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夯基础优教法: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应用

夯基础优教法: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应用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翻转课堂应用于文言文的课前准备策略1.文言文自主学习任务设计策略传统语文课,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会强调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的预习。其实不然,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可以联系现在的更多。

夯基础优教法:高中文言文翻转课堂应用

(一)翻转课堂应用于文言文的课前准备策略

1.文言文自主学习任务设计策略

传统语文课,尤其是文言文教学当中,教师会强调学生在课前对学习内容的预习。所谓“带着问题来听课”,学生对文言文的预习一般都是以课后注释为辅助,进行简单的翻译,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学习是没有教师指导的,而且预习一般都是在家里,也没有同学去交流探讨,所以预习效果不佳,久而久之,大部分学生变得不愿意预习。而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任务较传统的预习有一定的先进性,它是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有任务驱动地预习,课前教师将学习任务单给学生,学生根据学习任务单,通过视频学习新知识,完成测试,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请教教师、同学,于是自学得到了有力的保障。另外,学生将自己做的测试提交给教师,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反馈安排课堂活动,这样的课堂教学会更具针对性。

文言文翻转课堂自主学习任务单为载体帮助学生预习重点、难点和需要事先学习的内容。对于学习任务的设计,笔者以自己执教过程中的一篇课文《烛之武退秦师》为例,主要有以下四点需要注意。

(1)基础知识是任务单的核心部分

自主学习任务单要在观看微视频之前发给学生,使学生明确要观看微视频的内容、目的、听课的重点、基本知识点、教师对知识的点拨、知识框架结构等。因为是在课前由学生自主完成,所以教师在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分析学生在哪个高度,“跳起来”能触摸到哪个高度。总的来说,任务单应该以简单为主,同时提供一定的帮助。

在《烛之武退秦师》一课中,烛之武劝说秦国的“说辞”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但文言字词的障碍却阻碍了学生对“说辞”的品位,所以首要之处便是要求学生掌握重点的字词,如“越过以鄙远”“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等句的意思,教师可设计任务,即绘制出秦、晋、郑的地理位置图,让学生通过绘制位置图,有助于学生记住文言字词。

对于重要的知识点,教师完全可以设置成填空的形式,从结构和细节入手,让学生对内容做简单的把握。学生结合视频学习的时候,其实也是将新知识与旧知识关联的时候,填空题有助于学生激发思维。然而,对于重点内容,则可以以思考题的形式出现,学生在观看微视频时可以思考,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在线进行交流沟通与讨论分析。

(2)任务单设计应该有阶梯性

任务单的内容应该以基础知识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任务单就只能设计简单的文言字词、语法,以及结构等。高中生还处在比较感性的阶段,一味地设计简单的识记性的问题,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没有挑战性,这样自主学习不但达不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还会影响到课堂活动的展开。所以,一定要注意的是,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有梯度性,由易到难,引导学生去挑战自己。

根据布鲁姆学习层次分类法,学习中最底层的是“识记”。在文言文教学中,处于最底层且最基本的便是文言字词、句式的理解与记忆,它是最基本和最关键的,所以在学习任务设计时,教师必须考虑到每一节课的重点字词、句式等,同时在设计任务时多用“记忆、背会”等词来引导任务。在第二阶层即“理解”,需要学生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课文内容。比如,笔者在设计《烛之武退秦师》的学习任务时,有一项便是“用你自己的话来概括故事情节”,这是在学生掌握重点词语的基础上,对课文的理解与复述。作为阅读课,复述课文内容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设计这个层次的任务时,可以用“识别、描述、概括”等词语。在布鲁姆分类的第三层是“应用”,应用是指将所学内容与现实联系起来,分析、解决问题。很多教师比较困惑,作为理科的知识,可以应用到现实中,但是作为文科知识,尤其是距离现在有一定历史的文言文,联系实际应用似乎不太容易。其实不然,在文言文学习中,我们可以联系现在的更多。比如,在学习《孔雀东南飞》中对刘兰芝的外貌描写中用到的细描,教师可以设计让学生通过学习,用细描的手法来写人,这样的设计就是对知识的迁移利用,“解释、描述、运用、举例”等词语可以用于这一层任务的设计中。第四层是“分析”,在学生将学习内容进行应用后,需要分析它的特点、它与整体的联系。在上述例子中,学生除了会用细描来描写人物外貌外,还需要明白白描的特点,刻画人物的方法除了外貌描写外还有语言、肖像等,对于这些教师在设计课前任务时不能忽略。处于学习分类第五层的是“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简单的评价。比如,学生来反思自己对这种描写手法的应用究竟怎么样。最后一层是“创造”,教师可通过拓展阅读来激励学生,让学生进行比较赏析,或者写作训练等。

