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初为三国古琴曲名,至唐有李白和唐僧皎然之诗歌。入宋后,用作词调名。元初《天宝遗事诸宫调》用作曲牌后,在南北曲戏曲和说唱音乐中广为流传。其在北杂剧《梧桐雨》、《鲁斋郎》,南戏《张协》、《牡丹亭》、《琵琶记》、《浣纱记》、《南西厢》、《东墙记》、《荆钗记》、《杀狗记》、《香囊记》、《连环计》等剧目中均有运用。
由于含有[风入松]的《琵琶记》、《牡丹亭》、《西厢记》、《连环记》等剧目,曾为调腔、宁海本地班、宁波“甬昆班”等先后演出,由此将这些剧目中的[风入松]传入平调在所难免。现今宁海还保存着的“《辞宴》、《洞房》、《盘夫》、《惧处等折子戏,即为《琵琶记》之片段”,就是[风入松]由《琵琶谈等剧目传入平调的明证之一。
将平调《火烧白雀寺》第三场的[风入松]与调腔传统戏《连环计》中的[风入松]比较后发现,两者的体格和唱调呈句句对应式相似,由此推断,平调[风入松]系由调腔直接传入的调腔型曲牌。
调腔[风入松]是传统戏《连环计》中弘王与唐妃的唱腔。据郑孟津先生考证认为《连环计》是海盐腔的一个剧目。郑先生引用《鸾啸小品》云:“余犹记(越中海盐班女旦金凤翔)《香囊》之探、《连环》之舞,今未知有知之者,虽童子尤令魂销,况情炽者乎![1]"由此推断“《连环计》亦属浙音海盐腔。”至于调腔演出《连环计》、乃至本曲牌[风入松]等来源是否与海盐腔有关,待考。
鉴于平调声腔形成之前的任何曲牌不属于平调,因此,也就不存在是否有曲牌传入平调的问题。同时,根据笔者推断平调声腔约形成于宁海本地班与宁波“甬昆班”合作演出的鼎盛之期,这时期正是清同治、光绪(1875—1908)年间,因此,[风入松]传入平调的时间,也就在1875—1908年的晚清。
[风入松]又名[风入松慢]、[松风慢]、[远山横]、[销夏]。[钦定词谱]卷十七云:“又名[风入松慢][远山横]因(宋)韩(淲)词有“小楼春映远山横”而名。(见《涧泉诗余》
1.古琴曲名。[风入松]古琴曲名。传为三国嵇康(223—262),谯郡铚,今宿县西南人)作。见郭茂倩《乐府诗集》。
2.唐诗。李白(701—762)有“风入松下清,露出草间白”句。唐僧皎然(湖州长城,今浙江人)有琴曲[风入松歌]:“西岭松声落日秋,……写得松间声断续”等句。(见郭茂倩《乐府诗集》)调名本此。
3.宋词牌名。《宋史·乐志》入“林钟商《词谱》收4种体式。《词谱》卷一七列(北宋)宴幾道(约1040—1112今江西临川人,)词“柳阴庭院杏梢墙”为正体。另有变格。张可久、汤式之作皆为词体。
4.诸宫调作曲牌名。王伯成(生卒不详。涿州,今河北涿县人)《天宝遗事诸宫调》作曲牌。
双调·风入松
——《天宝遗事诸宫调》
(元)王伯成原著
——选自清《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卷六十六
诸宫调计用双调[风入松]1次,1支、1阕。有曲谱1阕。位于《天宝遗事诸宫调》“明皇进广寒”。
南北曲均有同名曲牌。北曲属双调,小令兼用。散套可作首牌,但只作半阕。基本结构六句:七、五。七、七.六、六。末句五字句为元曲初见。与诸宫调、词牌及南曲基本同。如汤式之“题马氏吴山景卷”[北双调风入松][幺篇]即同词牌:
吴山佳丽压江淮。
X平X仄仄平平(韵),
形胜小蓬莱。
X仄仄平平(韵)
堆蓝耸翠天然态,
X平X仄平平仄(韵)
才落眼便上心怀。
仄平X X仄平平(韵)
但得仪容淡冶,
X仄平平X仄(韵)
何妨骨格岩口。
X平X仄平平(韵)
《太和正音谱·双调》列马致远该散曲曲谱如下:
——选自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双调》
北曲[风入松]常见联套式如《天宝遗事诸宫调》“明皇进广寒”套,即为[新水令]—[风入松]一[万花方三台]一[尾声]。
南曲属仙吕,双调。例作引子,亦用于过曲或单作小令。字句格律与词牌同。常见套式,如《琵琶记》第三十八出“张公遇使”:[虞美人]、[步步娇]、[风入松]、[犯衮]、[风入松]、[犯朝][2]、[风入松]。
