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策略研究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文言虚词概念界定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不同。例如,之、乎、者、也、矣、而等就是文言文中比较常用的虚词。依照王力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学者认为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散文、古典诗词等都属于文言文。文言虚词有效教学是指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进行有效果、有效率及有效益的教学,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而言的。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学策略研究

(一)文言虚词概念界定

文言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不同。它是指在文言文中“与实词相对而言的,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是(或主要是)表示语法意义的词”。例如,之、乎、者、也、矣、而等就是文言文中比较常用的虚词。现代汉语虚词,如和、再、都、还、才、就等,则主要出现在现代汉语的口语和书面语中。文言虚词,顾名思义,指在文言文中出现的虚词。在这里,我们需要弄清楚一个定义,即什么样的文章才叫作文言文。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的绪论中给文言文下了定义:“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依照王力先生的这一观点,有学者认为先秦诸子散文、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唐宋古文、明清散文、古典诗词等都属于文言文。本书沿用前人的观点,因此上述文体中出现的虚词也就是本书所要论述的文言虚词。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有十五个:而、乎、其、且、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语文教材中,一般可以分为六大类:副词连词介词、助词、代词和叹词。但是,每一个虚词并非是只属于一类的,一个虚词通常有两类或两类以上的意义。例如,“其”在“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作第三人称代词,在“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中做副词,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中做助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虚词具有一词多类和一类多义的特点。此外,文言虚词作为古代汉语重要的语法手段,在句子中主要有两大功用:一是表示词、短语和句子的语法关系;二是表示语气。

有效教学理念源于20世纪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包含三个含义:其一,有效果,即教学活动的结果能够促进学生的发展;其二,有效率,即“以尽可能少的教学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其三,有效益,即教学效果符合特定社会和个人的教育需求。文言虚词有效教学是指在文言虚词教学中进行有效果、有效率及有效益的教学,是相对于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教学而言的。其评判标准主要是,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教师和学生是否共同完成了教学任务,实现了教学目标,学生对所学文言虚词是否掌握、对文言虚词和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是否有所提高。

(二)文言虚词的教学内容

一般的词语教学内容无非就是词音、词义、词形。但是,高中课程标准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其词音、词形没有深究的必要。因为它们不仅是最简单的词,而且还是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学生们对文言虚词的音、形都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当然,作为在古代汉语中重要的语法手段,文言虚词的教学内容也不会仅有词义那么简单。

应试教育体制下,考试作为教学质量的检测和学习情况的评价手段,深刻地影响着教学内容的安排。通过分析近些年的高考卷,一般是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直接考查,考查形式是“选择意义和用法都不同或相同的两项”。有些试卷虽然没有对文言虚词进行直接考查,但总会要求把两个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在这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也就是对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把握。综上所述,高中文言虚词的教学内容有二:一是文言虚词的意义,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当然部分文言虚词在句子中可能没有词汇意义,而仅有语法意义;二是文言虚词的用法。

(三)文言虚词的教学价值

1.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掌握文言虚词对于能否读懂文言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民间有一句俗语:“之乎者也矣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意思是:之、乎、者、也、矣、焉、哉等虚词,恰当使用有助于句子结构的完整、文章意思的表达和作者情感的抒发。由此可见,虚词对于一篇文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国古代学者常把实词比作人之“体骨”和“五官四体”,将虚词比作人之“性情”和“经脉气血”。刘淇在《助字辨略》自序中写道:“构文之道,不过实字、虚字两端,实字其体骨,而虚字其性情也。”魏维新《助语辞补义》序:“万物之灵,为人为最。五官四体骨肉皮毛无不毕备,谓曰人形则具矣。苟无经脉气血以联络运行其中,不过蠢然块肉,肉不走而尸不行也。”“经脉气血”是人存活的根本,“性情”是人思想灵魂的外在显现,古人把虚词比作人之“性情”和“经脉气血”,虚词对于一篇文章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www.xing528.com)

掌握文言虚词对于读懂文言文章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文言虚词是除语序以外最重要的和唯一的语法手段。虚词在文言文中可以表示词、短语和句子之间的语法关系以及句子的语气(陈柬)。于长虹、韩阙林《常用文言虚词手册》前言:“组词成句,联句成章,表示多种关系、情态和语气等,往往都离不开虚词。”其二,文言虚词的使用频率高。吕叔湘朱德熙在《语法修辞讲话》中指出:“虚字的数目远不及实字多,可是重要性远在它之上。一则虚字比实字用得频繁……其次,也是更重要的分别,实字的作用以它本身为限,虚字的作用在它本身以外;用错一个实字只是错一个字而已,用错一个虚字就可能影响很大。”以《劝学》为例,全文共354个字,其中虚词总计94个,约占全文总字数的四分之一。其中,虚词“而”和“乎”更是出现次数高达16次、28次,其使用频率是任何一个实词都无法相比的。文言虚词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如果在学习这篇文章的时候没有掌握文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那么这一篇文章也就无法读懂。其三,虚词意义空灵繁杂,用法灵活,是理解文言文章的一大障碍阮元在《经传释词序》中写道:“实字易训,虚词难释。”虚词本身并没有特定意义,它的意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表现出来。在不同的语境中,虚词所表达的意义不尽相同。例如,“而”在“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中表示顺承关系,可译为就、才;在“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贾谊过秦论》)中表示并列关系,可译为又、和等;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况《劝学》)中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虚词“而”的意义还远远不止以上三种,在文言文阅读中,我们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进行分析。虚词的意义如此繁多,用法如此灵活,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实在是一大障碍。

