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有效途径探析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有效途径探析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笔者巧用课文中的插图切入重点,进行阅读教学。试从课文中找出准确而生动的人物描写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教师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吃透教材,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有效途径探析

在本书的第三章中,笔者对在初中语文阅读中常见的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介绍。然而,在有效的阅读教学活动之中,很少有一种教学方法是单一存在的,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地选择一种或多种教学方法,保证这个阅读教学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维持边读边想的思维状态,从而优化阅读教学质量。下面,笔者将从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兴趣、利用问题明确阅读方向、利用情境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三个方面,浅论笔者在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中的实践尝试。

一、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兴趣

阅读期待是指教师应该利用多种手段,使学生产生一种迫切阅读的心理,让学生在这种心理因素的引导下,自发展开阅读活动。实际上,阅读本身就是一个期待产生、实现期待、产生新的期待的循环往复的心智过程。这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重要手段。为了让学生产生阅读期待,教师可以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激发学生的认知、情感冲突,使其不自觉地投身于阅读之中。

以下是激发学生阅读期待的教学案例实录。

巧用插图激发阅读兴趣——巧妙切入,探究描写方法

一、背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笔者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发现,许多学生对阅读课文兴趣不高,有的急于解答阅读题甚至不读课文,以至于答题时以偏概全,张冠李戴,文不对题,答非所问。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了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为此,在教授《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时,笔者巧用课文中的插图切入重点,进行阅读教学。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师:一提起星期天,大家肯定非常兴奋。大家的星期天是怎样度过的呢?想不想知道世界级的文学大师是怎样过星期天的呢?我们今天就和莫泊桑一起,到法国作家福楼拜家里去看一看。

(二)出示并完成本节任务

师:阅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生词,标注在课本上。顺便了解一下莫泊桑。

(学生读书,完成预习作业。)

师:读了这样长时间的书,大家一定很累。相比较而言,读书和看图片大家更喜欢哪一种?不用说,一定是看图片。今天我们不读书了,就只看课本上的图片。不过,得完成一个简单作业。那就是得认出图片中的每个人物是谁,而且要有根据。

(师生互动。)

注意:要想指出图片中人物的名字并说出理由,只有在课文中找。在这种轻松愉快而又积极热烈的气氛中,学生是急于要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的,从而达到增强阅读兴趣的目的。

师:为什么大家能认得这么准?这主要得益于作者抓住了人物特征来描写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有哪几种?试从肖像、语言、行动、神态等方面分析四位作家的性格特征。

(学生根据插图中人物的肖像、神态、动作来分析。)

师:细心的同学一定会发现,画面上除了四位作家还有一个人。他是谁呢?他在这里有什么作用?从他在画面中的位置来看,他和大家应该是怎样的关系?

(学生细心观察,分析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师:画面中站在最醒目、最突出位置上的人是谁?画家为什么要把他放到这个位置上?这种手法对我们写文章有怎样的启示?

(从画面布局的特点上得出文章材料详略安排上的特点。)

师:福楼拜曾对莫泊桑说:“你所要说的事物,都只有一个词来表达,只有一个动词来表示它的行动,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找,直到发现这个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绝不应满足于‘差不多’……”这段话是什么意思?试从课文中找出准确而生动的人物描写的词语或句子,以验证福楼拜对莫泊桑创作的影响。

(学生畅所欲言,言之成理即可。)

(三)本课小结

(略。)

(四)作业

假设此时四位大作家正在谈论着文学方面的事情,这时门铃响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莫泊桑。请你抓住这四位作家的不同的性格特征来想象一下,此时这四位作家会用什么样的表情、语言和动作来迎接莫泊桑的到来呢?同学们不妨也动手来写一写。

三、结果

以课文插图为切入点这一做法,不但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表现空前活跃,下课铃响了,还三五成群、余兴未尽地指着课本争论。且不说其他效果如何,单就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方面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就是显而易见的。

四、案例评析

学生天性好奇,喜欢新鲜事物,喜欢探究问题,更喜欢发表不同意见。但是,通常的教学方法往往不能够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的空间,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削弱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学生不愿意品味语言,不愿意多读课文。本案例巧妙地找到了课文插图这个切入点,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巧连妙缀地提出了一系列新奇有趣、有挑战性且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学生阅读的兴趣、求知的欲望、审美的品位等方面在看图片、读课文、辩对错、明是非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可以说,本案例以课文插图为切入点这一做法是非常成功的。

二、利用问题明确阅读方向

一直以来,利用问题展开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段。不可否认,现在的阅读教学方法十分多样化、现代化,但是以问题来引导学生的讨论、探究、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依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学生的阅读经验还不够丰富,他们在阅读时很容易失去方向与目标。在这种时候,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明确阅读方向,使学生时刻谨记阅读目标是什么,以此保证整个阅读活动是有效的。然而,在利用问题法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与阅读时,教师要注意营造良好的讨论氛围,这是避免问题教学流于形式的重要前提。教师还要做好充足的课前准备,吃透教材,准确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是不同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兼顾所有的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参与阅读教学活动,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思、有所得。

