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优教法:利用资源培养高中文言文思辨能力

优教法:利用资源培养高中文言文思辨能力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的确,蔺相如在朝堂上斥责秦王无信用且轻慢,并要求他稍做正式地交换和氏璧。“完璧归赵”发生的这一年,秦王42岁,在位已经23年,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君王了。思辨由此句展开。倘若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态度转变,那么这对于学习《赤壁赋》来说则是一项重要的思辨内容。教师可以展示苏轼对生活的态度,用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辨由此得到延伸,使学生今后能够以豁达淡然的理性态度对待自己的顺境和逆境。

优教法:利用资源培养高中文言文思辨能力

(一)全面深析教材中的思辨资源

1.从人物矛盾处思辨

有些文言文可以从人物形象矛盾处进行思辨,通过对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探究可以使读者更好地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和性格特征,对于复杂情节的理清也有一定的帮助,从而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作品的价值意义。

例如,于党绪老师指出在执教《廉颇蔺相如列传》时提出不要忽视对“秦王”人设的分析。在文本中,他是一个模糊的人物形象,容易被人忽视,因此教师在教授此课文时可以依据时间的把控与思辨延伸的程度酌情对他的形象进行辨析。否则,那个片面化的秦王,必然也会导致我们对蔺相如的整体理解出现偏差。我们都可以在文章中显而易见地看出秦王的人设确实有些怯懦与胆小。倘若有学生对其形象提出不同的见解,我们教师不要着急否定,可以鼓励其大胆地去质疑,结合相关文献并在可控的课堂时间里进行思辨。的确,蔺相如在朝堂上斥责秦王无信用且轻慢,并要求他稍做正式地交换和氏璧。然而,面对有点咄咄逼人的蔺相如,秦王的表现并没有恼羞成怒,反而答应了蔺相如。而出乎我们意料的是,等到秦王设好了交换和氏璧的场景后,蔺相如却已经派人带着和氏璧匆忙逃回了赵国。由此观之,倒是蔺相如自己不讲信用。我们不妨站在秦王的角度去想,秦王该不该暴跳如雷?倘若我们对秦昭襄王没有了解,就很容易推断出秦王“外强中干”。然而,历史上的秦昭襄王绝非如此。“完璧归赵”发生的这一年,秦王42岁,在位已经23年,可以说是一个成熟的君王了。难道区区一个蔺相如,而且还是政治“首秀”,就让他节节败退、如此狼狈吗?显然,这不合乎常理。在教师看来,秦王在蔺相如面前所表现的虚弱只是表象,他压根儿就没想与赵国交战。因为一个好的君王是不会随便用战争来开玩笑的。试想,倘若秦王是个平庸的君王,或者他已经动了交战的心,那么区区一个蔺相如岂能成为他的阻碍?况且蔺相如还骗了他,这等于给了他杀人灭口的机会。这样的矛盾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理解襄王形象。他始终处于居高临下的心理:任凭你蔺相如怎样挑衅,我自岿然不动。思辨在这里可以得到进一步延伸。在如此主题开放和谐的文言文授课环境中,教师只有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鼓励学生个性化、多元化地去解读文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不要求唯一的答案,并在情感上与学生有所交流,才能真正实现师与生共同成长。

2.从语句间的矛盾处思辨

于漪曾认为:“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劝学》中的中心论点句是“学不可以已”。学习本可以人为停止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学习不可以停止?思辨由此句展开。作者在论证过程中采取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两种方法进行说理,使得整篇文章逻辑严密、语言富有雄辩力。《劝学》中的喻体都是非常浅显易懂的类比之物,如蚯蚓螃蟹,教师可以通过这些类比之物来启迪学生思考学习专一的重要性,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中所揭示的深刻道理,即学习是需要坚持终身的,是不可以停止的。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在本文的论点处进行思辨,由浅入深地去分析作者是如何在议论的基础上进行说理,并在说理中将“学不可以已”的观点由浅入深地层层渗透。

离骚》中有这样一处写道:“虽九死其犹未悔。”那么,教师便可以在此关键句处引导学生思辨屈原宁死不屈的做法到底值不值得,思辨由此得到延伸。文章中所渗透的思想从古代延伸到现实,对学生今后树立正确的三观起到了一定的引导作用。我们在学习《离骚》这篇文章时应紧扣住作者层层的议论铺垫下所抒发的强烈情感。文章共分为三层:第一层讲述屈原被贬的原因;第二层谈到他受朝中小人污蔑以及君王对其的不信任;第三层则是屈原由此表明决心,宁死不与小人同流合污。作者层层铺垫、层层深入,最后表明自己要追随圣人的诚挚态度。教师在讲授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在对本文的议论抒情处进行思辨,一步步地去分析作者是如何在议论的基础上进行抒情,最终理解作者“无悔”的深层原因。同时,使学生明白这样写的好处在于既可以使抒情有议论点支撑,又可以在抒情中给人一种情感由弱到强的递进感。那么,他们在今后的文章阅读、议论写作或是为人处世中就会更加注重说理、层层递进的方法技巧以及情感表达的真挚性。

鸿门宴》的文章结尾处范曾说道:“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那么,范增明明是项羽最有力的谋者,究竟为何会得出如此丧气的结论?教师可以从此处切入去引导学生思考项羽如何失天下,刘邦如何夺天下,进而对二者的人物形象进行更深刻的思考。