南北合套式,如《小孙屠》即为:[北新水令]、[南风入松]、[北折桂令]、[南风入松]、[北水仙子]、[南风入松]、[北雁儿落]、[南风入松]、[北得胜令]、[南风入松];[3]
以[风入松]为主的集曲有[风入三松]、[风入园林]、[风入娇音]等。[风入三松]是[风入松]与[急三枪]之集曲;[风入园林]是[风入松]与[园林好]之集曲;[风入娇音]是[风入松]与[忆多娇]之集曲。[风入松]用法主要有三种:一,叠用二支、四支、六支成套,甚至可以组成专场;二,接用[急三枪]组成短套,并循环使用。如《荆钗记》第三十出“祭江”[风入松]一[急三枪]一[风入松];三,紧接[六么令]后,反复循环,如《浣纱记》第三十六出“飞报"[六么令]一[风入松]—[六么令]一[风入松]一[六么令]一[风入松]一[六么令]一[风入松];四,用作南北合套。如《明珠记·买药》共用六支。
平调[风入松]承袭了上述三种用法。
[风入松]自为《天宝遗事诸宫调》用作曲牌后,在南北曲、近现代戏曲和说唱音乐中广为流传。作为曲牌形态的[风入松]在千百年来的流播中,虽然有过许多变化,堪为变体无数,但万变不离其宗,透过细节我们还是能够依稀窥见它们的体格基本不变,旋律仍有许多相似之处。
如在北杂剧《梧桐雨》、《鲁斋郎》中就有应用。
《梧桐雨》是元代剧作家白朴(1226—1306后,祖籍山西隩州,今河曲县南,后迁居河北真定,今正定县)的名作。《鲁斋郎》由关汉卿(约1229— 1300)作。将这两个同时代作品中的[风入松]与诸宫调[风入松]谱例1比较,堪谓体格无异,旋律相似。
北杂剧[风入松]之一
——《鲁斋郎·第四折》
无名氏原著
(双调新水令残套)
——选自刘崇德《元杂剧曲谱研究与辑录》第691页。
北杂剧[风入松]之二
——《梧桐雨·第三折》
白朴原著
三曲牌的旋律相似处,特别表现在以下几个乐句上:
[风入松]在南戏中用得特别多。如《张协状元》、《荆钗记》、《琵琶记》、《浣纱记》、《南西厢》、《牡丹亭》、《东墙记》、《杀狗记》、《香囊记》、《连环计》等剧目中均有应用。
下面选取南宋、元、明不同时期的[风入松]作一比较,以窥其传承之脉络:
比较结果,体格均为六乐句:七、五。七、七。六、六,与定则无异。
(2)旋律比较:
下面仅选取元、明、清三个时期代表性剧目:元末明初的《琵琶记》、明后期《浣纱记》和清《月令应承》中的[风入松]为例,试比较如下:
南曲[风入松]之一
——元末《琵琶记·扫松》
高则成原著周来达译线谱
小工调[南仙吕入双调·风入松]
——引自郑孟津《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笫680页
南曲[风入松]之二
——明后期《浣纱记》
——选自刘崇德《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第101页
南曲[风入松]之三
——清《月令应承》
——选自刘崇德《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第102页
上述[风入松]虽然相似处较多,但结束句旋律相似尤为明显。
由此认为,元、明、清以来这些剧目中的[风入松]之间有一定渊源。
[风入松]在近现代戏曲中运用广泛,形式也比较多样。不仅有作声乐曲牌和器乐曲牌的,也有作声乐和器乐合一曲牌“群曲曲牌”的。所谓“群曲曲牌”,即“带唱词的、由群众演员的齐唱,来表现群众场面和宏大气势的曲牌。”[4]
如京剧在《千忠戮·搜山》一出中的反将兴兵进军出场时的圆场,以唢呐加锣鼓,众将兵唱的就是“群曲”式的[风入松]曲牌。这种“群曲”与纯器乐曲牌的区别在于,众演员所唱的唱词,大多是诸如“将土英豪,儿郎虎豹,军威耀,地动山摇,要把狼烟扫”等固定的、程式性的词句。其唱腔旋律与器乐曲牌同。据惊剧知识手册》称,京剧曲牌[风入松],原出昆曲《精忠记》[5]。(www.xing528.com)
[风入松]在现存的戏曲剧种中,作为声乐曲牌经常演唱的有京剧、湖南辰河高腔、河南大弦戏等,而在越剧、婺剧等剧种中,常见的是作器乐的唢呐曲牌。
河南大弦戏中的[风入松],有[一板风入松]、[原板风入松]等不同的板式。”从词格上看,与传统的词格没有相同之处,为上下句格式。”[6]如该剧种《狸猫换太子》中李妃的一段唱腔:“观殿下举止安详好容颜,光彩照人美少年”就是这种上下句式的结构。
