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亦忆亦引,唤醒旧知-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亦忆亦引,唤醒旧知-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基于此,笔者将引入部分进行如下设计:第一步:引数轴模型,忆数轴本质。生:把0~10平均分成了10份,1份就是1。1,2,3,4,5,6,有6个就是6。师:我再把它平均分成10份,现在你能准确说出这个数是多少吗?本环节,笔者通过一次次渗以“平均分”,引导学生估计、发现数轴上各点对应的数,帮助学生较快回忆起一位小数的知识经验。最后,该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小分互联意识,防止小分关系的割裂或概念混淆。

亦忆亦引,唤醒旧知-论文评比获奖作品集

翻阅数学简史,我们会发现很多数学中的概念往往是依据某一种理念而约定俗成的,且大部分是依托于某种需求而建构起来的,若要刨根究底,一来费时费力,且大部分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二来这样的探究缺乏参照,往往显得盲目无力,最终还是得依赖于“先进”学生们的解囊相助。

三下《小数的初步认识》中明确指出:“1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米。”笔者认为本课时关于一位小数的巩固亦是如此,怎么样的分数可以用怎么样的小数来表示,这本身就是古人智慧的传承,作为后人,我们要做的是去探究意义的本质,而并非探究为什么可以用小数表示。基于此,笔者将引入部分进行如下设计:

第一步:引数轴模型,忆数轴本质。(图2)

借助电线杆上的燕子这一鲜活的数轴表象直接引入小学阶段数字朋友们的最终归属——数轴。

图2

第二步:引平均计数,忆小分互联。

教学片段一:

师:现在老师把0~10平均分成10份,这两点对应的数分别是多少?

图3

生:1和6。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把0~10平均分成了10份,1份就是1。1,2,3,4,5,6,有6个就是6。

师:听明白他的6是怎么来的了吗?

生1:一格一格数出来。

生2:一个1,一个1地数出来。

教学片段二:

师:放大0~1后,这个点对应的数是多少呢?请你估一估。(www.xing528.com)

图4

生1:四分之一。

生2:0.2。

生3:0.3。

生4:0.25。

……

师:我再把它平均分成10份,现在你能准确说出这个数是多少吗?

生齐:0.2。

师:理由呢?

生:平均分成10份,10份里面的2份就是十分之二,就是0.2。

师:是的,十分之二可以用0.2表示。

生:把0~1平均分成10份,1份就是0.1,两份就是0.2。

师:还可以0.1,0.1地数出来,你真会思考。

师:是呀,三年级时我们已经了解了像这样的十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除此之外,小数还有哪些奥秘呢?让我们再次走进小数的世界去寻找小数的奥秘。

本环节,笔者通过一次次渗以“平均分”,引导学生估计、发现数轴上各点对应的数,帮助学生较快回忆起一位小数的知识经验。而后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助推下,顺利地引出十分之几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如此安排的意图:首先,一位小数的初步感知是三下的教学内容,本课时重在巩固和抽象,无需将时间花费在和三下雷同的教学中。其次,此时直接出示这样明确的小结,有助于学生之后关于0.2的图形表征操作,为中下层次孩子的课堂探究铺垫基石。最后,该设计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小分互联意识,防止小分关系的割裂或概念混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