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歌小岁酒,花舞大唐春……愿得常如此,年年物候新。”赵为民喜欢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的《元日述怀》一诗,对其中“花舞大唐春”一句尤其赞赏,于是干脆拿来做了自己第二家茶院的名字。在赵为民来看来,这五个字既包含了一种盛唐繁华气息,又充满了少年般的生机与进取精神。
我第一次来大唐春喝茶,是与韩国的金老师一道。犹记得,在渐黑的暮色中,金老师带我穿过人头攒动的南锣鼓巷胡同,穿过车水马龙的宽街,行经一座基督教堂,再绕过废墟般的施工工地,一路上磕磕绊绊地行走,终于在一个胡同口停下来。眼前是一个高大的门头,威严耸立。门口的两只红灯笼,在黑暗中分外惹眼。中间匾额上书“大唐春”三字,只觉笔力遒劲,有种风发意气。登上台阶,厚重的木门訇然打开,有人迎接我们进去。
甫一进入,便感觉别有洞天。这是一座三进的院落,宽大的照壁,低矮的院墙,爬满藤蔓。树木影影绰绰,核桃树、枣树、海棠树、香椿树枝叶繁盛。曲廊回合,人影绰绰,只觉四处有光,但并不亮眼,来自唐宋时期的木雕佛像在半明半暗处沉思。我伫立在院中,嗅到了浓烈的植物气息与沉香的淡然味道。
金老师在西厢房泡茶,当晚喝的是他给赵为民所带的武夷山陈德华手做的岩茶大红袍。我们举杯啜饮,不经意间便看到楼宇烈手书的“养和斋”三字。只记得那一晚,我与赵教授相谈甚少,但是他的温暖敦厚,比茶更让人印象深刻。想到这座院子曾经是弘一法师在北京住过的地方,我心里便忍不住泛起一阵一阵的感动。
再度前往大唐春造访赵教授,则是拜另一位朋友沈思源所赐。我们几个人在院子里的一株百年核桃树下吃完晚饭,又出门去玉河边散步赏荷,方才回到西厢房喝茶。此番,赵教授端坐于茶席前,亲自为我们泡茶。他略带歉意地解释道,茶是下午就开始冲泡的古树生普。爱茶之人,多惜茶,尽管已经冲泡了二三十道,滋味犹存。如果弃之,未免有几分可惜,不妨物尽其用。
石青色泛着紫光的紫砂壶,出自赵教授之手,出汤断水极为流畅利索。出汤时,他将茶壶略略高悬,茶汤便在空中形成一道优美的弧线。茶席上的两把紫砂壶,一把已经用了半年多,经过茶汤的浸润,明显已经有了润泽光亮。另外一把只用了几天,尚有几分生涩感。
紫砂壶的圈口处镶了一道细腻的银边,与石青色的壶身相得益彰。初时,赵教授曾想过用镶金的工艺,终究因觉得黄金的颜色在茶席上太过于耀眼,与饮茶营造的宁静氛围相背离而作罢。“而且银会氧化,越用越好看,颜色会变暗,会变得斑驳,更有质感。”至于壶本身,制作的时候用的是紫泥,但是烧制的时候,用的是还原焰技术,所以,被烧制成了现在看到的石青色。每一把壶的壶身都不大,适合细细把玩,更兼内敛雅致,充满着明代文人的气息。在每一把壶的底部,都铭刻着赵教授自己的诗文,在壶身内的壶底部分,则有他的落款。
通常而言,把瓷器做成圆形的容易成形,做成方形的则难。他新近又对这些茶杯进行了改良,他给我们展示手机里存的手稿,杯身矮了下来,开口则变阔了,以便适用于不同的茶类。
早在十几年前,赵为民就开始了他的紫砂壶创作。其动因也是为了寻找好的茶器,“对于泡茶而言,紫砂是良好的选择。但是,我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我看得上的紫砂壶价格不菲,价格低的又入不了我的眼。某个机缘下,我干脆自己学习做紫砂壶,也由此开始了与宜兴紫砂壶大师的合作。”
清风壶、明月壶、天心壶、融合周易思想的元亨利贞壶……如此算下来,赵为民已经做了六七十把紫砂壶。对每把壶,他都撰写文章,记述创作缘由、心得等,极为用心。不经意间,他也成为中国紫砂文化的推动者与传播者。
我们喝茶用的八棱白色薄胎瓷杯,同样出自赵教授之手。这些手工茶杯在灯光下微微泛着象牙黄的柔光,表面略略凹凸不平,极为润泽。寻常的德化白瓷,经他的创意,变得无比雅致,文气十足。“之所以采用六棱,是因为胎体薄,喝茶时容易烫手。如果喝茶时手放在棱处,便不会感觉茶汤太烫。”(www.xing528.com)
几杯茶汤入口,众人皆赞叹茶汤的甘美。实则是当晚泡茶所用之水,也极为讲究。不是一般的水,而是香山的泉水,它的酸碱性及矿物质含量都极为均衡,能最大程度激发茶的活性,远远超过国外的某些品牌的矿泉水。早些年,赵教授与夫人亲自开车到香山的泉眼处取水,每周一次。近几年,他们年龄渐增,开车多有不便,便有专人送水过来。由于院子里往来的人多,“每个月要用掉几十桶水”。
夜色越来越深,茶越泡越淡,谈兴却越来越浓。茶席上偶然振翅飞来几只小虫子,为饮茶增添了一种乐趣。
赵为民曾经撰写过一副对联,曰“抱琴应有仲尼意,读曲能无渔夫心”。那么,饮茶之心应如何?日本的茶文化思想传承有序,人们通常用“和、敬、清、寂”来形容之。在赵教授看来,中国的茶文化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的茶,一个是精神层面的茶。“换而言之,一个是茶内的,一个则是茶外的。现在还是谈茶本身的居多,对于茶外的探讨,则比较少。”
“到底什么才算是中国的茶文化思想?”赵为民说自己也在思考和探索这个问题。“中国的佛教公案一直讲‘吃茶去’,所以茶中一定包含了很多值得我们去思考的东西。饮茶,品茶,谈茶。”
后来,在武夷山,赵为民又用这个观点跟汤一介教授交流。“汤教授说,饮茶还有一个境界,叫默茶,就是对茶无言,超越谈茶。我把汤教授的默茶一说,改为悟茶,意即用心感悟一杯茶。”
“所以,总结下来,中国人吃茶有这样四个层次:一为饮,二为品,三为谈,四为悟。前二者,是对茶的物质层面的理解,后二者,是对茶的精神层面的理解。”
哈佛大学亚洲中心资深研究员杜维明先生非常认同赵为民教授对茶的四个层面的理解。他在给赵为民的一封信中曾写:“茶,是可以饮、品、谈、悟的。”这表明他是同意赵为民的观点的。杜维明先生进一步说到,饮茶与品茶是体验知之,谈茶与悟茶则融合了心智、神明、灵觉以及身体之中的智慧。这是杜先生对中国茶文化的哲学化概括表达。
“在精神层面上,茶只是一个载体。它诱发了我们对一些事物,甚至是高纬度事物的思考。比如,大家通常会谈到‘禅茶一味’,到底何谓禅茶一味?现在许多茶空间里都会写‘禅茶一味’四个字,但是真的体现出禅与茶的真味了吗?”
反而言之,此时,在我们饮茶的西厢房内,并无“禅茶一味”四个字张贴出来,但是,却让人感觉到一种油然而生的禅意,处处是禅的境界。“通过茶,我们对自己的人生、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有所思考,有所感悟,这才是饮茶的真谛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