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文言文实词教学策略:夯基础优教法

文言文实词教学策略:夯基础优教法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当前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文言文实词教学趣味化、分析字的性质和用法、辨别文言实词的本义、掌握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兴趣起来了,文言实词的学习自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除了历法、年龄称谓外,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音乐、器物、谦称、尊卑等方面的词汇。

文言文实词教学策略:夯基础优教法

针对当前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笔者主要从文言文实词教学趣味化、分析字的性质和用法、辨别文言实词的本义、掌握实词词义推断方法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一)激发学生文言文实词学习兴趣

1.创新课堂导入方式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文言实词的学习兴趣,就要善于利用趣味性强的文言文材料来吸引学生。在教授文言文之初,不可急功近利,一开始就进入系统学习,结果使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而应该先让学生感受到文言世界的趣味,从而达到因感兴趣而好学的目的。要想达到这个目的,选择材料是关键。本书以为,可以先选择以下四个方面的材料。一是庄子寓言故事。庄子的寓言故事具有以下趣味性特点:其一,想象力丰富,带有神话的味道,符合学生好想象的心理特征;其二,故事往往荒诞离奇,有点后现代的意味,容易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其三,寓言故事往往蕴含深刻的哲理,符合高中生已具备一定思考能力的实际情况,学生不会因感到肤浅而觉得无聊。二是史书中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传记。高中生正处于好幻想的年龄阶段,也希望自己有传奇的人生,因此选择带有传奇色彩的传记作品,能够投其所好。比如,《史记》中的《李将军列传》《淮阴侯列传》等。三是如《聊斋志异》《西游记》《封神演义》等神话小说。四是如《红楼梦》《水浒传》等名著。一则名气大,学生本身就有阅读欲望,二则故事性强,可满足学生的猎奇心理,三则文学性强,不耽误语文的教学任务。学生的兴趣起来了,文言实词的学习自会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2.适当穿插相关典故

文言文距今久远,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脱离,因此学生学起来会感觉比较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教师在进行实词教学时,若是能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那么学生的积极性肯定会大大提高。比如,在讲解“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的“见”这个词的词义时,可以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有一位导游带一个外国旅游团去一个古城旅游观光,他们走在古城的大街上,看到一个医院门额上挂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华佗再见”四个大字。一个外国游客便问导游:“请问这块匾上的字是什么意思?”导游说:“再见,华佗。”外国游客感到十分困惑:“怎么把我们叫‘华佗’呢?”外国游客虽然疑惑不解,却没有继续追问导游,又继续参观去了。其实,“华佗再见”的“见”同“现”,“见”为“现”的古字。由于古代没有“现”这个字,因此“现”字的含义“显现”则由古字“见”来代替。当“见”表示“显现”这个含义时,读音为xiàn。匾上“华佗再见”四个字是说这家医院的医生医术高明,如同华佗再现。通过上述讲解,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见”为何同“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可见,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进行实词讲解对学生理解实词词义有很大的帮助。

除了讲故事外,还可以用编排课本剧、做游戏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记忆文言实词。实词教学方式的灵活多样,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言实词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实词的趣味,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辅助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进行辅助教学时要时刻注意控制好课堂秩序,要紧紧围绕实词词义讲解这个中心,不可喧宾夺主,偏离主题。

3.适当融入传统文化

其实,在文言文当中也蕴含着很多传统文化知识,因此我们在进行实词教学时,也可以适时补充一些古代文化常识。比如,在讲解《兰亭集序》时,讲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时教师可适当地补充一些我们古代历法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可以让学生领略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可谓是一举两得。在名字上古代与现代也有很大的区别,现在我们往往使用自己的大名来作为称呼,自己的名字大多是出生时父母根据对孩子的期待起的。古时候的名人雅士认为直呼名字是非常不礼貌的,他们不仅有名字,还有字,如纳兰性德,字容若,古人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取自己的字,使用非常广泛。又如,在讲到有年龄称谓的实词时,便向学生普及年龄称谓的相关知识,下次学生在读文言文时遇到带有年龄称谓的词时就可以很容易掌握了。

除了历法、年龄称谓外,文言文中还经常出现音乐、器物、谦称、尊卑等方面的词汇。在实词教学中,教师遇到这些方面的词汇时,应给学生扩展一些相关方面的文化知识。通过融入传统文化知识的形式进行实词教学,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素养。

