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宁静时刻,一杯茶呵护身心

宁静时刻,一杯茶呵护身心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品鉴的第一款便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承人王顺明制作的肉桂。且看她娴熟地用一只白色盖碗冲泡茶,将茶汤缓缓注入一只玻璃公道杯里。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茶滋于水,水藉于器。”品鉴完第一道茶,刘亚琴又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款毛蟹。在制茶人的手中,茶的生命开始了蜕变与升华。到了泡茶人手中,茶沉睡的生命再度被唤醒。更有来自日本镰仓的一位女学生,回到日本后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镰仓开起了中国茶的学习班。

宁静时刻,一杯茶呵护身心

或许是与茶为伴已经十多载的缘故,刘亚琴举手投足间,茶的淡雅气质与精神早已经深深融进她的骨子里。对中国茶的热爱,也深深镌刻进她的内心深处。讲起一路与茶相伴的日子,她满目云淡风轻,颇有白发渔樵江渚上,曾经多少事,都交付于一杯茶中的气概。

下午正好没有茶课,气氛显得格外安静闲适,茶空间似乎也格外简洁敞亮。茶如其人,茶空间亦如其人,素朴自然,如茶之本味。十几年来,刘亚琴以茶为媒,结缘爱茶之人,分享传播茶知识、茶文化以及泡茶技能等相关内容。以茶为师,借茶修为,养身亦养心。她对于空间布置并无刻意为之,而是呈现素朴天然的样貌。茶室里有宽大的落地玻璃窗,临窗而立,可以看到窗外是车水马龙的街道和东三环鳞次栉比的建筑物。想来,在此处赏城市夜景,看灯火闪烁,喝茶品茗,觅一处清凉,也是赏心乐事了。

刘亚琴对武夷岩茶情有独钟。为了这次会面,她特意准备了两款茶与我们一道分享。我们品鉴的第一款便是武夷岩茶大红袍传承人王顺明制作的肉桂。且看她娴熟地用一只白色盖碗冲泡茶,将茶汤缓缓注入一只玻璃公道杯里。我注意到,她所用泡茶器具,无论是盖碗、茶杯,还是公道杯,皆是寻常之物,并非动辄价值千金的茶器茶具,或是当下流行的名家之作。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提到,“茶滋于水,水藉于器。”刘亚琴事茶十余载,对于泡茶器具的重要性当然了然于心。选用恰当的茶具才能反映茶之本味。“一般就质地而言,釉面厚、烧结温度高的磁质茶具,泡出的茶香气滋味较好。用陶质茶具泡茶,则汤感厚重,夺香厉害。玻璃材质的茶具,茶汤和茶之间没有交流,泡出的茶有一股熟汤气。紫砂壶是双气孔结构的,用紫砂茶具泡茶,既不夺茶的香气,又无熟汤气。”

说话间,她已经利索地将茶汤分至我们每个人的茶杯里。在白色的小瓷杯里,茶汤呈现出深沉又透亮的酡红,如白色画布上一抹醒目的亮色。我端起杯,啜饮一口,口感有几分柔顺,并不霸气。细品之下,这款肉桂,入口的茶汤略显单薄,用料大概并非时下为人追捧的典型意义上的正岩牛肉(出产自武夷山牛栏坑的肉桂)或者马肉(出产自武夷山马头岩的肉桂),但是,火功确实非同一般,体现出了制茶人对武夷山岩茶火候的精准认知。

“十焙成金,久藏不坏。这是对武夷岩茶火功的最高评价。”焙火是制作武夷岩茶的一个重要环节。“十焙”言焙火次数之多,也可见岩茶功夫之深。“一般而言,武夷岩茶都有复焙一说,就是已经焙过火的岩茶,由于受潮返青等原因,需要再次进行焙火。但是,如果初制、精制焙火工艺到位,那么,即便是轻火焙茶,也不会有返青现象,没必要都进行复焙。就像现在我们喝的这一款岩茶,是清香肉桂,在北京已经贮存了很多年,从来没有复焙过。无论什么时候喝,它的口感始终让人感动,能感悟到制茶人的用心。”

品鉴完第一道茶,刘亚琴又拿出自己珍藏多年的一款毛蟹。“毛蟹是茶树种的名字。”刘老师解释说,“这也是一款经常辅佐其他茶品种的茶,通常用作配茶之用,按照一定的比例,按照类似中医君臣佐使的概念,拼配成有名的茶类。须知,拼配也是一种技术。”