湖南辰河高腔的[风入松]是该剧种传统唱腔“八母调”中的首牌。所谓“八母调”就是该剧有八个基本调,它们分别是[风入松]、[驻云飞]、[锁南枝]、[红纳袄]、[锦月堂]、[新水令]、[汉入松]。而以[风入松]作为“母调”的,又有长短句为主的[数板风入松]、[冲腔风入松]等。[7]
[风入松]的用途较广,如《定军山》通常用于如发兵、回山,行军、行军场面,如《千忠戮·搜山》等即是。还常与[急三枪]交替运用,构成循环体曲式。如《琵琶记·稍松》即是。又可分段使用,配合上场用前半段,下场常用合头。如《定军山》中的张鸽、《桑园寄子》中的石勒、《白良关》中的刘国桢等上、下场的曲调,就由这种方式产生。曲调见下例。
京剧风入松
——选自《定军山》
——选自马玉玺编《京剧传统曲牌选)》第9页
该曲牌在京剧中有“头段”、“二段”、“三段”之别,在实际演出中,可以视为三支[风入松],每支曲牌的终结音不同,分别为Rui、slo、do。
千余年来的琴曲飒入松》,如今焕发出了新的生命之光,依然流播于世。如张子谦、龚一、吴文光、吴景略和赵家珍等演奏家还在演奏着它。
平调[风入松]
——《火烧白雀寺》唱段
周来达译线谱
冷炳生:姑娘容禀!(特叩尊前——
——选自《宁海平调腔史》第129页
[风入松]是平调中用得最多的曲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如在所谓的平调前18本和后18本的36种剧目中,就计用98次之多,其中含器乐[风入松]5支。
与[风入松]本体相比,平调[风入松]的体式略有不同。全曲的唱调结构似乎发生了质变,变成了一个以上下句为基本单位的、对仗式的单乐段。其上、下句基本落音为slo、Rui、或倒置Rui、slo。这一点,在平调音乐家邬如砺先生《宁海平调音乐介绍》(油印本第45页)介绍[风入松]中表达的更为明确。其中的第一乐段与谱例8完全相同,第二乐段的基本结构则是: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七。一二三四五六。(再重复:一二三四五六)。可见其中的前三句,均为七字句。
平调变体[风入松]谱例
周来达译线谱
——选自耶如砺《宁海平调音乐介绍》(油印本)第45页
这是两个可以不断变化反复的上、下乐句,其基本落音就是slo、Rui或Rui、slo。加上开头和结束句,就是一个由对仗式上、下乐句为基本单位构成的四句体。
该唱调的旋律特点是在五声音阶基础上,以变徵作下句落音前的过渡音,在si。音上结束。如:从而加强了唱调的抒情性。
平调[风入松]的用法,不仅有承自元以来的传统用法。如《双巧缘》第十场即由[风入松]、[风入松]、[风入松]叠用成套[8]。如《巧姻缘》第五场唱调,即由[风入松]接[急三枪],并循环使用:[风入松]、[急三枪]、[急三枪]、[风入松]、[急三枪]、[急三枪],[风入松]、[急三枪]、[急三枪]、[风入松]、[急三枪]、[急三枪]、[风入松]、[风入松]、[急三枪]、[急三枪][9]。
平调[风入松]还有器乐[风入松]和声乐[风入松]之别,快慢[风入松]之别。器乐[风入松]中,又有吹半支及吹全支[风入松]等等之别。如《孔雀袍》第三十九场,全场没有唱腔,音乐上只是先后用四次吹半支[风入松]的方式来完成和配合场上演员的表演[10],用法堪称独特。由此可见,平调对于组织曲调的基本思维和技巧手法,与元以来[风入松]的传统用法一脉相承,极少受西方音乐思想和作曲技法的干扰,此诚可贵。
判定平调[风入松]由何而来的最好办法,是鉴定两者的曲辞体格和旋律是否相似。经笔者考核,平调与调腔的[风入松]曲辞体格和旋律完全一致,由此推断平调[风入松]系由调腔而来。
首先看一下调腔与平调[风入松]体格的传承关系:
调腔[风入松]
——《连环计》
骂声董贼忒猖狂,
全不念(先帝)祖业,
(可怜)社稷江山一旦亡
骂国贼欺辱君王,
(特)将他权势消散,
要将你粉身伤。
平调[风入松]
——《火烧白雀寺》
特叩尊前途迢遥,
奉母命(敢)探(慈)亲
家贫乏物前来到,
欲恳求借贷些须。
加利奉还(望姑娘孤苦)尔曹,还须念至亲交。