(二)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字的性质和用法

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三者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但教材中却没有准确注释,从而能导致学生的认知错误,这就要求教师给学生普及三种用字现象的不同概念和用法。教师在讲解用字问题的时候因为教材上没有准确注释而忽略对字用法的讲解,这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弊端,长时间的认知错误会使文言文的学习达不到效果。学习文言文不仅要理解教材上的内容,教材上没有的内容也会影响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毕竟这三种用法从根本的性质上都有不同。

要求学生懂得区分和要求学生熟练运用是不一样的,在这三种定义上不值得投入过多的精力,但适当的了解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单单指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我们都应该分清楚重点和非重点,提高学习质量。区别用字现象有以下三种简单易懂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实用。

1.以字形定用字

很多时候区别这三种字的用法还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要熟练地掌握一些小技巧。比如,从字的构造上区别是哪类汉字,这种方法是最简单易懂的。其实,我们现在所用的汉字和古代的汉字联系仍然很大,现代的汉字由古代的汉字发源而来,声部往往有古代的汉字构成,另加一偏旁以区别古字,这样古今字的写法和用法便有所不同,导致了古今字的出现。我们分析的时候先拆分字体结构,辨别是否是古今字。例如,“见”和“现”,“现”是“见”的古字,“现”是在“见”的基础上加上形旁“王”来表示“显现”。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古今字字形构造上的特点,来区分古字和今字。

和古今字完全不同的通假字在用法上与声部或是偏旁的意义毫无关系,讲究的只有一句话,同音不同字。也就是说,一个古代的汉字可以由现代的一个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而这两个字在字形上没有任何相关度,我们称作通假字。通假字通的是哪个字一定要记清楚,便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比如,《鸿门宴》中“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中的“倍”通“背”,译为“违背”,“倍”和“背”在字形上没有任何关联,因此通过分析字形很难区分通假字。

异体字是指字形不同而音、义完全相同的字。所以,异体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字形不同。异体字仅仅异在形体结构上,主要有四种情况:第一种,结构类型不同,如“泪”(会意字)与“涙”(象形字)、“伞”(象形字)与“繖”(形声字)等;第二种,结构类型相同,但偏旁构件不完全一样,这主要是形声字中的异体问题,如“迹”与“跡”;第三种,结构类型相同,偏旁构件也相同,但偏旁构件所在的位置不一样,如“够”与“夠”;第四种,某些笔画有细微的差异,如“朵”与“朶”。

2.以字义定用字

古时候教育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人们对于教育的支持和理解也很薄弱,所以人们并不是人人都识字。人们交流通过言语,那么意思就是最重要的表达载物,了解了意思就可以轻易地区分字不同的用法,这也是我们最倡导的方法。

人们对于字形体上的改变导致了古今字的诞生,据此我们归纳为两类情况:一类是词的本义被借义所夺,通过增加偏旁来区别。比如,“孰与熟”,“孰”的本义是生熟的“熟”,因“孰”的本义被借义所夺,于是在“孰”下加火(灬),另造一个“熟”字来区别疑问代词“孰”。另一类是本字的意义较多,通过增加偏旁另造一个今字,来分担本字的一个含义。对这类古今字,今字只分担古字的一个意义。比如,“见”的本义是看见、看到,后来“见”从看见的意义引申出显现等意义,因“本字义多”,于是就加偏旁王,新造一个“现”字,来分担本字的一个含义。

教师常常开玩笑说通假字是古人写的错别字,人们无法解释又不敢随意更改,才将古代文字与现代文字相通。古人写出的通假字不是随随便便无规律的错别字,很多文字的通假字有很高的重合率,这证明通假字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作者有选择性的制造品。通假字的起源我们只能臆测,不能决断,不排除由偶然的错别字发展而来的可能性,也许偶然间的一个错别字引起文豪纷纷模仿,多年后成为一种习惯或者说一种文字的用法。若想探求通假字的本义,可以通过语音找出本字,通过本字来理解借字在文章中的含义。

不论任何文章、任何段落中的异体字,都具有被别字代替的特征,因为异体字只是换了种书写形式,字义不变。异体字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们记录语言时用了构思不同的造字方法或为了书写上的美观。异体字是共时的,即是同时存在的。与此同时,异体字的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正因为如此,异体字具有在任何情况下可以互换的特点。而这个特点也就成了我们区分古今字和异体字的标准。

3.据定义区分用字

一件事物的定义往往能反映事物最本质的特点,根据定义来区分用字现象也是最行之有效的判别方式。看似很难分别的异体字、通假字和古今字,我们通过它们在定义上的不同来区别它们。

