和转移所经历的全过程。病原体停留和转移必须依赖各种传播媒介或传播因素,所以也把传播途径看作传播因素的组合。常见的传播途径如下。
1.经空气传播(airborne transmission) 参见表13-1。
表13-1 传染病经空气传播的方式
2.经水传播(waterborne transmission) 参见表13-2。
表13-2 传染病经水传播的方式
3.经食物传播(food–borne transmission) 所有肠道传染病、某些寄生虫病及个别呼吸道传染病(如结核病、白喉等)可经食物传播。食物传播分为食物本身含有病原体和食物在不同条件下被污染两种情况,其流行特征:①患者有共同进食某一食物的历史,不吃者不发病;②如某种或某些食物被大量污染,则在用餐者中可呈暴发或流行;③停止食用该食物后,流行则自然平息;④一般潜伏期较短,且临床症状较重。
4.经接触传播(contact transmission) 参见表13-3。
表13-3 经接触传播的方式
续 表
5.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arthropodborne transmission) 参见表13-4。(www.xing528.com)
表13-4 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的方式
6.经土壤传播(soilborne transmission) 传染源的排泄物、分泌物或传染病患者及病畜的尸体处理不当,可使病原体污染土壤,易感者接触污染的土壤可感染某些传染病。常见于蛔虫、钩虫、鞭虫等肠道寄生虫病和以芽孢形式存在的病原体,如炭疽、破伤风、气性坏疽杆菌等引起的疾病。经土壤传播的疾病意义大小与病原体在土壤中的存活时间,人与土壤的接触机会以及个人的卫生习惯有关。
7.医源性传播(iatrogenic transmission) 指在医疗、预防工作中,由于未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人为地造成某些传染病的传播。常常由于器械消毒不严格,药品、生物制品污染,血制品污染引起传播。传播的主要方式如下。
(1)经医疗器械和设备传播:医疗器械消毒不严格,在使用过程中被污染都可以造成医源性传播。
(2)经血液及血制品传播:包括血清、血浆、全血及其他血液制品。经此传播的疾病主要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其中乙型肝炎和艾滋病是防制重点。
(3)经药品及药液传播:各种输液制品在生产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污染,多数微生物能在溶液中生长繁殖,从而造成医源性传播。
8.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 亦称母婴传播,指在受孕后及生产期间将病原体传给后代。该传播是孕妇与胎儿两代之间的传播,包括三种方式(表13-5)。
表13-5 垂直传播的三种方式
(三)人群易感性
易感者(susceptible)指对某一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人群易感性(herd susceptibility)指人群作为一个整体对传染病的易感程度,其高低取决于易感人口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所占的比例。人群易感的程度与易感者在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成正比,易感者越多越易于传染病的发生及传播。人群免疫性(herd immunity)指人群中免疫人口占全部人口的百分比。群体免疫水平与人群易感性成反比。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易感性高,则传染病容易发生、传播和流行。因此,可以通过改变人群的易感性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1.人群易感性升高的因素
(1)新生儿的增加:出生后6个月以上未经人工免疫的婴儿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是传染病的易感者。
(2)易感人口迁入:大量非流行区居民进入流行区,使流行区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3)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大多数传染病在感染或人工免疫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水平会自然下降,成为易感人口,使人群易感性升高。
(4)免疫人口的迁出和死亡:使人群易感性相对升高。
2.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
(1)计划免疫:按免疫程序对易感儿童进行预防接种或对其他易感人员进行预防接种,使之获得特异性免疫力,可使人群的易感性降低。
(2)传染病流行:一次传染病流行后,总会有相当数量的易感者因为已感染而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从而使人群的易感性降低。
(3)隐性感染:易感者获得隐性感染后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使人群的易感性随之降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