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解读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解读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实施建议1.新课标更加注重自主学习方式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障碍的能力及筛选、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自主学习的理念体现。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教学大纲和新课标要求解读

(一)课程目标

1.新课标拓展文言文教学目的

将“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目标。同时,传承弘扬优秀历史文化,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养,而不仅仅是将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作为文言文学习的目标。这不仅是语文学科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也是语文学科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2.新课标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改变以往文言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式的做法,着重培养学生使用相关工具书如《辞海》《古汉语常用字典》等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体验探索知识的乐趣。这可以说是新课改“以生为本”理念的体现。

3.新课标扩大了文言文的阅读范围

“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这是新课标与以往教学大纲最明显的不同之处。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发现,新课标已经不再局限于教材的条条框框,读懂教材中的文章内容已不再是教学全部,还要举一反三,读懂教材外的浅易文言文内容。这就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阅读有机统一,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完成了知识能力的迁移,是从“学教材”到“用教材学”转变的重要体现。虽然新课标也强调对常见文言字词、句式语法的积累,但积累的目的是去“举一反三”,是为了培养阅读能力。

(二)实施建议(www.xing528.com)

1.新课标更加注重自主学习方式

新课标突出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培养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和相关工具书自行解决阅读中障碍的能力及筛选、查找有关资料的能力,这也是新课改自主学习的理念体现。

2.新课标调整了文言文的教学重点

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兴趣、阅读习惯与能力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对一些知识点的死记硬背。

(三)评价原则

新课标强调的是学生对相关历史文化背景的了解,并且站在历史的角度,以发展的眼光去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评价其意义与局限。这也可以说是对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从古今联系的宏观视角、从横纵两个大的方向去审视文言文作品的价值,从中吸取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最终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另外,新课标也强调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诵读这种方法在教学中曾一度占据主导地位,现在却也备受争议:许多教师认为它已经过时,效率低下,不适于当下的文言文教学,学生们对其更是不以为然,甚至是“深恶痛绝”。而新课标如此“大张旗鼓”地倡导“诵读”,其实质是对文言文作品教学中语感重要性的强调。“语感是一个社会的人对具有认识、情感内容的言语对象的全方位的感受与反应。语言知识虽是语感赖以存在的必要基础,但它毕竟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知识,而是与人的观念、人的情绪交融在一起的,既有语言的因素,也有认识的情感的因素。”“诵读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记住一些词句篇章,而在于培养语感,还在于接受文化的审美熏陶。”新课标制定小组组长巢宗棋如是说。

总之,“人文素养”被新课标摆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它强调文言教学要与现代文教学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使学生从古代优秀的作品中汲取营养,立足当代,学以致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这是与以往教学大纲“学其言”“知其意”最大的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