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古文学批评中的抽象意境赏析:诵读法的重要性

中古文学批评中的抽象意境赏析:诵读法的重要性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惯以抽象的含混的词语来评析,诸如“风骨”“气韵”“温柔敦厚”“典丽喬皇”等,这些意味的了悟赏析除了在语言、章句转折衔接等下功夫外,还可以通过诵读法来达成。除了上面提到的从语言、章句结构等的鉴赏外,还有便是诵读了。诵读之于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及文章的谋篇布局、辞彩等作用可见一斑。不论讲究何种教学方法,诵读都应该得到重视。这样,此二者的诵读重点就更有倾斜及效果。

中古文学批评中的抽象意境赏析:诵读法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惯以抽象的含混的词语来评析,诸如“风骨”“气韵”“温柔敦厚”“典丽喬皇”等,这些意味的了悟赏析除了在语言、章句转折衔接等下功夫外,还可以通过诵读法来达成。朱自清在他的《经典常谈》中说过:“文言文和旧诗词等,一部分的生命便在声调里;不吟诵不能完全领略它们的味儿。”这个“味儿”其实就是语言文字组织成文给人的感官认知,即所谓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个感官认知即文章整体的体貌风格,它也完全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不过那种感觉很微妙,难以言说清楚。除了上面提到的从语言、章句结构等的鉴赏外,还有便是诵读了。中国古代文学的“言为心声”的这种自我生命的扩张,不仅需要读者抽象的思考思辨,还需要读者通过自己的声音口吻来获得如临其境的感受。梁实秋在《散文的朗诵》一文中也提到过:“像贾谊的《过秦论》,从一开端‘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起,波澜壮阔地推论下去,直到最后‘……夫作难而工庙堕,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真是痛快淋漓,大气磅礴……而且古今至文,熟读之后,我们作文虽不必套用它的笔调,其起承转合的章法,摅词摘藻的功夫,是永远值得我们参考的。”诵读之于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及文章的谋篇布局、辞彩等作用可见一斑。所以说,掌握作品的内在蕴含,可以尝试诵读法来披情入文,由文而对情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诵读对语感的培养等都大有深意。

一般认为,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题中之义。不论讲究何种教学方法,诵读都应该得到重视。诵读法作为文言文学习的传统方法,通常被误认为就是让学生死记硬背,一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法。其实,细加分辨可以发现,诵读可视作一种手段。它是为达到某种教学目的而设置,譬如描绘风景处的诵读体味是为获得身临其境般的审美感受。另外,诵读其本身就是教学目的,只为得到一种听觉上的审美体验,又或者二者皆有,像诗歌的歌吟。诵读法在文言文文体教学中,主要是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而不是教学结果。这主要是因为有些韵文写作本身就注重声音的韵律,典型的如骈体文滕王阁序》中“冯康易老,李广难封”(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敢竭鄙诚,恭疏短引”(仄仄平平,平平仄仄),“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等。骈体文的特色就是四六相对,平仄相对,既有视觉上的对称美,也不乏听觉上的美感。而且,骈体文惯于用典,使文章情感含蕴有味。骈体文文思之优美,辞藻之华丽,如果不诵读体会,那么对骈体文的学习多半只能落于清汤寡水的“看”。“看”四六对,“看”事义用典,独缺少了诵读的那份审美体验。这些在辞赋文体类中都是,所以说韵文类的诵读,也是文体本身特质的一个表现,尽管今日之声韵与古时的声韵有着时代的距离。因此,《滕王阁序》在题材内容上分是序跋一类文章。如果教学时意在文章内容的理解掌握,诵读就是一种教学方法。但如果教学时意在学生对骈体文的审美体验,那么诵读——视听上审美体验——就是教学目的而非手段了。(www.xing528.com)

不同文体的诵读侧重也有不同。史传文中的叙事一类侧重事件的戏剧变化、情节发展,记人一类则较多关注于人物的相关描写,如动作、神态、语言等。这样,此二者的诵读重点就更有倾斜及效果。议论文写作,古人多追求文势、气势,且其逻辑说理的思维清晰有力,而重情感表达的山水游记等的,则更在意文思的流畅、情感的流露,故二者在诵读时一个注意文势的表现,读中有思,另一个则要注意感受风景画面的美感,读中带情。其他各体不一,都要注意结合文体及其本篇目具体的艺术表现。我们说相对于骈体文的散体文,它虽然音节上没有整饬的平仄相对,但整个观看,哪一类文体的作品在谋篇布局上都很值得推敲琢磨。对这些文章的诵读吟咏,就很能够随着作者的情丝、思维流动而去捕捉课文的行文结构与行文之美,是视听与思想思维的双向运动。例如,《兰亭集序》中,写“集序”的缘由(时地人)、成书过程(宴会觞咏,各畅悠情)、本书意义(读者能同作者一样于生死有所感),诵读时可以随着作者体会优美环境下的欢愉。而王羲之笔锋自宴会一时快乐至身的畅快,思及所乐寄托方式的不同,却同时对于“老之将至”无可奈何,即由宴会之乐,因事即至情理,涌起对生死的思考,从而引起读者对此的感触。这样在诵读中,学生也能够加深自己的情感体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