2.理解作者情感

虚词本身没有实际语义,但在句子和文章中却起着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清代著名文学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文必虚字备,而后神态出。”于长虹、韩阙林在《常用文言虚词手册》前言道:“组词成句,联句成章,表示多种关系、情态和语气等,往往都离不开虚词。”也就是说,虚词是作者传情达意的一种很重要的工具。读者如果掌握了作者所使用的虚词,那么他就能够透过句子中的虚词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态和深意。据《清稗类钞》记载,明代重臣钱谦益曾写过一副对联:“君恩深似海,臣节重于山。”以此表达自己对君恩的感念和对朝廷的忠心。后清兵入关,他率先投降。他这种行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反感,于是有人在对联的末尾各续了一个虚词,使对联变为:“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于山乎?”续写了“矣”“乎”二字后,整副对联的语义和语气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矣”表示确定的语气,相当于“了”;“乎”表示反诘,相当于“吗”。这两个虚词肯定了君恩,否定了臣节,极具讽刺意味。对于续写后的对联,读者能否理解其隐含的讽刺之意,关键在于其有没有掌握“矣”和“乎”两个虚词。

除了传情达意以外,虚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表达语气。语气就是人们说话时的口气,它能够表达说话人对其所述之事的态度和感情。例如,“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财用于是乎出;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国语·邵公谏厉王弥谤》)句中助词“乎”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啊”。透过助词“乎”,读者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民生的赞美之情和自豪之感。

3.应对文言考试

文言虚词是高中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在高考语文试卷中,文言相关知识的考核占有近四分之一的比例。考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文言文意的理解、文言词汇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文言句子的翻译和诗词名句的熟悉程度。在这四部分考查内容中,除了对诗词名句熟悉程度的考查以外,其他三部分内容都与虚词的掌握程度相关联。掌握了虚词,才能准确地理解文意,判断其意义和用法,翻译文言句子。也就是说,如果考生对文言虚词不理解或者理解错误,就会影响他对文意的理解和句子的翻译,从而导致他在大部分文言考查中失分。例如,2014年语文高考全国卷翻译第一题:“禹、汤罪己,其兴也勃焉。有德之君,不忘规过,臣不胜大庆。”在这短短的一个句子中,包含有“其、也、焉、之”四个虚词,如果没有掌握这四个虚词,那么将不可能真正理解这个句子的意思。“其”在句中是做代词、副词还是连词?如果做代词,那么它指代的是什么?如何翻译?如果这些关于虚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那么很难准确地翻译句子。如果这个句子翻译不好,那么也会影响到对整篇文章意思的理解。

4.传承文化,发扬国学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先贤智慧的结晶,是中国优秀文化的载体。我们要传承文化,发扬国学等经典文化,就必须深入研究文言文。深入研究文言文,当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构成文言文的文言词汇的问题,而文言词汇中包含着语法意义的虚词也就成了我们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文言文中,文言虚词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首先,文言虚词能疏通文法。杨树达在《词诠》中写道:“凡读书者有二事焉:‘一曰明训诂,二曰通文法。训诂治其实,文法求其虚。’”《兰亭集序》:“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其中,“之”为结构助词,具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使“后视今”和“今视昔”这两个主谓句变为词组。虚词“亦”,“也”的意思。“犹”,好像。如果把句子中的虚词“之”“亦”“犹”都去掉,“后视今,今视昔”则变成了两个独立的、并列的句子,前后没有联系。其次,文言虚词能分辨语气。例如,《师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意思是:“我学习的是知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在这句子中,“乎”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呢”。用了“乎”,句子就是反问句,肯定语气强烈,感情色彩鲜明。去掉“乎”,则语气发生巨大变化,反问语气变为陈述语气,意思变为:“我学习的是知识,不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语气和感情都显得要比原句平淡很多。最后,文言虚词能帮助断句。在现代汉语中,除了虚词以外,还可以通过标点符号来分辨作者的语气态度。然而,古代汉语中起初是没有标点符号的,只能通过虚词以及句子意思断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写道:“至于‘夫惟盖故’者,发端之首唱;‘之而于以’者,乃札句之旧体;‘乎哉矣也’,亦送末之常科。”文言文的开头常用“夫、惟、盖、故”等作为句首发语词,结尾则常常会出现“乎、哉、矣、也”等语气词。这些虚词都可以作为断句的依据。比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这段话中,“矣”和“也”都是句尾断句的标志。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不了解文言虚词,则句子难断,语气难明,文章意思难懂。

传承文化、发扬国学是要在深入理解文意,理解作者所阐述的哲理、观点和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果我们连文言文的意思都没有明白,谈何传承文化、发扬国学。而要理解文章意思,就必须要掌握文言虚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