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中文言文文本内容需要探究
第一,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我们现代汉语是不同的,文言词汇在历史的发展中发生了变化,与我们现代汉语词汇的意义也不同,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自然会遇到许多的障碍。同时,由于高考的压力,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视文言词汇和文言常识(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等)的积累。
语言有三个要素,就是语音、语法、词汇。我们学习古代汉语,这三个方面中词汇最重要。学生该如何积累掌握更多的文言词汇,做到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无障碍呢?是不是只要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记忆、背诵的方式就可以了呢?如果只是识记,那么当我们遇到没有学过的词汇时,就只能借助“古汉语字典”等学习工具了。这样的阅读方法在初学阶段是必须的,但到了高中阶段,课内与课外的文言文阅读量相对较大,为了提高阅读的效率,除了借助课文注解和工具书以外,还需要我们能够对不熟悉的文言词汇进行有效的推断。当然,这种推断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探究训练得以实现的。首先,从字形结构上来说,文言文中包含不少象形字、会意字和形声字,掌握了构字的规律,就可以进行字义的探究;其次,不少文言短语、句子在结构上存在对称性等特点,这也能成为我们探究词义的根据。
第二,学生缺乏文言文学习兴趣的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文言词汇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下发大量的文言词汇资料让学生课后背诵、记忆,还常常要在课堂上进行检测。文言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常常要求学生记忆课文注解中的词义,能够让学生主动查阅字典已经算是关注学生自主性的一种体现了。这往往会导致文言文的学习停留在记忆、复述的低级水平上,让文言文的学习变得异常枯燥乏味。
在文言文阅读中引入探究,则是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探究中发现问题,也让他们体验发现的乐趣,并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探究,可以成为文言文学习的一剂催化剂,能催生学生思考的动力,让学生的“学”成为课堂的主体,而教师的“教”作为一个主导,起到引导学生“学”的作用。
(二)高中文言文文本外的内容需要探究(www.xing528.com)
首先,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不光是文言词汇和文言常识的学习,更是文言文思想内容等的阅读理解。文言文中记载了历朝历代的生活,透视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包含了内涵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瑰宝。《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由于距今年代久远,我们不光要对文言文文本本身的内容进行解读,还需要借助当时的时代背景和特殊语境进行理解。而传统教学模式往往局限于教材给定的文本内容,即使有进一步的挖掘,也是局限在教师层面,对于文本的深度理解,往往变成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灌输。这种缺少学生主动探究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时常让学生被动而机械地接受既定观点,无法产生自己的独特看法,以致在学习中丧失主动性和创造性。
对于文本内容的解读以及与文本相关的背景和语境,专家们在对古代汉语、古代文学的研究中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形成了不少的观点和理论。然而,专家的观点也不尽相同。如果教师只是采纳“一家之言”,或者将一些前人的观点不加选择地和盘托出,不免会限制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产生片面性;或者只是让他们在既定的范畴中做出有限的理解,最终让课堂回归到只注重教师“教”的老路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地对以往的观点进行自我的探寻,甚至让学生在专家观点的基础上对文本做出再解读,是确立学生主体性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教师把探究的主体还给学生,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大胆假设,谨慎探究。
其次,由于新课改的实施,在现行的高中教材中增加了文言文的比重,基本上占到了课文的三分之一;在苏教版的教材中,更是把《史记》《论语》《孟子》中的一些篇章编辑成册,形成了独立的选读教材。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不少学校也形成了依据学校特点和学生状况编制而成的校本课程,其中不乏大量的文言文阅读内容。这些教材中的文言文文本由于篇幅的限制,不少是采用节选的形式。节选的内容有时未必能表现文本的全貌,对学生的理解也会造成困难。然而,这种困难却并不构成教材的缺陷,相反,倒是为学生的探究提供了契机。比如,苏教版教材《〈史记〉选读》选录的文本有些就不是全文收录,《淮阴侯列传》《魏公子列传》等较长篇幅的文本,教材只节录其中较为经典且表现主要情节的内容,而一些未收录的段落恰恰成了可供学生探究的对象。还有一些教材内容虽然提供了完整的文本,但是文本本身艰涩难懂,不对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进行观照,仅凭文本本身也是难以理解的,如《庄子》中的一些篇章。
对这些文本的理解,首先需要学生去主动发现问题,然后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最后才能解决问题。这个过程不该由教师代劳。只有让学生进行主动的探究,对文本有更深入的挖掘、更深切的体会、更主动的获得,才能让僵死的文言文课堂教学重新焕发朝气与活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