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会计本质及其发展历程

会计本质及其发展历程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所谓会计信息系统论,不过是运用信息系统论的观点,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后来,阎达五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标志着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

会计本质及其发展历程

在中外会计界,人们对会计本质的认识历来存在分歧。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1)管理工具论:认为会计是管理经济活动的一种工具

这种观点在我国20世纪50至80年代比较流行。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不能把会计和会计工作混为一谈,会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手段,它是一个独立的方法体系。这个方法体系是人们长期从事会计实践的经验总结,把它再用于会计实践,才表现为会计工作。

(2)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种记录、分类和总结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的艺术

在20世纪70年代前的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这种观点在西方国家比较流行。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1]所属的名词委员会于1953年发表的第一号“会计名词公报”,对会计所下的定义是:“会计是一种艺术,旨在将具有或至少部分具有财务特征的交易事项,以有意义的方式且以货币来表示,予以记录、分类和汇总并解释由此产生的结果。”该公报还对上述定义中涉及的“艺术”一词作了解释:“艺术有一部分是科学。但艺术还强调会计人员运用其知识,以解决特定问题的那种创造性的技巧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才说会计是一种艺术。

1980年第15版《大英百科全书》对会计提出了好几条定义,其中一个就是:“会计是一种艺术(Art),它记录、分类和总结一个企业的交易并报告和解释其结果。”

(3)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1966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在纪念该学会成立50周年的文献《论会计基本理论》中提出会计基本上是一个信息系统。所谓会计信息系统论,不过是运用信息系统论的观点,重新认识、界定会计的本质。1980年,余绪缨教授首先明确提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后经葛家澍教授等的论文加以阐述发展,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成为一种观点。两位教授给会计所下的定义是“旨在提高企业和各单位活动的经济效益,加强经济管理而建立的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这逐步被学术界所接受,并与管理活动论共同列为我国20世纪80年代有关会计本质讨论的两大主流派观点。具体有以下含义:

①会计作为信息系统,并不直接参与管理,而是通过提供会计信息为管理提供咨询服务。(www.xing528.com)

②以提供信息为主进行信息反映是最主要的职能,且将整个会计程序分为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四个环节,将会计目标定位于“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③会计信息系统是由会计、信息、系统三个概念组成的。所谓会计,包括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是企业主要的信息来源。

(4)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本身具有管理职能

在西方国家,会计理论界对会计本质问题的研究不大重视。而在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以前的30多年里,会计本质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争论的热点。至今,仍有很多人认为会计本质是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

在1980年中国会计学会成立大会上,阎达五教授与杨纪琬教授合作发表了题为《开展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几点意见——兼论会计学的科学属性》的学术论文,首次提出了“会计管理”概念,视会计为一种管理活动。1983年6月,成圣树教授等人撰文指出:会计是经营管理的核心,是反映和控制经济活动并使之达到一定目的的一种能动行为,是有组织、具有管理职能的一种管理活动。后来,阎达五教授继续深入研究,并于1985年和1987年分别出版了《会计理论专题》和《责任会计的理论和实践》两本专著,标志着会计管理理论初步形成。

这种观点既否定了会计是一种应用技术的看法,又否定了会计是一种管理经济的工具的看法,转而强调会计具有反映和监督的双重职能。具体表现为:

①会计是一种社会关系,是人们自觉运用经济规律并通过特定的技术程序管理实际经济活动的一个社会环节。

②现代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经济管理的职能,明确了它在国家经济管理与企业经营的地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