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性导入主要借助图片、简笔画、实物、多媒体、肢体动作、歌曲歌谣、游戏等形象化的手段加强教学信息获取的直观性,有利于提高学生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
(一)图片导入
图片是展示教学内容最直观的辅助教具之一,能给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认识和操练情景,使学生对语境产生新鲜感和亲切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它可以起到替代实物、再现情景的作用,尤其广泛应用在词汇、句型学习过程中。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下册Unit 4 Where is my car 中Where is...?It’s in/on/under... 句型的学习就可以使用图片进行导入:
T:Look!This is my room.(教师手拿图片)I have many things in my bedroom. This is my bag,this is my book,but where is my key? Can you tell me?(T writes down the sentence“Where is...”on the blackboard and guides Ss to find out the position of the key.)
为了能真实再现寻物的情景,该案例中的教师使用了一张卧室的图片做导入,引导学生去观察图片,利用图片信息找到答案,顺利地进入了主要句型的学习。
在运用图片进行导入时,建议少使用直接演示的方法,可采用以下小技巧:
(1)遮挡部分图片面积,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图片线索去猜整体。
(2)可手拿几张图片,让学生随意抽取,随机确定学习的次序,增强学生的参与性。
(3)把整张图片拆破,随意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通过拼接的方式整合成完整的图片。
(二)简笔画导入
教学简笔画因其简单、快速、形象的特点一直以来深受小学老师的喜爱,也是小学英语教师的必备教学基本功之一。作为一种典型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学简笔画可以起到再现教学内容画面,帮助学生抓住教师思路,把学生一步一步引入教学情景中的作用。使用简笔画方式进行课堂导入,可以达到课堂教学“动”“静”的相互转化,调节教学气氛,调整教学节奏的目的。在具体运用时,要注意“画”与“话”同步进行,教师在作画时,要配合讲解或谈话,适时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的提示来进行语言的表达。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上册Unit 4 Dinner’s ready Part A Let’t talk,在学习fast-food 等有关词汇时,可采用此方法:
T(教师作饥饿状):Hi,children,I haven’t had my breakfast,I’m very hungry,Let’s go to a KFC to buy some fast-food.(边说边在黑板上快速画出汉堡包、鸡腿等简笔画)What would you like ,hamburgers or chicken?
本案例中的老师使用快速生动的简笔画导入方式,把学生快速地带入模拟的“快餐店”中,教师在运用此技巧时,尤其注意了“画”“话”的同步进行,使教学情景更加逼真形象,极大地抓住了学生的“眼球”,课堂氛围轻松愉悦,使学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转移到新的学习内容中。
(三)实物导入
实物即是在生活中实际可见的物体,常见的水果、儿童的学习用品、玩具等实物都可以运用在导入活动中。如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Unit 6 Shopping Part A Let’s talk 的句型内容时就可使用实物导入的方法:
T:Hello,my dear children,today is a fine day,isn’t it ?Let’s go to a supermarket.Today I’m very rich ,and I’m a rich man now. Look,in my hand there are some money(教师手拿玩具钱币),I ’ll give you some money to buy anything you want,are you happy?
“购物”是小学英语中的典型话题,该案例中的教师使用玩具钱币进行生活常识的情感诱导,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当然,这个案例也是培养孩子良好“金钱观”的大好机会。
实物的作用主要是辅助教学,在使用本技巧进行导入时,应注意实际物体的直观、简便和恰当,切忌让实物“喧宾夺主”,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干扰了课堂教学的正常进行。
(四)多媒体导入
多媒体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于一体,具有多维性、交互性和情景性等特点,可以从多种感官刺激学习者,加深印象与记忆,又能有效地拓展教与学的资源与空间以及学生的视野,使课堂的导入更加丰富、生动、形象。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favorite season Part A let’s learn,在学习词汇summer 及其季节特点时,就可以这样使用多媒体进行导入:
T:(教师展示多媒体屏幕)Hi,children,please watch and listen carefully,can you guess what season this is?(屏幕闪现出一幅开满荷花的池塘景色,同时伴随蝉鸣、蛙叫的声音。)(www.xing528.com)
Ss:夏天。
T:Yes,summer.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summer? 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it?
在本案例中,教师使用多媒体把夏天的典型景象和声音组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了夏季的美好,通过“看”“听”“说”多种感官的交互,加深了学生对该词汇的印象,也激发了学生对后续活动——描述夏季气候特点的学习热情。
(五)全身反应法导入
全身反应法(TPR)是一种通过语言和动作的协调来教授语言的方法,其主要的活动方式为“听指令——做动作”。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六年级上册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Part B Let’s learn & Be a tour guide 是关于“问路”话题的学习,在进行场景导入时,就可使用这种方式:
(教师设计“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的导入活动。全班学生站起来当小司机,教师说出三种颜色,学生做出停车、开车、等待的动作。)
T:Hello,little drivers,let’s drive our car on the road.Listen to me and do the actions.Look,red lights,stop.Ok,green lights,let’s go. Oh,yellow lights,please wait. The actions are about our traffic rules,do you know?
交通规则的条例有很多,本案例中的教师选取最常见的“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规则,把它与全身动作反应结合起来进行导入,孩子们通过做动作,听口令完成了对交通规则的语言“输入”。这样的技巧既有趣,又能放松心情,还能与生活常识相结合进行语言的习得,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歌曲歌谣导入
歌曲歌谣导入就是在新课呈现之前组织学生听或演唱歌曲歌谣,使学生以愉快的情绪进入学习之中。歌曲歌谣有优美的曲调,明快的节奏,能活跃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使学生在音乐声波的刺激下,牢固保持对知识的记忆。如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Unit 4 We love animals Part A Let’s Learn & Let’s chant 时,就可采用歌曲导入方式:
T:Hello,children,let’s enjoy a song Old McDonald’s Had a Farm,listen carefully and then tell us,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hear?(教师播放歌曲)
教师在选择歌曲歌谣进行导入时,应注意内容之间的逻辑联系,要保证相同话题上的一致性。
(七)游戏导入
爱玩、贪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游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融入新课,兴致盎然地学习新知识。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英语(义务教育教科书)四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is it?Part A Let’s Learn & Let’s do 时,就可采用猜物游戏的导入方式:
T:Hello,boys and girls. First,let’s play a guessing game!
T:I have a good friend. It has a round face,but it has no eyes. It has two hands. It has no legs but it can walk. It has no mouth,but it can say:Get up,get up. It’s time to get up. Guess,what is it?
Ss:A clock.
T:You are so clever. Yes,it’s a clock. Now,let’s look at the blackboard. There is a clock.What time is it,do you know?
游戏导入的形式多种多样,如有听做类游戏、猜测类游戏等。教师在使用本技巧时要紧扣新课内容,导入游戏的规则应简洁并易于操作,开展游戏的时间不能过长,3~5分钟为宜,以免影响后续的新课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