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共同思考:2018宁波市教学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共同思考:2018宁波市教学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更新时间:2025-01-13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成功后孩子们会挑选合适的位置展示自己做好的桥,和小伙伴一起欣赏、为桥取名字,再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和朋友们分享着他们“心中的桥”……我们在探究“桥的家族”的路上已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精彩。

1.桥的游戏——玩起来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关于桥的游戏,有预设的、生成的,还有自发的;有个人的、集体的,也有亲子形式的;有健康类的,也有语言类、益智类的。我们重点对健康类桥的游戏展开介绍,详见表格(表2)。

表2 我与桥儿做游戏之健康篇

2.桥的家族——建起来

用各类积塑和辅助材料搭建桥一直是孩子们很感兴趣、很容易产生成就感的一项活动,那些简单的几何形体经随意拼接、摆弄就可以变成各式各样自己喜欢的桥。然而小小造桥者们在其中并不是瞎忙活,他们的忙活让我看到了“学习进阶性”:积塑建构水平的进阶、积塑空间组合能力的进阶,当然也意味着所呈现桥的样态、功能等方面的进阶。

在孩子们建构各方面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建构桥的基本步骤:(1)选址;(2)设计;(3)施工;(4)装饰;(5)验收。就这样孩子们实实在在当了一回小小造桥者,“长长的桥”“高个子的桥”“结实的拱桥”“会拐弯的桥”“不翻车的桥”“漂亮的人行天桥”“四通八达的立交桥”……他们常常舍不得拆掉辛辛苦苦搭建的大桥,于是大桥就会在区域中吸引孩子们的驻足停留,我们为它们贴上建筑师的名字,把它们一一拍摄下来,变成“桥的大家族”。

3.心中的桥——创起来

随着课程的推进,孩子们俨然已不满足于建一座见过的桥,他们越来越想要设计一座自己梦想中的桥梁,而建构区材料已实现不了他们的远大抱负。于是孩子们转战“桥的创意俱乐部”开始大展身手起来,各个化身为桥梁设计师,画桥、剪纸桥、折纸桥、泥塑桥都已不在他们的话下。每座桥少则一次游戏活动时间,多则好几次,有的孩子还会求助家长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想法。成功后孩子们会挑选合适的位置展示自己做好的桥,和小伙伴一起欣赏、为桥取名字,再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和朋友们分享着他们“心中的桥”……我想这大抵是孩子们对桥有着深深的热爱,他们在这其中既感受扮演“设计师”“建筑师”造桥的乐趣,又进一步体会“造桥”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领会造桥者的心情和精神,而我们也随之惊喜又感动着。

就这样孩子们在有序列的、有系统的、多样化的课程活动中与环境积极互动、自主探索、自由表达,从而建构新经验、获得多元发展。我们在探究“桥的家族”的路上已越走越远,也越走越精彩。我们希望在课程实施中尊重、探究、多领域发展,它们不是我们用以安慰和文饰自己的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诚诚恳恳的!所以,就让我们“蹲下去平视”“站起来引领”“以儿童之心度儿童之腹”来探究“城市公园——桥这一家子”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吧!(www.xing528.com)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S].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钟启泉.“学习场”的生成与教师角色[J].上海教育科研,2004(9):4—8.

[3]丁宏喜.儿童需要儿童立场儿童参与——儿童视角下语文课程资源选用思考[J].语文教学通讯,2017(27):47—48.

[4]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幼儿园科学探究的教与学[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陈曦.关于幼儿探究意识和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2):209—210.

[6]许微微.建构有意义的幼儿游戏课程——以大班游戏《搭建立交桥》设计为例[J].考试与评价,2017(11):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