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医学第3版: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预防医学第3版: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类。其主要有害因素如下。这些不良的物理因素可对人体产生危害。缺乏应有的卫生防护措施:生产环境中缺乏必要的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备,造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对生产环境的污染。在实际劳动生产中,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如金属冶炼工人同时接触高温、噪声、一氧化碳和金属烟尘等,这些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产生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程度。

预防医学第3版:职业性有害因素及其危害

在生产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可能危害职业人群健康和影响劳动能力的不良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occupational hazards or occupational harmful factors)。职业性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工艺过程,指用特定的方法将各种原材料制成各种成品的全过程,包括原材料的生产、运输和保管、生产准备工作、毛坯制造、零件加工、产品装配、调试、检验和包装等。其主要有害因素如下。

1.化学因素(chemical factors) 常见的化学性有害因素包括生产性毒物和生产性粉尘。生产性毒物主要包括金属及类金属(如铅、汞等)、有机溶剂(如苯及苯系物、正己烷等)、刺激性气体(如氯、氨等)、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氢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高分子化合物(如氯乙烯丙烯腈等)和农药(如有机磷农药、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等)。生产性粉尘主要包括无机粉尘(如金属性粉尘、矿物性粉尘等)、有机粉尘(如动物性粉尘、植物性粉尘等)和混合性粉尘(如煤矽尘等)。它们以多种形态(固体、液体、气体、蒸气、粉尘、烟尘或雾)存在,可来源于生产原料、中间产品、辅助材料、成品、副产品及废弃物等。大多数有毒物质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还可以经皮肤、消化道进入体内。

2.物理因素(physical factors) 在生产过程中若产生大量热能和水蒸气,可形成高温、高湿环境,如纺织和印染车间等;潜涵、高压氧舱作业可致异常气压环境;另外还包括生产作业过程产生的噪声、振动、电离辐射(如X射线、γ射线等)及非电离辐射(如紫外线红外线射频辐射、激光等)。这些不良的物理因素可对人体产生危害。

3.生物因素(biological factors) 生产原料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如炭疽杆菌、森林脑炎病毒,以及病原生物对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性感染等。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劳动过程,指人类通过有目的的活动,使用劳动资料改变劳动对象,创造使用价值的过程。涉及劳动组织、生产设备布局、作业者操作体位和劳动方式,以及智力劳动、体力劳动及其比例等。其主要有害因素如下。

(1)劳动强度过大:劳动负荷超过劳动者承受能力,造成机体的损伤及精神心理紧张。

(2)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易造成生产性事故。(www.xing528.com)

(3)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屏作业者的视觉紧张和腰背肌肉紧张,钢琴演奏家和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手指痉挛和腱鞘炎等。

(4)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姿势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如计算机操作人员、流水线工作人员因座椅不舒适产生颈、肩、腕损伤;长期站立、行走引起下肢静脉曲张和扁平足。

(5)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烟或过量饮酒;缺乏体育锻炼;违反安全操作规范和忽视自我保健。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指生产作业的环境条件,包括室内作业环境和周围大气环境,以及户外作业的大自然环境。其常见的有害因素如下。

(1)自然环境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高原环境的低气压、深井的高温高湿等。

(2)厂房建筑或布置不合理、不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如厂房面积不足、机器设备安放过密、通风不良、采光照明不足等。

(3)缺乏应有的卫生防护措施:生产环境中缺乏必要的防尘、防毒、防暑降温等设备,造成生产过程中有害因素对生产环境的污染。

在实际劳动生产中,多种职业性有害因素往往同时存在,如金属冶炼工人同时接触高温、噪声、一氧化碳和金属烟尘等,这些有害因素对职业人群健康产生联合作用,加剧了对劳动者的健康损害程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