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统文言文教学强调知识传授,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强调情感体验和主体创造
1.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特点分析
传统文言文教学注重文言知识和文言句法的讲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死记硬背。应该说,这种教学方式是有其合理性的。首先,文言作品由于年代久远,现代人阅读起来,必然会在词语和句法上碰到障碍,这就决定了文言教学的难点应该是词语语法的教学。其次,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死记硬背可以说是学习文言文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任何事物如果极端了,都会出现问题。诚然,文言词语是重点,我们要在教学中给予重视,但如果文言文教学都只是词语句法的学习的话,那就走向极端了,必然会阻碍学生的发展。首先,一个科学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教学应该是认知和情感并重的。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不仅要关注认知,更要关注情感的发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一个健康的身心和谐的全面发展的人。传统的文言文教学强调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但却忽视了学生情感、意志、人格层面的发展。其次,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有条件的。旧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一种累加式的,认为掌握的知识越多,就越有智慧。事实上,并不如此,智慧以知识为基础,但有了知识,却并不一定能变成智慧。知识转化成智慧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学生的体验。只有经过学生体验的知识才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深刻印象,才是真正属于学生自己的知识,一切未经学生体验的,未经学生内化的知识,只是暂时被存放在记忆的仓库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知识最终会被遗忘。传统文言文教学一般是教师直接将文言知识和结论告知学生,这些知识都是教师精选的,这固然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大量的信息,但由于忽视了学生探究体验的过程,这些知识很容易被遗忘或者难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再次,高中文言文作品中蕴含优秀的文化传统、民族精神,这对于学生的情感陶冶、人格培养有重要作用,必须加以挖掘升华。
2.体验式文言文教学的情感对话性
传统教学理论把教学过程看成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在教学中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情感的体验和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文本的过程是读者和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读者不只理解文本观点、获得知识,还和作者有情感、意志、价值观的交流。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由于出身、经历、兴趣、爱好、理想、性格、目的不同,对同一文本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因此,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所以,文言文的体验式阅读教学强调学生对文本的自觉主动地体验和感悟,特别是情感的对话,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对话性。
首先是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交流。体验理论认为,审美体验活动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情感是审美体验的内驱力,伴随阅读活动始末。高中文言文阅读文本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材料,如烛之武的大智大勇、苏轼的超脱旷达、苏武的民族气节、辛弃疾的爱国情怀……这些形象无不渗透着强烈深沉的情感,呈现出生命的美的张力。当他们成为学生的情感体验的对象进入学生视野时,就绝不仅仅是纯粹没有生命情感的认知物象,而会成为拨动学生审美心绪的琴弦。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学生体验着文本的真、文本的善、文本的美,文本中奔涌着浓浓的深情,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灵魂得到升华。
其次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对话。在文言文的体验式教学中,除了学生与文本的情感对话外,还有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体验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一个本质区别就是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平等。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授者,学生也不再只是倾听者和接受者,师生是平等的对话者,他们共同体验文本,交流情感,共同提高,即使教师的体验和学生有分歧,教师也不能把自己的体验强加给学生,而只能平等地对话交流。
3.体验式文言文教学的主体创造性(www.xing528.com)
文言文教学活动中,不论是学生个体对文本的品位体验,还是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的目的都是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有所得。在体验式文言文教学中,这种所得指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因此,体验式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时时处处以自主的个体形式参与阅读教学活动,并为之提供了自由的思维空间,这使它体现出主体创造性的特点。
与传统教育理论相比,现代教育理论最大的进步在于把培养学生创造力作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要求教学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创造力是一种不同于写作、阅读的特殊能力,因为它关涉到智力、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因素,不是简单的教育教学传授活动就能培养出来的,它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像种子一样需要一定适宜的环境,才能发芽、开花、结果。这里所说的环境,实际上就是一种自由民主的学习氛围。在这种氛围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极为放松活跃,知、情、意、行综合呈现为一种积极、向上、前进的状态,使之能够以一种开放的心理状态,全方位体验文本内在结构和教学活动情境。