总之,文言文翻转课堂课前学习任务应该依照布鲁姆学习分类法,逐级设置任务难度,有时候需要简单的判断,或者选择、填空,有时候需要将比较困难的问题设为附加题,让学生去挑战。在学生理解识记文言文的“言”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到“文”的引领,如拓展阅读,艺术手法赏析、不同体裁的不同赏析方法等。

(3)任务应该与课堂活动相匹配

翻转课堂活动并不是孤立于课前学习的。课堂活动中,既要有解决学生课前困惑的活动,也要有展示学生课前学习成果的活动。这样,一方面促进学生课前学习能够更加积极,另一方面也是对学生自学的进一步检测和巩固。比如,不同体裁的文言文在阅读中要把握哪些内容?有哪些方法可循?像这样的任务,学生肯定会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查阅资料。但是,对于开放性的问题,学生的答案有可能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汇报展示。再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烛之武退秦的能言善辩,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谋士独特的风采,也许会请几位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演话剧。那么,在课前,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将原文改成剧本,以便跟课堂活动相匹配。

(4)任务完成情况需要建立合理的课前评价制度

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一定要建立合理有效的评价制度,否则,有可能会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得到相应的肯定和认可而不愿意进行课前自主学习,使得翻转课堂无法进行。另外,个别学生认为文言文课前学习完全没有必要,因为课堂上教师会讲到。遇到此类情况,教师除了强调课前学习与预习的差距之外,还要建立有效的评价制度,让学生在课前学习中得到满足,激励学生更进一步地学习。建立课前任务完成的评价制度有很多,比如经验值的积累,同样是根据布鲁姆认知分类的理论,学生在第一层的完成情况的分值设定应该高于第二层,以此类推,第六层的则可以以附加题的形式出现。同时,还可以是集体经验值,学生整个课前学习活动中小组内部的经验值是怎么样的,可根据学生反馈进行测评,高中生还是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会加强小组内部的合作、小组成员之间的督促,最后再将这些测评纳入学生整体成绩测评中,形成过程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以及综合评价。

2.文言文课前微视频制作策略

鹿文芝在《高中语文翻转课堂的实施与反思》文中论述翻转课堂的具体实施策略,具体分为两部分——课前主动学习与课堂积极交流。然而,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未有信息技术的介入,所以很难称得上是真正的翻转课堂。

学生在课前环节不是观看微视频后仅仅停留在简单的预习上,而是需要做大量工作以对所学内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教师必须通过积极有效的课堂活动,拓展加深学生的学习内容,以达到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的目的。所以,微视频必须简洁明了,方能体现其“微”的特点。同时,微视频必须要有一定的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自学的效果不亚于甚至要高于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效果。

在当前的大数据环境下,“华师慕课中心”“中国大学MOOC”以及网络上许许多多的微课视频,都为教师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教师不再为缺乏视频资源而担心,但如何从海量视频中找到最适合自己学生的切实有用的视频,成为考验教师信息素养与专业能力的难题。从理论上讲,与网络视频资源相比,教师分析学生实际情况,依据具体教学内容,参考已有现成素材,自己制作的微视频对学生而言更具适用性。下面将具体介绍两种微视频的制作策略。

(1)微视频形式的选择策略

目前,微视频的形式不是简单的计算机录屏的PPT的录制加音频,网络教学微视频的形式多种多样,如实地拍摄式微视频、演讲式微视频、绿幕抠屏式微视频、讨论课式微视频、采访式微视频、画中画式微视频、幻灯片动画式微视频等。这些形式的微视频,有的会出现一个教师,有的出现教师跟学生,或者教师跟同事等。这些视频的录制都需要依托于摄像机以及他人帮助才可以完成,相对于一直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说,有一定的困难。作为文言文教学,它的知识有一定的陈述性。同时,语文教学的鉴赏性要求一定要让学生去感悟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韵味。所以,笔者以为在确定文言文微视频形式时,教师应该多以“计算机录屏式、画中画式以及课堂实录式”为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课堂实录”并不是我们理解的简单的发生在教室中的教学活动,还包括一些类似于课堂教学的视频,如教师加白板、教师加黑板、教师加电子屏幕等。这些都是教师依托于计算机和幻灯片就可以录制的,操作相对简单,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视频时间长度最好在10分钟左右。这是微视频制作的基本要求,视频时间太长,毫无疑问呈现的知识就会越多,不够简洁明了,那么学生在观看这些微视频时就很容易分散注意力;反之,如果视频过于短小,低于5分钟,则会很难完整地展示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内容。因为文言文教学本身信息量大,如果视频太短,教学重点很难得到完整呈现,学生观看后的知识结构也就不能达到预设的水平。