比较结果,两者无异。即使与传统[风入松]基本定则比较,全曲亦为六乐句(七、五。七、七。六、六)。与诸如前文中的元初《荆钗记》、元末明初《琵琶记》、明后期《浣纱记》等剧目中的[风入松]体格亦完全一致。
其次,再来看一下平调与调腔[风入松]旋律上的传承关系。下面是平调与调腔[风入松]唱调的比较谱例:
——选自《新昌腔调腔曲牌集·散曲之部》第21页
调腔[风入松]是传统戏《连环计》中弘王与唐妃的唱腔。据郑孟津先生考证认为《连环计》是海盐腔的一个剧目。郑先生在《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中引用《鸾啸小品》云:“余犹记(越中海盐班女旦金凤翔)《香囊》之探、《连环》之舞,今未知有知之者,虽童子尤令魂销,况情炽者乎!”由此推断“《连环计》亦属浙音海盐腔。[11]至于调腔演出《连环计》、乃至本曲牌[风入松]等来源是否与海盐腔是否有关,不敢妄言,但也不妨作为一个疑问,待考。
平调[风入松]选自平调的代表作《火烧白雀寺》第三场。
两曲比较结果:旋律呈句句对应式相似,平调与调腔[风入松]一脉相传一目了然,由此确认平调[风入松]系由调腔传入。
从上述论证中,我们已经知道《琵琶记》、《牡丹亭》、《西厢记》、《连环记》等剧目中又均有[风入松],而调腔、宁海本地班,以及本地班在与“甬昆班”长期合作演出过程中,都曾经演出过上述剧目,由此把上述剧目中的[风入松]传入平调是可能的。
例如,调腔演出的古戏中,就有早期南戏《琵琶、《白兔记》、《荆钗记》、《拜月记》、《金印记》、《连环记》等,至今还存有《琵琶记》44折,而据《中国昆剧大辞典》记载,对平调有着直接影响的宁波“甬昆班”演出的传统剧目中,不仅有《琵琶记)〉而且还有《牡丹亭》、《西厢记》、《连环记》。[12]
有关平调的资料虽然极少,但对于他们确实曾演出过《琵琶记》这一点,却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冯允千先生在他的《宁海平调》云:“宁海平调的传统剧目、短剧和折子戏的“《辞宴》、《洞房》、《盘夫》、《惧父》是《琵琶记》中的片段”。[13]这情况说明平调确实曾演出过《琵琶记》。
为此,我们有理由认为[风入松]之传入平调。是新昌调腔(如“山坑班”)、宁海本地班、本地班与宁波“甬昆班”在“长期合班演出”调腔或昆曲中的《琵琶记》、《牡丹亭》、《西厢记》、《连环记》等含有[风入松〕的剧目而传入的。
鉴于平调声腔形成之前的任何曲牌不属于平调,因此,也就不存在是否有曲牌传入平调的问题;同时,根据笔者推断,平调声腔约形成于宁海本地班与宁波“甬昆班”合作演出的鼎盛之期,这时期正是“清同治、光绪(1875—1908)年间,因此,[风入松]传入平调的时间,也就约在1875— 1908年的晚清。
综上所述,[风入松]可上溯至三国古琴曲名、唐诗及元初为诸宫调曲牌。中经南北曲,下及高腔、昆曲,至调腔又入平调。其千余年的跌宕流变,纷繁传唱,虽谓千变万化,但传承脉络却不可不谓清晰。
注释
[1]《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第257页。
[2][犯衮]、[犯朝]中的“犯”意为转换。“衮”是散板唱法。“朝”即[朝天子]。故[犯衮]即转为散板。[犯朝]即转调至[朝天子]。
[3]见《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722页。
[4]见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考释》一文。
[5]《京剧知识手册》,中国戏剧出出版社2000年版,第162页。
[6]同注1。
[7]参阅冯光钰《中国历代传统曲牌考释》一文。
[8](宇海平调优秀传统剧目汇编》第一集第261页。
[9]《宁海平调优秀传统剧目汇编》第四集第506页。
[10]同上第三集第176页。
[11]《中国长短句体戏曲声腔音乐》第257页。
[12](中国昆剧大辞典》第12页。
[13](宁海平调》第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