异体字和古今字的相同点在于都可以被另一个字完全替代、在语义中起到相同的作用,不同点在于古今字的替代字存在于现代、被替代字存在于古代,异体字和替代字存在于同一时空中。比如,“村和邨”在语义上作用相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用法也一样,两个词也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可以在句子中互换。

通假字和异体字一样,都与替代字存在于同一时空中,但是通假字与替代字之间毫无意义上的关联。也就是说,不用考虑替代后在语意中是否相当。比如,“归和馈”在读音上韵母和声调相同,声母都属于舌根音,读音相近;通假字在外观形体构造上同样有天壤之别,两个字在形体构造上不要求有任何的联系,时间上是同时存在的。

古今字的本质特征是,读音上有相似之处,有可能只是声调的变换,这两者在语意中起到的作用也是一致的。比如,“反和返”在读音上声母、韵母、声调完全一样,形体上今字在古字基础上增加了部首,意义上都有反复的意思,时间上“反”字在前,“返”字在后。

根据以上所述,可以从定义上、字形构造上和意义上分别入手确定该字是古今字、异体字还是通假字。分辨哪种用字时这类规律起到了主导性的作用,从形音义和时间上分别辨认不确定的文字,很快就能确定出来。在学习文言文时,学生要明白三者的区别,对课文中出现的一些字很快地识记下来,课后认真消化在课堂上的笔记,做到接触过的内容不出错误。同时,学会举一反三,同样的方法换一种语境下使用也要学会分辨。

(三)指导学生辨别文言实词本义

要辨别并确定一个词的本义,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汉语的历史悠久,我们现在所能见到的文字——甲骨文还不能是最早的文字,也由于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产物,它比口语的历史要短得多,最初的文字所记录的词,很难说就是这个词最原始的意义。目前,辨别词的本义一般采用如下三种办法。

1.从分析字的形体求本义

汉字属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联系。一般来说,能从字的形体结构分析出来的意义,都可看作是词的本义。下面举一组从斤的字的例子。斤,《说文》:“斤,斫木斧也。象形。”甲骨文、金文、篆文都是形体与斤近似的象形字。《孟子·梁惠王上》:“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荀子·劝学》:“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斧斤”,同义连用。“斤”用的本义。析,《说文》:“析,破木也,一曰折也。从木从斤。”段玉裁注:“以斤破木,以斤断草,其义一也。”《诗经·齐风·南山》:“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析薪”,即砍柴、劈柴。“析言”的“析”以及现在所说的剖析、分析的“析”都是引申义。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字形与字义之间关系密切,我们可以借助汉字的这一特点,通过分析字的形体结构来探求字的本义。

2.从分析字的语音求本义(www.xing528.com)

字的读音和字的意义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有些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相通,形成一组同族字或同源字。从理论上来看,在一组同源字中有一个应该是字根。比如,空、孔、糠、腔、磬等字,都有中空的意思。我们有理由认为,“空”是这组字的字根。其他含有中空意思的“孔”是孔穴、孔道,腔是“内腔”,“磬”是“器中空”(《说文》),都是同一字根衍生出来的字。理解了这一组字都有中空的意思,有助于我们确切了解词的本义。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同源字意义相通这一特点,从而推断文言实词的本义。

3.从词的普遍用法中概括本义

《说文》虽然是一本从字形分析字义的专著,但也有不少字并不能从字形分析它的意义。比如,“常”,《说文》解释为“下裳也。从巾尚声。裳,常或从衣”。按《说文》的解释,常、裳是同一个字的两种写法。但是,《说文通训定声》考查了常、裳两个字的用法,认为“常、裳两字,经传截然分开,并不通借”。那么,常的本义是什么呢?《尔雅·释诂上》用“常”解释法典、法、则、恒等词。郝懿行疏:“典者,《释言》云:经也。经即常。……法,则者,俱有一定而不可变,是有常意,故训常也。”从《尔雅》以“常”训释典、法、则、恒等词和郝懿行的疏来看,“常”有经常、恒久不变的意思。这个意思就是从“常”的普遍用法中概括出来的。用这个意思去解释古书中的“常”都比较贴切。比如,《荀子·天论》:“天行有常。”意思是,天体的运行有恒久不变的规律。师说:“圣人无常师。”意思是,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师。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从词的普遍意义中概括出的意义,不同于从字形、字音所求出来的本义。一般来说,从字的形体和字音所推断出来的本义就是指词的初义。从词的普遍用法中概括出来的意义是词的概括义或词典义,它是和词的应用义相对而言的。但是,从理解掌握词义的角度来说,这个意义的本义和词的初义的本义是同样重要的。

