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解析

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解析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文言文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文言文固定句式。(二)被动句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词序颠倒,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宾语前置。

高中文言文教学:文言文特殊句式类型解析

文言文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文言文固定句式。下面以人教版必修课本5册教科书为基本材料,进行分类列举。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人或事物的某些属性进行肯定或否定的句式。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的主要特点是不用判断词,其常见的句式有,在主语后加“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加“也”表示判断。

1.A者,B也

这是文言文中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

例如,“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秦王》),“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鸿门宴》),“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南冥者,天池也”(《逍遥游》),“《齐谐》者,志怪者也”(《逍遥游》)。

2.A者,B

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粟者,民之所种”(《论贵粟疏》)。

3.A,B也

例如,“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荆轲刺秦王》),“固一世之雄也”(《赤壁赋》),“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赤壁赋》),“所谓前洞也”(《游褒禅山记》),“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过秦论》),“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汉天子我丈人行也”(《苏武传》),“此小大之辩也”(《逍遥游》)。

4.A,B

例如,“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刘豫州,王室之胄”(《赤壁之战》)。

5.用“乃”“为”“则”“即”“因”“皆”“是”“非”等词语表判断

例如,“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陈涉世家》),“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我为赵将”(《廉颇蔺相如列传》),“梁父即楚将项燕”(《项羽本纪》),“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过秦论》),“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登岳阳楼记》),“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视之,非字而画”(《促织》)。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被动句的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施事者。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

1.用“为”“为……所……”“……为所……”表被动

例如,“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过秦论》),“既自以心为形役”(《归去来兮辞》),“皆为陛下所成就”(《苏武传》),“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2.用“于”“受……于……”表被动

例如,“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赤壁赋》),“不拘于时”(《师说》),“而君幸于赵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使不辱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例如,“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见犯乃死,重负国”(《苏武传》),“遂见用于小邑”(《归去来兮辞》)。

4.用“被”表被动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京口北固亭怀古》)。

5.没有标志词的被动句

这种被动句中没有出现任何被动词,一般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进行判断。

例如,“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纤歌凝而白云遏”(《滕王阁序》),“而刘夙婴疾病”(《陈情表》),“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陈情表》)。

(三)倒装句

1.宾语前置句

词序是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之一,也叫“语序”,即词和词组在句中组合的先后顺序,是汉语表达意义的重要手段。词序不同,表达的意义往往也不同。汉语的词序比较固定,一般而言是(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有时也有词序颠倒,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宾语前置。

宾语前置:古代汉语的宾语在某些特定的语法条件下,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种情况被称为“宾语前置”。古代汉语中宾语前置大概有四种情况:

(1)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要前置

常见的否定词有“不”“莫”“勿”“弗”“未”等,常见的代词有“吾”“之”“余”“自”“汝”“尔”等。

例如,①“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閼者”(《逍遥游》),③“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例①中的“不”是否定词,代词“余”做动词“欺”的宾语前置了,正常语序应为“不欺余”。例②中的“莫”是否定词,“之”是“夭閼”的宾语,置于谓语前面。例③中的正常语序应为“忌不信自”。

(2)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要前置

疑问代词包括“何”“谁”“孰”“曷”“恶”“安”“焉”“奚”等。

例如,①“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②“君何以知燕王?”(《廉颇蔺相如列传》),③“奚以知之其然也?”(《逍遥游》),④“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⑤“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⑥“之二虫又何知?”(《逍遥游》),⑦“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例①到③中“何”是宾语,“以”为介词,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例④到⑦中“何”“奚”做宾语,“操”“知”“适”为动词,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动词的宾语,宾语要前置。

又如,①“沛公安在?”(《鸿门宴》),②“子卿尚复谁为乎?”(《苏武传》),③“复驾言兮焉求?”(《归去来兮辞》),④“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⑤“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3)通过“之”“是”提宾

例如,①“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②“何陋之有?”(《陋室名》),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④“孤臣唯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例①到③中的“之”字把宾语提到了谓语动词前,如①中“何厌之有?”,是“有何厌之?”(有什么满足的呢?)的意思。例④中“唯命是听”即“唯听命”,“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句中的“唯”可译为“只”或“只是”等。现代汉语成语中,“唯利是图”“唯才是举”“唯你试问”也属于这种格式。

(4)介词“以”的宾语前置

例如,①“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②“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

例子中“秋以”是“以秋”的倒装。这种提宾不需要其他条件,只是一种强调的表示。成语“一以贯之”“夜以继日”也是这种用法。

2.定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句一般有标志性的词语。下面根据课本中的例子归结为三种常见的形式:

(1)中心词+之+后置定语

例如,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兰亭集序》),②“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兰亭集序》),③“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赤壁赋》),④“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www.xing528.com)

例④中的“利”“强”做后置定语,译文应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没有(强劲的)筋骨。

(2)中心词+之(而)+后置定语+者(有时“之/而”省略)

例如,①“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荆轲刺秦王》),②“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荆轲刺秦王》),③“客有吹洞箫者”(《赤壁赋》),④“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颇蔺相如列传》),⑤“乃遣武以中郎将使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苏武传》)。

例①译文为:(在殿上侍奉的)群臣,不能够带任何兵器

(3)中心词+数量词

例如,“铸以(之)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译文:用来铸成(十二个)铜人

3.状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也叫介宾(词)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标志性的介词有“以”“于”“乎”等。

(1)介词“于”的状语后置句

例如,①“以其无礼于晋”(《烛之武退秦师》),②“佚之狐言于郑伯”(《烛之武退秦师》),③“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烛之武退秦师》),④“长于臣”(《鸿门宴》),⑤“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⑥“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赤壁赋》),⑦“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⑧“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⑨“州司临门,急于星火”(《陈情表》)。

例①到⑨都是状语后置句,其基本结构都是“于(介词)+名词”组成介宾结构,但在译文中都应置于谓语前面。比如,①译文:因为郑国晋国没有以礼相待。

(2)介词“以”的状语后置句

例如,①“秦王购之(以)金千斤”(《荆轲刺秦王》),②“具告以(之)事”(《鸿门宴》),③“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④“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以”字同“于”字的介宾结构相同,在译文中都应置于谓语前面。例如,③中“申”做谓语,“以孝悌之义”应放在“申”字前面,译文: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的道义反复申述给百姓。

(3)介词“乎”的状语后置句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译文:在我前面出生的,他懂得的道理也本来就比我早。

(四)省略句

对于古代汉语中的省略句,一句话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判断。翻译时,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出,这样文句的意思才通顺完整。

1.省略主语

有承前省、蒙后省,自述或对话中也常常省略。

例如,“(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烛之武退秦师》),“(苏子与客)纵一苇之所如”(《赤壁赋》),“(赵王)拜(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

2.省略谓语

与现代汉语比较,古代汉语中谓语的省略较多。

例如,“骐骥一跃,不能(跃)十步”(《劝学》),“蟹(有)六跪而(有)二鳌”(《劝学》)。

3.省略宾语

例如,“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之)”(《荆轲刺秦王》),“为(吾)击破沛公军”(《鸿门宴》),“单于子弟发兵与(之)战”(《苏武传》)。

4.省略介词

文言文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

例如,“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烛之武退秦师》),“皆陈(于)殿下”(《荆轲刺秦王》),“有碑仆(于)道”(《游褒禅山记》),“聚之(于)咸阳”(《过秦论》),“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五)文言文固定句式

固定句式也叫固定结构,或凝固结构,特点就是由一些不同词性的词凝结在一起,固定成为一种句法格式,表达一种新的语法意义,世代沿用,约定俗成,经久不变。这些用法大致可以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比较、表示指代和表示原因等。

1.表示疑问的固定句式

“奈何”“何如”“若何”等,可以在其中插入“之”成为“奈之何?”,译为“为什么”或“怎么办”。

例如,“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荆轲刺秦王》),“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廉颇蔺相如列传》)。

2.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

“何辞为?”(《鸿门宴》)中“何……为”是表反问的句式,译文是“为什么……呢”,“为”是语气词。

3.表示比较的固定句式

“孰与君少长”(《鸿门宴》)中“……孰与……”是表选比较的句式,译文为“……比较……哪一个……”。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孰与……”是表示比较,可译为“比……怎么样”。

4.表示指代的固定句式

“而卒惶急无以击荆轲”(《荆轲刺秦王》)中“无以……”译文为“没有用来……的,无法”。

“军中无以为乐”(《鸿门宴》)中“无以……”译文为“没有用来……的”。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陈情表》)中“无以……”译文为“无法”。

“臣乃得有以报太子”(《荆轲刺秦王》)中“有以……”译文为“有用来……的方法”。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鸿门宴》)中“……无所……,……无所……”译文为“……没有被……,……没有被……”,其中“无所”还可以换作“有所”。

5.表示原因的固定句式

“事所以不成者”(《荆轲刺秦王》)中“所以……者”译文为“……原因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