师说》在第一段中写道:“古之学者必有师。”那么,作者语气为什么这么肯定?作为一名学者,没有教师不行吗?由此关键句展开,引导学生接下来对从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行思辨。而这整个思辨的过程便是激发学生智慧的过程,更是开启学生思维的过程。

3.从哲理处进行思辨(www.xing528.com)

有些文言文富有哲理,演奏着思辨的乐章,并且带有很强的育人性,其中蕴含的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他们今后能够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困境。

学生应该在学习中获得思维的启示,明白人生的哲理。在这充满哲理的文章创作过程中,诗人也试着一点点转换自己的消极情绪。倘若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态度转变,那么这对于学习《赤壁赋》来说则是一项重要的思辨内容。学生对诗人情感的解读过程,是启发其思维的过程,也是深析主旨启示的过程。教师可以在文章总结时这样启发学生进行思辨:“你是否理解苏轼在文中体现出的人生态度?”诗人以水和月亮为例,“月亮尚有阴晴圆缺”,诗人便由此解释了生命的哲学变化和意义,从而明白了道教对生活泰然自若的态度。最后,诗人通过对变与不变进行理性思辨之后,释怀了悲情,转悲为喜。教师可以展示苏轼对生活的态度,用以启发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辨由此得到延伸,使学生今后能够以豁达淡然的理性态度对待自己的顺境和逆境。

学生在学习《游褒禅山记》时,可以在文言文哲理处的深析中获得思维的启示,明白人生的哲理,进而树立严谨的做学问态度,收获坚持不懈的成功品质。作者王安石游褒禅山,这本是一次出游经历,作者却由此悟出了人生哲理。作者在文章中认为游人必须“尽吾志”方可全力以赴。学者做学问研究时必须做到“深思而慎取”,由此使思辨得到进一步的深析。本文以游山为引,指出无论求学还是立事业,都必须具有顽强的精神品质,在态度上做到“深思而慎取”。教师可以从此处作为思辨点让学生反思自己平时散漫、不认真的求学态度,并以此激励他们做学问时要做到认真、谨慎、全力以赴,真正体现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要求。

教师在教授《兰亭集序》时,可以引导学生从生与死哪个更有意义的角度进行哲学思辨。东晋时期名士风流,他们有着消极的思想、无为的行动,像浮萍般无所依。即便死了,也无所畏惧。死也是生,生也是死,正是所谓的“一死生”“齐彭殇”。有的人生得窝囊,有的人生得意足;有的人死得微不足道,有的人死得异常伟大。因此,生与死怎可等同呢?而作者这样写,则表明他看重生与死。他是想借此告诫那些名士珍惜时间与生命。这显然是批判当时士大夫阶层以及他们的虚无主义。那么,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死的意义作为背景让学生巧于思辨,还可以结合毛泽东题写的名句“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来给学生灌输真正意义上的生死观,让学生趁着青春年华去做一些像强身健体、刻苦钻研等有益于学习的事情,不要浪费宝贵的生命。这样,这篇《兰亭集序》的授课意义便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使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真正体现出高中语文核心素养中的要求,确保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更具深刻性、批判性和独特性。

(二)巧妙引入课程外的思辨资源

文言文内容的拓展是指教师将思维的触角延伸到文本之外,用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学会全面地思考。然而,有些含义深刻的文言文篇目,若仅仅从教材着眼,学生难以深化思辨,加之高中生正处于思维不断发展的阶段,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对文言文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化,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陶行知是著名的教育家,他认为“生活即教育”,这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都可以成为提供教育的资源。因此,我们应注重学生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学校也可以组织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并指导学生多读一些名著。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课本所学知识来引导学生认识和观察生活中的真理,并记录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体验,记录学生的真实感受。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鸿门宴》的思辨内容主要是从人物比较的角度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因此需要从整体上理解人物,客观评价“刘邦、项羽谁才是真正的英雄”。为此,教师需要扩展文本中的内容,同时也可以补充关于同项羽有关的巨鹿战役以及吴江自杀事件的资料。教师还可以在执教《鸿门宴》时,推荐学生读与项羽有关的诗词故事,如唐代杜牧的《题乌江亭》、南宋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咏项羽》等。学习《鸿门宴》前,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对《史记》中的《高祖本纪》《项羽本纪》等篇目进行阅读,以获得与文本同时期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物特点。这样,通过比较可以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整体认识,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鉴赏能力、问题探究能力和思辨能力。又如,教师可以在对《荆轲刺秦王》导入时配以骆宾王的《易水送别》中的诗句“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这可以让学生主动地去想象荆轲英勇踏上复仇之路的场景,从而更好地分析理解人物的主要形象和主要精神,并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文章的主旨,学习主要人物的宝贵品质。

《先秦诸子选读》一文中的逻辑十分清晰,结构相当严谨。那么,我们就可借鉴这些结构严谨的篇章来训练学生的思辨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立足教材文本,对这些文章采用思辨性阅读教学的方式,由此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指导学生将知识成功地迁移到学习乃至生活当中去。总之,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引导使学生去感知、梳理文章的思维脉络,分析并归纳其涉及的思辨方法。又如,教师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时,传统教法就是针对重点字词句进行相关翻译、整理等,但是其实还可以将其置于由内向外的开放性的教学情境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查找课外相关内容,观看相关影视作品,把它编成课本剧,或是放到语境中去理解等。再如,教师在讲授《张衡传》时,可以在课外选取《屈原列传》并与之形成对比阅读。高中文言文的课外拓展阅读既加深了高中生对文章思想内容的认识,又实现了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将思辨贯穿于日常的学习中、生活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