(四)指导学生掌握词义的推断方法

尽管上课的时候教师会将教材上的课文讲解得非常精细,也会要求学生记笔记,便于课下复习,但是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负责引领学生入门,后面的造诣还要看学生自己课下的努力成果。如果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实词的推断方法,那么即使是碰到一篇完全陌生的文章,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推断方法推测出实词的词义。

1.字形推断法

对字形推断法,大家都知道文字的编造是依据一定的现实原理的。比如,“汗”是三点水作为偏旁的,而“拎”是提手作为偏旁的。一个汉字的构成往往由偏旁和声部两个部分构成,根据构字的原理,我们可以推测词语的大概意思,这要求我们对不同的构造部分有准确的理解。

古代汉语开始,文字就有一定的构造原理。大部分与现实中所指事物在形体上有相似之处,因此最初的汉字也被称为象形文字。在战国时期,虽然齐、楚、燕、韩、赵、魏、秦各国的文字各有不同,语言也不通,但是在字形上却可以看出同样的发源之地。例如,“马”字就十分相像。从小时候开始教师对于汉字的讲解就离不开拆字,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就像现在利用字形来推断字义一样。汉语讲究的就是形体构造和意义上的统一,我们的祖先根据词义来编造字形,就是让字的产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便于普及和掌握。可以通过字形来把握字的意义并不全是象形字,也有可能是指事字或者是会意字。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描述构造的汉字称为象形字,象形字的形态接近于远古时期人类对汉字的构造法,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掌握象形字的本义。指事字同样也有象形字的影子,是通过指事手段来显示字义,从字形上也可以分析出它的本义。会意字是利用两个字组合为一个字来表示新的含义,我们可以通过字形的分解来领会它的新义。

第一种,象形字,如山。山字的构造非常简单,运用象形的手法描绘出大山的样子,连绵起伏,高低不平。左面和右面的竖较低,中间的竖较高,符合对称式的中国美感,也是中国文字中较为典型的象形字。通过“山”的字形构造,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掌握“山”字的含义。

第二种,指事字,如凶。凶字的意思是危险和压迫感,下面的竖横竖代表一个坑,人没有注意前方的道路掉进坑里,正中凶险之意。上面的叉字是代表人的符号,加深了心中的惧怕感和面对危险的紧张感,是典型的指示字。通过对“凶”字字形的分析,我们也能掌握“凶”的含义。

第三种,会意字,如析。对析字我们常常组词为分析,“析”有将事物拆分探求其本质的意思。“析”的偏旁部是“木”字,右面是“斤”字,这两字分开来看都有自己不同的含义,“斤”字源于汉字的“斧”,与“木”组合的意思就是用斧头将木头劈开,有追根究底、挖掘内在的含义,因此我们总说分析特点、分析原因。所以,我们通过对会意字的拆分,也能从字形上把握会意字的含义。

这三类字的共同点都是字形与字义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对字形的分析推断出字的含义。以后我们在学习中碰到这三类字时,可以运用字形推断法来推断实词词义,从而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2.音节推断法

音节推断法,又称“音训法”,即“因声求义”,是指一种通过分析汉字读音,利用音同或音近来解释词义的词义推断方法。音训法虽说是前人提出的训诂方法,但我们可以吸收借鉴它,同样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为文言文实词教学服务。

用音节推断法来推断词义的依据是音近义通,即在汉语中存在音义相关的语言现象。利用音节推断法来推断词义,主要有利用同源词推求词义、识别联绵词推断词义和利用破音异读来推断词义这三种情况。在这里笔者以破音异读为例来具体阐述如何通过音节推断词义。

破音异读是用改变字词的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词性和意义的一种读法,也被叫作“破读”。“破读,实际是词义引申的结果。利用破音异读现象,结合句子成分分析,可以判断词性的变化,来推断词义。高中语文教材里的破音异读,一般是读作去声,一般活用作动词,做动词解;少数也有活用作名词,做名词解。”

第一,平声或上声的名词改读为去声时,用作谓语,活用作动词。比如,“王”作为名词时读wāng,意为“大王”;活用作动词时,读wàng,意为“称王”。例如,《鸿门宴》:“沛公欲王关中。”“衣”作为名词读yī,意为“衣服”;活用作动词时读yì,意为“穿衣”。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