在体验式文言文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是平等的,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保证,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充分的调动。因而,体验式文言文教学为学生自由解读文本提供了广阔自由的空间,为学生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适宜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重视,学生个体在一种自由、积极、开放的心理状态中,体验文本,接纳信息,这时学生的个体体验会更强烈、鲜明、深刻。当他与文本、教师进行情感对话时,必然会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感受,形成与众不同的见解和主张,创造性会得到最充分、最自由地发挥。学生在阅读文本中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文本意义的创造。文本意义并非作者个人的意志规定的,而是作者创造和读者解读的复合共生体,作者原意只是提供了意义中客观自在的方面,并大致规定了意义范围和方向,读者解读时在尽量接近作者本意的同时,必然加进了自己的阅历、感受、体验,这使得文本意义在解读中常常超越作者意图而导致新意义的生成。因而,文学意义总是对各种阐释保持开放状态,总是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解读中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体验式文言文教学不追求文本意义的终极确定解释,而是保持一种开放的姿态,引导学生追寻文本意义解读的多样可能性,即“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其次是学生生命意义的自主创造。人是未完成的存在,正如弗罗姆所说:“人的整个一生只不过是使他自己诞生的过程。事实上,当我们死亡的时候,我们只是充分地出生。”人的未完成性意味着人的发展具有无限可能性,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强调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个体生命也不断走向成熟。
综上所述,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注重了知识的传授,提高了教学效率,但忽略了情感体验的价值,往往让学生的情感体验服务于认知,把情感体验作为获得认知的手段,情感体验没有独立的地位。事实上,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情感和认知因素是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的,人的心理是情感与认知的统一体,如果仅仅关注教学中的认知因素,不仅会影响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认知素质本身也会受到抑制。一节好课应该是一节认知和情感全面发展的完整的课。因此,科学的文言文教学应是在汲取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注重背诵识记等优点的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就是要让生命回归于自然之境,让个性浸润在文化之中,让未来升腾于历史之内。它在继承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的优点的同时,又强调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文言文教学的不足。
(二)传统文言文教学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强调学生主体作用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教学中,教师往往将自己认为重要的文言内容直接传授给学生。应该说,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是非常必要的。首先,读懂文章需要教师的指导。文言文由于年代久远,学生阅读起来困难是很大的,尤其是字词方面,没有教师的指导,学生可能连读通文章都难以做到。其次,情感体验需要教师的引导。文言文是古人思想情感的精华,中学生阅历尚浅,要真正走进文本,体验古人深厚复杂的情感,也是离不开教师的点拨引导的。高中课本选入的文言文中有很多篇目所表现的情感都是和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的。比如,苏轼的旷达与无奈、辛弃疾的怀才不遇、李密的两难心情,这些情感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难以体验的。再次,深入学习需要教师的点拨。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或者课文某个地方语焉不详,缺少背景知识难以理解,或者课文语言过于含蓄,只从一点难以读懂读透,需与课外的内容纵横联系……为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就需要教师的指导。最后,课堂调控更需要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由于其特殊的阅历和情感体验,往往会对文本有自己过于个性的理解,而这些理解有时候是对文本的误读或者曲解。这个时候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必不可少了。比如,某教师在讲授《苏武传》的时候,就有学生提出,苏武为汉朝守节是很愚蠢的行为,因为当时汉武帝昏庸。这就是典型的误读,因为《苏武传》赞颂的是一种民族气节,如果苏武的民族气节都被解读为愚忠的话,那么这个经典篇目的价值何在?这位教师当时因势利导,反问这位同学:你觉得苏武应该怎么做才对呢?最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自己否定了自己的观点。试想,在这个时候如果没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发挥作用的话,那么可能这堂课就会出现思想价值观的问题了。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给予了充分的重视。但是,传统文言文教学方式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传统的文言文教学中,教学关系往往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而且,教学重点、难点往往都是教师确定的,很少考虑到学生的需要与情况。而体验式文言文教学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体验式文言文教学的交往昭示着教学不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相加,而是师生互教互学,共同进步。教师不再仅仅去教,而且也通过对话被教,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同时在教。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保证。上课也不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生命活动、专业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