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实际上是儿童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一种主体性的活动,儿童通过与文本、与教师和同伴对话,不断地与教师、教材和环境进行持续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形成数学知识、技能和能力,并同时发展情感态度和思维等方面的品质。在这里,师生间的互动与合作分享是构成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相互作用的基本要素。
(一)课堂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关系的基本分析
早期的研究,较多地只是分析教师的特性对学生成绩的影响。随着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在课堂学习中,教师的知识、态度、信念以及策略都将影响他自己的行为方式和行为过程;同样,学生的行为将影响教师的知识、态度、信念以及策略等的变化。总之,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作用可以描述为(见图6-2)[10]:
芬内玛(Femborg)等人曾对这个模型作了进一步的解释,认为课堂学习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必须建立在对每个学习者有所了解的知识基础之上;第二,学习要考虑孩子的数学思维是如何发展的;第三,当引导学生学习数学时,他们必须能积极思维。
(二)课堂学习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
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相互作用的呢?现代教学研究表明,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
图6-2
1.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合适的引导予以体现(www.xing528.com)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承担教学组织的任务。因此,教师显然是处于一个主导性的地位。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主要教师仅仅依据规定的学习目标和任务,去精心设计一个学习过程(程序),然后在课堂上“丝毫不差”地去执行这个程序就可以了。假如这样的话,似乎程序的执行以及程序的修正的适时性和灵活性,就会变成反映教师教学水平的一个主要依据。于是,教师的提问,学生的应答,实际上就成了教师控制课堂活动程序的一种手段——教师根据预设的目标和过程,通过一个个问题或练习,来检视学生的活动状况,再通过一个个指令来帮助学生修正,学习活动永远是在预设的程序中运行的。
2.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
在课堂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构成课堂活动形态的基本要素。而主导课堂活动中人际关系方式的就是师生的关系方式。这种存在的关系方式必须能使每一个儿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获得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体验。因为只有当人在对环境的主动的探究、尝试、与他人交流等行为过程中获得认识的发现与情感的体验,才能满足自我潜能发展的需要,才能构成完整人格的发展。
这就需要倡导一种“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模式,因为这种关系模式的基本机制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相互信任并受到充分的尊重。在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展开自己想做的活动,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是可以彼此敞开的,能获得对方的接纳和宽容,合作与交流是被积极倡导的,可以自由地以伙伴和合作者的身份提出建议或意见,自由奔放和新颖的想像是被充分鼓励的。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对话”为主要外显形态的师生关系模式中,并不都是以教师的主动行为来主导的,课堂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作为这个班级社会中的一员而存在的。在平等的共享性“对话”中,每个人都是行为的主动者,决不能将“对话”简单地理解为就是师生间一种不断地、高密度的“问—答”过程。
同时,要真正实现课堂学习中共享性的平等“对话”,学生也需要预先知道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目标和任务,预先规划自己的活动方式和过程,预先收集一些相关的信息和问题。只有这样,课堂中的质疑才是可信的,表述才是合理的,冲突才是真实的,交流才是有效的。
3.课堂教学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
现代学习研究表明,儿童的数学学习过程不应仅仅是一个个体内部的建构过程,还更应是一个与他人合作与分享的过程,即是每一个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个体在充分地交互与分享中生成、修正或开展的实践性的活动过程。这样,就需要更新课堂学习的组织策略。例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学习中,“小组讨论”是一个常见的策略。然而,这样的策略却又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可能会回答“我们小组认为……”,但实际上却并不是小组成员的共同意见。究其原因,可能流于形式较多,而未能真正体现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分享[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