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养,简单地说就是指人的知识水平、内在品质。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在构筑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言文记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汇集了本民族文化中种种最基本的知识,涵盖了传统的道德文化、礼仪文化,有传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中华民族传统的精神、品质。
(一)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很多学生盲目追崇西方文化,未能清楚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民族自豪感更是无从谈起。对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辉煌成就和古代仁人志士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精神的学习,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信心。选入课本中的文言文蕴含着大量体现民族精神的经典文章。历朝历代,特别是当国家、民族遭到外来势力的侵略,处于生存危机之时,大批仁人志士应时而生。其中,既有横刀立马的将军,也有慷慨激昂的书生,更有来自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离骚》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一生历经艰难,“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即使在被流放的途中,其“眷顾楚国,心系怀王,其存君兴国之志”也跃然纸上。虽然不能以身报国,但也绝不苟且偷生,而以满腔热血来坚持真理、反抗黑暗,以死亡来实现自己与国家共存亡的爱国理想,以死亡来表现自己正直无私、绝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洁品质,体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不讲个人荣辱,以国家利益为重,对廉颇的挑衅与傲慢宽怀忍让,最后廉颇“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两人成为好友,体现了宽容博大的民族精神。《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时,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一人来至秦国,察言观色、巧言辞令,却又不失祖国尊严,最终使秦王班师,体现了勇敢机智的民族精神。此外,教材中的文言文还蕴含着诸如民贵君轻的民本主义思想、注重人格修养的道德精神等诸多民族精神资源。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挖掘,让学生在学习中受到陶冶、教化,民族精神得以渐渐培养。
(二)文言文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人生价值观影响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观念,支配人的行为方向,也是影响整个民族、国家行为选择的重要力量。而中学阶段,正是学生自身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并逐渐确立的关键时期。语文教育较其他学科具有更强的人文性,肩负着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的重任,文言文教学自然也承担着这一任务。文言文中包含的价值观主要指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与西方侧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不同,更注重于整体主义。在古人看来,个人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在一生中所建立的功业、所获得的名声,文言文中更多地强调对国家、民族、家庭的责任,如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又如,《左忠毅公逸事》中的左光斗为政敌所害,身陷牢狱,遭到酷刑拷打,已经是“面额焦烂不可辨,右膝以下筋骨尽脱”,但此时此地他考虑的不是个人,而是“国家之事糜烂至此……天下事谁可支柱者”,体现了我国古代社会淡化个人、强化群体的人生价值观。在文言文中多次颂扬坚强不屈的人生观,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有力地突出了荆轲义无反顾的刚毅性格和英雄气概,事败还能“倚柱而笑,箕踞以骂”,则把荆轲凛然无畏的性格刻画得淋漓尽致;宽以待人的人生观,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感动了廉颇,相信这种待人的宽大胸襟也应是当下学生人生观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吸收积极思想,陶冶高尚情操,为个人正确人生价值观的确立做出指导。
(三)文言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www.xing528.com)
中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加强传统美德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还能推动中华传统美德的颂扬,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民族凝聚力。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中的文言文作品,展现和讴歌了我国古代社会各个阶层人民的美好道德传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有利材料。
第一,诚实守信的精神。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基本准则,是在人际交往中实现关系和谐的重要条件,是个体取信于他人的必由之道。通俗地讲,就是要做到言而有信,尤其是与朋友保持长期的友好相处的首要前提。曾子在《论语十则》中提道:“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古人对诚信道德的重视促使其每日三省,也许我们还做不到这样的勤勉,但至少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诚信原则的重要性,并在日后的为人处事中能躬勉自身。商鞅为求变法成功,在都城南门立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许诺能将它扛到北门去者赏黄金十两,开始自然没人相信这是真的,直到商鞅把赏金提到五十两时,一个壮汉把木头扛到了北门,商鞅当场赏了他五十两黄金。从此,为商鞅展开变法奠定了群众基础。又有曾子烹彘的故事。曾子妻在哄孩子时无意地哄他说给他杀猪吃,结果曾子为了妻子这一句话真的为孩子杀了猪。这教育天下父母,一旦对孩子许下承诺,就一定要兑现诺言,曾子亲自对孩子做出了诚实守信的榜样。
第二,朴素节俭的精神。所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勤俭节约自古至今都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的良好传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当念物力维艰”,古人在这方面给我们做出了良好的示范。比如,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中,通过不同时间段人们的风俗对比,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表明自己倡导勤俭节约的观点,批评当时社会讲究奢侈浪费的不良风气,警示后人要继承先人崇尚朴素节俭的良好品德。又如,唐宋文豪苏轼悬梁挂钱的典故,说的是苏轼为官四十载,清廉为政,被贬黄州后,由于俸禄骤减,生活上多少有些入不敷出。于是,苏轼将自己的所有积蓄分成12份,作为一年12个月的费用,又将每一份分成30小份,将其挂在房梁上,每天取一小份,计划使用。
第三,勤奋学习的精神。业精于勤,荒于嬉。历代文人学士皆以勤学为本,是因这是安身立命之根本,是成就功业之途径,也是提升自身素养之唯一方式。文言文中包含丰富的古人勤勉为学的史实,是对当下学生进行勤学教育的一个绝好的材料。比如,晋代车胤囊萤映雪、匡衡凿壁偷光,还有王安石《伤仲永》中的方仲永凭其天资过人而不勤学,最终落的平庸无奇,白白浪费了一副好脑袋,更是从反面证明了勤学的重要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