第二,平声的动词改读为去声时,用作名词。比如,“思”作为动词时,读sī,意为“思考”;活用作名词时,读sì,意为“思绪”。例如,《琵琶行》:“弦弦掩抑声声思。”“骑”当动词读q,意为“骑马”;活用作名词时,读jì,意为“骑兵”。例如,《鸿门宴》:“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第三,平声或上声动词改读为去声时,词义也随之发生变化,根据句子的语境可以推断出新变化的词义。比如,“语”当动词读yǔ,意为“说话”;读yù时,则意义发生改变,译为“告诉”。例如,《鸿门宴》:“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利用破音异读的规律,我们可以了解实词词性的变化,从而帮助我们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读音的改变不单单反映了文言实词在语音上的变化,也反映了实词在含义上的变化。我们明白了这一规律,凡是读音发生了变化的实词,只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该实词在句子中充当的句子成分,就可以判断出它在词性上的变化,从而最终确定改变了的词义。

3.成语推断法

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演化形成了现在我们所接触的知识,但这不代表以前的古人古语都消失了,相反地,经过时间的冲刷洗礼,它们已经成为中国的文化底蕴。各种文化由此发源而来,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对于这个社会的认知。

成语就能很好地体现这一点,尽管古汉语中的很多单字发展成了双音字,繁体文字演变成了现代文字,文言文变成了白话文,但是那些文化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时代的发展相融合,成了更精辟的道理。成语源于从古至今的故事和史实,是中国历史留下的绮丽瑰宝。“除源于外来文化外,成语大都是从文言文中提炼概括而来的,保留了文言词汇的意义、用法甚至语法特征,这就为利用成语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提供了可能。”

我们可以利用成语保留文言词汇意义这一特性,来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实词词义。例如,成语“学而不厌”中“厌”表示“满足”,而今义一般作“讨厌,厌倦”。如果用今义去翻译“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厌”,显然是不恰当的。要是掌握了“学而不厌”中“厌”具备“满足”这个含义,去理解那句话就简单多了。利用学生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实词的词义,把成语与文言实词词义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能帮助学生更准确地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

4.语境推断法

任何语言都讲究一种逻辑性,我们互相交谈是为了传递一种信息或者达成一种目的,那么每句话就有了核心主题。其他的语句都是为了烘托这个主题,或者说是帮助当事人达成核心主题的,语意上下就有了联系。某一句话不明白无伤大雅,我们要清楚的是核心思想,这样也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语境来推测词义。

一件事发生的具体情况(包括环境、语言和思想条件)称为语境,描述了人们语言的核心和所处的境地。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测会出现的情形或者接下来的人物对话,感知正常情况下的事件发生情况。这就形成了语境推断法。

语言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意思,语言义是指我们对于词语意义所下的定义,这类词语往往有固定不变的含义,不受语境和说话人的控制。言语义是指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是会随着语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一个褒义词在特定的语境下也会使整句话发展为贬义,这使语言的应用更加灵活,也有意想不到的趣味。

确切地说,语言义是指语言固有的含义,也许是不唯一的,但一定是确定的、不能更改的。言语义在适当的语境下根据理解的不同、说话人的目的和表示方法不同会产生多个意思,在特定的语境下要进行特定分析。

根据故事的发展起因、发展过程、最终结局可以确定事物的具体情境,也就可以通过猜测来识别过程中的语境,通过可能性最高的已发生事件来猜测词义。这要求我们捋清楚事件的脉络后进行分析。

例如,“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这是陆游《游山西村》中的一句诗。陆游当时低头苦想这句中用“敲”好还是“叩”好,当时已经颇负盛名的一位大诗人见陆游苦苦思索,便出口点拨,陆游恍然大悟,将原句定为“拄杖无时夜叩门”,一时传为佳话。“敲”字的声音较大,在深夜中难免突兀,而且又传递了一种急切慌张的感觉,而“叩”字更能体现出作者闲散飘逸的行为特点,更脱离世俗行为,也更稳重。根据不同的情境,不同的词语可能会传达出不同的词义,在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周边环境等因素,这样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此情此景。若是此诗中陆游选了“敲”字,那么陆游想要表达的远离喧嚣、现世静好的情感就会散了很多,大大减分。咬文嚼字并不一定是件坏事,它教会我们更多细节上的用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