她让我们先观察茶的外形。看起来,茶则中的毛蟹约有七克,干茶条索乌润松散,外形倒也并非多么出众。但是,就是这款看似普通,貌不惊人的茶,入口之后的柔顺之感却超越了刚才的那款肉桂。口腔内清澈甜头,活力激荡不说,更令我感受到了许久不曾领略到的“舌底涌泉”的美妙感觉。我只觉舌头下面如同有汩汩泉水,绵延不绝。几泡下去,香气渐次呈现。香气细腻,带着一股绵柔之感,又带着某种撞击力,竟然让我不禁想到“还魂”一词。说茶还魂,其实是颇为矫情且不准确的。对于茶而言,生长在山野间时,自身有鲜活的生命力。在制茶人的手中,茶的生命开始了蜕变与升华。到了泡茶人手中,茶沉睡的生命再度被唤醒。

她从专业的角度指出,这是由于茶自身的内涵在时间里发生转化,这种转化悄然无声,却一直在进行。也正是这种转化,让人体味到岩茶十焙成金、久贮不坏、香久益清、叶久益醇的魅力。

每一款好茶,都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作用的结果。真正意义上的好茶,需要具备如下几个要素: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原材料、精湛的制作工艺,以及恰到好处的储存条件。原材料好的茶,配上精湛的制作工艺,简直是锦上添花。后期储存得当,更是茶自身的福分,也是饮茶人的福分。(www.xing528.com)

岩茶的用火,大致分为轻火、中火与足火三个类型。轻火一般是连续焙四到六个小时,中火则在八个小时左右,足火的一般焙火时间则需连续十几个小时。至于选择用何种火功来焙茶,一般取决于岩茶的品种特质和做茶的意图。刘亚琴举例说:“譬如奇兰或者悦茗香,属于清香型品种,焙火一般用轻火或者中火。肉桂则多用中火或者足火居多。”茶如人,皆有自己的性格,焙火要做到根据茶的不同,灵活用火。

岩茶的制作工艺繁复,尤其是用传统工艺制作。刘亚琴强调,无论是初制还是精制茶,每一个步骤都极为重要。“与大家一道在武夷山的茶山游学时,我们目睹了制茶人的艰辛劳作,好在还有一批默默无闻地坚守传统工艺的制茶者。他们是真正的爱茶人,在做茶的过程中守望一份寂寞,也甘于寂寞。我们确实没有理由不敬畏传统。”

刘亚琴与茶打交道,不觉一晃已有十八年。回忆起自己初入茶行的情景,刘亚琴感恩自己的老师,茶委员会的张天福老先生,正是张天福先生开创了中国茶道培训之先河。“早在1998年,张天福老先生即带领我们去茶山游学,寻访坚守传统工艺的老茶人,令我至今受益。那个时候,张老先生给我推荐了一些茶书,给我布置阅读任务,让我去看。还让我去背诵一些历史上文人墨客所写的与茶有关的诗词歌赋,像《七碗茶歌》里的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还有白居易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尘。无由持一碗,寄与爱茶人’。”

十几年来,刘亚琴培训教授的学生已经有上千名。她所教授的中外学生,无论来自北京,还是来自韩国日本、美国,许多都沉淀下来,成为她生活中的朋友。茶也早已融入他们的生活,十几年不间断。更有来自日本镰仓的一位女学生,回到日本后在自己居住的城市镰仓开起了中国茶的学习班。

“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茶文化交流,渊源甚深。日本人在唐宋时期来到中国,将中国的茶文化带至日本,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特点形成了今天的日本茶道。现在,随着国内茶文化的升温,不少中国的茶文化爱好者又跑到日本去学日本的茶道。同样,也有一些日本的茶文化爱好者倾慕中国茶的魅力,又来中国学习中国当代茶文化。”谈及此,刘亚琴甚为欣慰。

身为资深事茶人,一方面,她传道、授业、解惑、分享茶知识、教授品茶与泡茶技能。另一方面,对她而言,爱茶,也是爱上了这种与茶有关的生活方式。她把自己的生活过得如同一碗茶汤,守望一份宁静、一份自然,将生活过得润泽、通透。她已经分不清,与茶打交道到底是自己的工作,还是生活。

“无论制茶还是泡茶,无论把茶当成工作还是生活,要想达到游刃有余的境地,都需要一种自律。只有在自我节制与自我约束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自由。要想泡好一杯茶,你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茶知识,熟知茶的性格特征,了解茶的特性,明确器具、水温、投茶量等要求。”

刘亚琴对茶始终有尊重之心,对茶的尊重,对自然的敬畏,茶都会感知到,茶也会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真诚、用心、专注,对茶应如此,对人亦应如此。在追随茶的生命里,有过波折,有过诱惑,但她始终不慌不忙地守候一碗茶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