(2)微视频内容的选择策略

文言文教学中的知识点比较复杂,除了常规的文言字词、特殊句式、题材、体裁外,还会有很多的古代文学特有的知识内容。像这种情况,也许一个微视频很难达到教学目的,所以就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微视频组合。有教师在设计《六国论》教学时,用了两个微视频,来分别讲解本课的作者、背景、个别字词以及分析《六国论》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文言文阅读来讲,明确主问题是相当重要的。因为教师往往需要在短短10分钟左右的微视频中,将学生需要掌握的内容都传递给他们,同时还必须要保持学生饶有兴趣地去观看学习。所以,精心取舍,找准主问题,以其为切入点制作,既能在有限时间内呈现教学内容,又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此外,在微视频的制作前期,内容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微视频内容一定要与学习任务单相结合、相匹配。有些教师在微视频制作过程中出现了一个误区——微视频将课文内容与学习任务单内容毫无关联,学生看完微视频不知道该重点把握什么,而学习任务单中遇到的问题跟困惑,在课前自学中得不到解决。教师应该明白:微视频一定要能够解决大量或者部分学习任务单中的学习任务,以达到课前学习知识的目的。

文言文的微视频内容就是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中触发其未知的知识,使学生觉察到自己并没有理解透彻而原本较为熟读的课文,这样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会兴致勃勃地完成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对微视频中提出的问题也会自主设法去解决。

3.文言文课前学习在线讨论策略

前述中多次提到,翻转课堂中知识的学习是在课前完成,那么学生在课前结合视频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然而,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微视频的所载信息量也不是覆盖全部教学内容,学生有些困难可能得不到解决。有些学生会将问题记录下来留在课堂上解决,也有些学生遇到困难就会放弃,影响下面的学习。所以,可以建立有效的网络在线讨论,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交流。换言之,在线讨论能够为学生课前自主学习提供一定的环境保障。(www.xing528.com)

首先,必须认识到在线的自主讨论对翻转课堂教学实施的积极作用。自主讨论的活动中,学生不会在交流中有拘谨、有压力,如此的话学生的学习将会更加深入一些。同时,学生的团队感增强,彼此之间会更加愿意合作。其次,有效的在线讨论会为学生提供交流机会,使学生的视野开阔。然而,这是有效的、有意义的在线讨论。在实际的实施中,在线讨论也面临着挑战。比如,学校或者学生交流的硬件设备不齐全,师生信息技术能力不够好,教师对在线讨论的组织力度不够,缺少教师控制,这都会使在线讨论出现不尽如人意的现象。所以,教师需要克服在线讨论的困扰。下面总结了在线讨论活动的思路以及一些要求,希望能够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第一,一个根本关键。有效的在线讨论可以有两个步骤:激发讨论、深度讨论。对有效的在线讨论而言,认知因素以及社交情感因素分别影响投入产出以及参与度,有利物理环境便于展开对话。所以,从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来看,有效的在线讨论可以从这两方面出发。因此,教师可以设计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并且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的各种主题,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之后可以采用问题认知策略,以有助于深入讨论。

第二,一个核心准则。教师必须明确学生是交流的核心,而教师只是支持者。教师一旦确定了讨论主题,设计出一个有意义的讨论问题,就应该关注其他的问题。在线讨论最大的特点是给每一个学生公平交流的平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然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已经习惯了教师为中心的讲授,学生发言为中心的在线讨论不被认可,这就需要教师明确学生是交流的核心。

(二)文言文应用于文言文课堂教学活动策略

1.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策略

课堂教学环节既是一节课的结构,也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的一系列任务板块的有机组合,其间的协调与促进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

传统文言文课堂中,教师都是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着“五步走”的原则,即复习提问、引入新课、讲授新课、总结归纳、课后作业。在45分钟的课堂中,核心部分是讲授新课,教师把握着整个教学的核心,学生学了多少,吸收理解了多少,教师很难全局掌握。而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因为知识的学习已经完成,所以课堂教学环节需要重新进行调整。因此,在文言文翻转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具体环节细化为:课堂内容热身、课前问题答疑解惑、课外问题拓展探究、学习成果测评、教学内容总结。

课堂内容热身,一般而言应该占10分钟左右,这10分钟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文言文的朗读,熟读课文,对学生的热身效果是很有必要的;第二个阶段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前学习进行简单的检测和回顾,以展开下面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的提问不宜太难,应该以较为简单的基础知识为主,如作者、背景、文言字词、关键句子的翻译、课文结构等,在回顾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前问题答疑解惑,可以设计在12分钟左右。在课前自主学习阶段,尽管有在线讨论,但是语文教学,尤其是文言文阅读教学中,一些品位与鉴赏通过在线讨论无法达成,这时候教师可通过学生小组搜集集中问题,然后集体解决。比如,《烛之武退秦师》中对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分析等,都需要在这个环节中得到有效的解决。

