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体
病原体(pathogen)指能引起宿主致病的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螺旋体、真菌和寄生虫等。其特性如下。
1.传染力(infectivity) 指病原体在易感宿主体内定居与繁殖,并引起感染的能力。可用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来表示病原体的传染力,即当易感者暴露于一个传染病患者后,在一定时期内发生感染的频率。麻疹、水痘的续发率强,风疹、腮腺炎中等,结核较低。
2.致病力(pathogenicity) 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后能引起疾病的能力。狂犬病病毒、水痘病毒的致病力接近100%;结核杆菌、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力仅1/1000~1/300。
3.毒力(virulence) 指病原体引发疾病的严重程度。可用重症患者和死亡者在有临床症状者中的比例表示,也可用病死率表示。狂犬病病毒、结核杆菌的毒力高;脊髓灰质炎病毒中等;麻疹、风疹、水痘、感冒病毒等的毒力较低。
4.病原体的抗原性(antigenicity)或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指病原体在宿主体内引起特异性免疫的能力。由于病原体在宿主体内繁殖的地点及分布不同,产生免疫原性的强弱就不同,如麻疹病毒经血循环在宿主体内许多部位繁殖,其产生的免疫原性强而持久;而流感病毒在气管支气管的上皮内繁殖,产生的免疫原性相对较弱。
5.病原体的变异性(variability) 变异是生物的共性,与流行病学有关的变异如下:
(1)抗原变异(antigen variation):病原体基因突变所致,如A型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神经氨酸酶和血凝素不断地变异,当发生大的变异后形成流感病毒新的亚型,人群对其无免疫力,容易形成世界性的大流行。
(2)毒力变异(virulence variation):病原体在自然界循环过程中,有的株毒力增强,而有的株毒力减弱甚至消失,人类利用无毒或弱毒株来制备疫苗(如卡介苗等)预防传染病。
(3)耐药性变异(tolerance variation):指原来对某种化学药物和抗生素敏感,而经过一定时间后变得不敏感甚至无效的现象。这种耐药性变异可能通过遗传物质传给后代,也通过微生物共生现象转移到其他微生物。
6.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pathogenspecific location) 病原体经一定的门户侵入宿主后,在某些器官或组织中生长繁殖良好,这些器官或组织称该种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也就是说不同的病原体要经其特定的门户侵入,到达特异性定位组织,才会引起传染。
(二)宿主
宿主(host)指能给病原体提供营养和场所的生物,包括人和动物。有些病原体(如伤寒杆菌、痢疾杆菌、麻疹病毒等)只感染人,预防和控制的工作对象也仅限于人类;有些病原体可能有许多宿主,如狂犬病病毒可寄生在狗、狼、猫等动物体内,森林脑炎病毒可寄生于许多啮齿类动物,布尼亚病毒可寄生于节肢动物(如蚊、蜱等)。宿主不只是被动地接受病原体的损害,而且具有主动产生抵制、中和外来侵袭的能力。如果宿主的抵抗力较强,病原体就难以侵入或侵入后迅速被排出或消灭。
宿主排出病原体的方式有多种。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和血液(吸血昆虫叮咬)。其排出途径决定于侵入门户、病原体的特异性定位和可能的传播条件。如消化道传染病定位于肠道,可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媒传染病的病原体定位于血液,可经吸血昆虫传播使病原体离开宿主。
(三)传染过程
传染过程(infection process)亦称感染过程,指病原体侵入机体并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传染过程是在个体中发生的,是一种纯生物学现象。由于病原体的传染力、致病力、毒力以及机体的免疫力不同,传染过程可有不同的表现,机体对病原体反应的轻重频率称为感染谱,又称感染梯度(gradient of infection)。
1.感染谱(spectrum of infection) 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类。
(1)隐性感染(inapparent infection)为主:传染的结局只有小部分感染者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大部分表现为不显性感染,严重的和致死性病例更属罕见。此种感染状态称为“冰山”现象(iceberg phenomenon),常见于致病力弱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及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2)显性感染(apparent infection)为主:多数感染者有明显的症状和体征,隐性感染只占小部分,极少见重症患者和死亡的情况。常见于致病力强而毒力弱的水痘、麻疹等疾病。(www.xing528.com)
(3)死亡结局(death)为主:感染者的大部分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且病情重,病死率高。如毒力强的狂犬病等。
2.感染(infection)类型 感染指病原体与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病原体入侵机体,突破防御功能,生长、繁殖,引起病理生理变化。
(1)首发感染(primary infection):人体初次被某种病原体感染。有些传染病很少出现再次感染,如麻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
(2)重复感染(reinfection):人体在被某一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次被同一种病原体感染。常见于血吸虫和钩虫病等。
(3)混合感染(coinfection):人体同时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病原体感染。较少见。
(4)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人体在被一种病原体感染的基础上再被另外的病原体感染。临床多见,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重叠戊型肝炎病毒感染。
(5)继发感染(secondary infection):在重叠感染中,发生于原发感染后的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毒性肝炎继发细菌、真菌感染。
(四)传染病的病程
可分为潜伏期、临床症状期和恢复期。由于传染源在各期是否排出病原体及排出频率和数量各不相同,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也就不同。
1.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指自病原体侵入机体到最早出现临床症状这段时间。不同的传染病其潜伏期的长短各不相同,主要与病原体在机体内繁殖的时间有关;同时也受病原体的数量、定位及其到达定位器官的途径等因素的影响。同一种传染病不同病例潜伏期亦有所差异,且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潜伏期的流行病学意义如下。
(1)潜伏期长短可影响疾病的流行过程。潜伏期短的疾病流行趋势往往十分迅猛,很快即达高峰;而潜伏期长的传染病流行持续时间较久。
(2)根据潜伏期可判断受感染的时间,从而追溯传染源并确定传播途径。
(3)根据潜伏期确定对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期限,一般按平均潜伏期加1~2日。
(4)根据潜伏期确定免疫接种的时间。例如麻疹接触者只有在潜伏期最初5日内进行被动免疫效果最佳;狂犬病潜伏期较长,被猫或狗抓伤或咬伤,应尽早接种狂犬疫苗。
(5)根据潜伏期可评价某项预防措施的效果。对传染病采取措施后,经一个潜伏期再观察患者数的变化方能评价该措施的效果。
2.临床症状期(clinical period) 有症状和体征的时期是传染性最强的时期。许多传染病的危害性随病程的发展而加重。重症患者所排出的病原体量较大,轻型患者排出量较小。此外,患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仅取决于所排出的病原体量的多少,而且依赖患者的行为特点。例如,重症患者即使处于隔离条件下也难以完全杜绝向外传播的可能性;轻型或非典型患者往往不加隔离,可以自由活动,故流行病学意义较大。个别轻型患者由于从事餐饮服务行业或托幼机构工作而导致疾病在该单位暴发或流行。结核病等具有慢性临床过程的患者,由于持续排出病原体,因而对周围健康人群威胁时间延长。
3.恢复期(convalescent period) 机体的各种损害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临床症状消失,免疫力开始出现的时期。这时体内的病原体被清除,一般无传染源作用,但乙型肝炎、痢疾、伤寒、白喉等患者仍然可排出病原体,部分成为慢性病原携带者。有些疾病排出病原体的时间很长,甚至终身作为传染源,如部分伤寒病例可成为慢性带菌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