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三个部分:
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
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
结论——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在小学阶段出现的“三段论”模式,一般可用韦恩图(图2)来说明,即:
大前提:M具有性质P;
小前提:S是M的一部分;
结论:S也具有性质P。
如: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是互质数,3和7的公因数只有1,所以3和7是互质数。有时候,大前提或小前提十分明显,就可以省略其中一个前提。如这个图形是四边形,它的内角和是360。。这里省略了大前提“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在小学阶段,为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应让学生找准大前提和小前提,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以便有效渗透“三段论”模式。(www.xing528.com)
1.明概念前提,阐结论的合理性
小学生一开始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概念的初始阶段,浮于表面。这时,教师需要设计有利于学生理解其本质内涵的“好题”,让学生试着用“三段论”来阐述自己判断的合理性,以期达到深化概念的效果,而这时所用的大前提往往就是概念或定义。
如《认识负数》课后,有这样一道题:向东走10米记作( )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 )米。环顾一周后发现有两种填法,一种是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14)米;另一种是向东走10米记作(-10)米,那么向西走14米记作(+14)米。这两种填法是否都正确呢?学生们一开始各执己见,后来发现两者思维方式异曲同工:负数表示的是相反意义的量,向东走和向西走就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如果向东走用正数表示,那么向西走就用负数表示;如果向西走用正数表示,那么向东走就用负数表示。在论证过程中,学生自觉地运用了“三段论”推理来说明问题,大前提就是负数的意义,小前提就是“向东走和向西走是一对意义相反的量”,明确了大、小前提,阐述了结论的合理性,内化了负数意义。
2.明公理前提,论归纳的科学性
图3
由于小学阶段对“图形与几何”这一内容更多的是要求直观教学,没有要求严格的推理论证,有时候学生对得出的结论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没有深入思考其内在缘由。教师不妨在讲解时,追问一下为什么,明确其大前提,这样在无形之间渗透了“三段论”推理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
如在人教版六下《数学思考》中有如图3所示的例题。可以先出示两点,问可以连几条线段?在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一条”后,不妨追问:“为什么只有一条?”这势必引起学生的思考,沉思过后,学生会疑惑:“两点只能连一条线段呀,哪有什么为什么?”“是的,两点只能连一条线段,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公理,但却被我们忽视了。”在教师的及时肯定和解释后,出示第三个红点(前两点已经连成线段),问:“现在多加了一个点,可以新增加几条线段?”在学生回答“两条”后,老师及时追问:“说说你的理由。”有第一次的追问铺垫,部分学生能够以“三段论”的模式来说明:“因为两点只能连一条线段,这个红点和其中一个蓝点组成两点,蓝点有两个,能组两次,所以能增加两条线段。”如此连续追问三、四次后,学生对增加的条数自然一清二楚,而且能够以“三段论”推理形式来解释缘由,论证了这样归纳得出结论的科学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