课外问题拓展探究,用时可以是15分钟左右。当前,在大语文理念的参照下,教师都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意识,拓展阅读以及能力应用与提升都应该在该阶段得到关注。比如,三苏(苏轼苏辙、苏洵)都写了《六国论》,学生可以分组讨论他们思想观点的不同以及其原因,也可以就《六国论》与《过秦论》《阿房宫赋》的艺术特色等比较异同,还可以依据《六国论》的论证方法就某一事实做文,学会如何更好地写议论文。

学习成果测评中,学生可以对前面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分析与评价。适当合理的评价会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教师结合学生的课前自主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进行简单的评价,并尽可能将其纳入总体成绩测评中。该环节可以是3分钟左右。

教学内容总结,是课堂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教师对课堂内容(应该包括课前自主学习内容)进行较为简单的梳理与总结,以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在以上策略中,每个环节的具体时间以及要学习的主要内容都进行了细化,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以达到课堂时间高效利用的目的。

2.课堂活动选择与设计策略

翻转课堂活动是跟课前学生的自学学习任务有着密切联系的,课前任务的完成情况应该是课堂活动的依据,教师在课堂上不再讲授新的知识,而是根据课前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和应用提升。如果有教师在课堂上开始介绍背景,介绍作者,然后翻译课文、总结归纳等,那么不管在课堂上设计再多的互动交流、小组讨论,都称不上真正的翻转,因为翻转课堂知识的学习是在课前进行的,课堂上是对课前所学知识的内化,是对学生课前学习的反馈问题的指导与解决。

在文言文教学中,上面所说的应用提升,是指学生在课前已经对所授课文的重点字词、翻译、背景等进行了学习和理解,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就需要组织有效的、高度集中的课堂活动,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提升,以期学生达到更高的维度,而非原地踏步。对此,教师可根据课堂环节的设计特点,实施以下策略。

(1)提问

这在大课教学课堂中是很常见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教师的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同时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翻转课堂中的提问,不是简单的是非问,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需要多花功夫,只有精心设计的问题,按照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顺序展开,大课堂互动才算是有效的。

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的提问一般而言经常出现在第一个环节,也就是课堂内容热身环节,教师可就文言字词、特殊句式设计简单的问题,然后就句子翻译与理解设置不同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就整段或整篇课文的思想、结构、情感等设计问题,初步把握课文内容。

(2)同伴教学法

同伴教学是一种教学策略,是用于检验学生及同伴对学习内容的掌握与分析的,能够简单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以3—4人组成小组,然后讨论他们形成的答案,同时就“正确”的答案在组内达成共识。为了达成这种共识,学生必须解释他们自己的推理、问题求解的过程,以支持自己答案。小组将会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辩论以及互相指导。

同伴教学法刚开始多在物理教学中使用,随后其他学科教师都有尝试。在文言文翻转课堂中,可以将其用在课堂活动的第二个环节,即课前问题答疑解惑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小组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然后内部进行讨论解决,相互指导,最后将结果展示给别人。这可以促进知识的长时记忆,提高学生的参与以及对课堂的满意度,并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引用在文言文教学中,可以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与课文的理解。

(3)头脑风暴

这是一种新的能够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该方法以会议的形式展开,让所有参加者在相对自由、愉快、轻松的气氛中相互交流、提问以及自由交换想法或思想,思维进行不断碰撞,与会者创意及灵感被激发,产生更多创意。

头脑风暴法作为一种常用的从心理上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被越来越多的教师运用于教学当中。教师在头脑风暴中以注会者的身份出现,要熟悉问题,同时必须掌握头脑风暴法的程序、方法以及技巧。

在头脑风暴中,学生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体,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可以将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给学生3—4个问题,给学生有限的时间思考,然后展开讨论,由记录员记录在答题纸上,将自己组的成果交换给其他组,其他组成员进行阅读思考后补充自己的观点,再转交给另外的组,依次类推2—3次,最后将这些成果返回给原来的小组,小组成员拿回自己的答题纸后就其他组的补充观点,回顾所有的想法并筛选最好的答案,展示给大家。这种方法最适合用在课外拓展提升阶段,因为这个阶段的问题不是基础性的,而是发散思维的训练阶段。

(4)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在语文教学中是很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分角色朗读,或者课本剧表演等都是角色扮演。它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对课文的记忆。

总之,有吸引力的课堂能够带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投入课堂情境中,大大提高课堂效率。除了以上说的几种简单的课堂活动形式之外,像游戏闯关等也很值得我们借鉴。同时,根据不同的课程类型、教学要求以及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灵活采用诸如目标分层、积分竞赛、有奖问答等多种形式提升课堂活动的有趣性和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热烈起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课堂活动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匹配,否则,再新颖有趣的活动,都只是花架子,没有实际的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