例如,在教授《变色龙》时,教师可以设计层次不同的问题:第一层,“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直接得出问题答案“善变”;第二层,“他‘善变’的特征有哪些?”这个问题能够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使学生的阅读兴趣变得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第三层,“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有变的,那是什么?”学生通过阅读文本及对前面问题的思考,得出“见风使舵”这一答案;第四层,教师顺势利导,提出层次较深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由此,便可完成探讨课文主旨的阅读教学目的。

三、利用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大部分的学生都习惯阅读,但是由于受到时空限制,不了解一些文本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的写作目的,所以对文本的感触十分浅层,这也让学生即使想主动参与阅读教学,也显得无能为力。还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喜欢阅读,但不喜欢上死板的阅读课,所以他们在阅读课上的参与度也很低。在这种时候,教师要注意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再现或还原文本故事的发生场景;或者是将作者的生活背景生动地展示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在具体的场景之下产生阅读期待,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语文阅读课堂之中。

以下列举两个关于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案例的分析进行详细说明。

案例1:《狼》教学设计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

二、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文选自《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是清朝作家蒲松龄写的一篇笔记体小说,叙述了两只狼与一个屠户之间的一场较量:狡诈的狼想吃掉屠户,最终却双双毙命于屠户刀下。本文篇幅短小,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简练生动。随着情节的波澜起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狼的贪婪、凶狠、狡诈的本性和屠户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

(二)设计理念

学生初学文言文,对文言知识缺少足够的字词积累,但本文篇幅较短,内容并不难懂。因此,笔者决定在授课中遵循文言文学习和学生认知的一般规律,通过“四读”(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出节奏;三读:读懂内容;四读:读出情感)的方式,使文言文的语言学习融入思想情境的感知中,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学习的领域,从自己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掌握文言文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研读文本,理解重点虚词“之”;通过探讨问题深入理解文意,领悟狼的狡猾与屠户的勇敢、机智。

(二)方法与途径

通过自主研读、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意。

(三)情感与评价

通过诵读,感受故事情节的艺术魅力;通过研读课文,懂得在生活中,对待邪恶势力不仅要敢于斗争,还要运用智慧,善于斗争。

(四)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句来理解课文的寓意;紧扣情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五、教学难点

对文章主旨的探究、领悟、理解。

六、教学准备

制作“四步十二法”导学案;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完成“四步研读预习表”上的内容(常识研读:作家作品、写作背景、文体;文本研读:生字新词、情节研读、基本结构、文章主旨;艺术研读: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手法;生活研读:自己的启示与感悟)。

七、教学课时

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导入。

出示PPT,学生观看狼的图片及解释,猜出成语。

PPT1: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鬼哭狼嚎;

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引狼入室;

比喻凶暴的人居心狠毒、习性难改——狼子野心;

四处都是报警的烟火,指边疆不平静——狼烟四起;

形容心肠像狼和狗一样凶恶狠毒——狼心狗肺。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和这几个成语的主角有关,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今天的课题——狼。

2.预习共享。

(略。)

(二)引领探究

1.一读:读准字音。

学生自读:画出自己认为难读的字词,做好标注。可借助课下注释及工具书。

学生范读: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后补充或点评。

教师正字正音:缀zhuì,窘jiǒng,苫shàn,蔽bì,弛chí,眈dān,瞑míng,隧suì,尻kāo,黠xiá。

2.二读:读出节奏。

小组讨论以下节奏的划分并说出划分依据。

第2段: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第3段: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第5段: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学生齐读。)

3.三读:读懂内容。

小组合作,结合预习表与课下注释理解文意,记录下自己有疑惑的地方,组内解决。

师:你能流利地讲出这个故事吗?

(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4.四读:读出情感。

(层层深入,揭示主旨。)

5.课文中写出狼的本性的语句。

贪婪凶恶: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狡诈阴险: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文章如何刻画屠户的形象(要求从人物描写方法入手,找出课文例句并分析)。

心理描写: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

动作描写:“投以骨”“复投之”“顾”“奔”“倚”“弛”“持”“暴起”“劈”“毙”“转视”“断”“毙”这些动词写出了屠户有勇有谋、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

7.引出主旨。

师:如此狡猾的狼,最终却自取灭亡,这是为什么?这个故事给了你哪些启示?

(学生思考,六人小组讨论后回答。)

问题的答案就是本文的主题所在——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对于像狼一样阴险狡诈的恶势力,不能存有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三)训练检测

对比阅读:

牧竖

(清)蒲松龄

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辍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聊斋志异·牧竖》选段)

1.注释。

①牧竖:牧童。竖,童仆。②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③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

2.翻译。

两个牧童走进山林里(恰好)走到一个狼窝前,窝里有两只小狼,(两个牧童)谋划着各抓一只。(他们又)各自爬上一棵树,两棵树相距几十步远。

过了一会儿,大狼回来了,它钻进狼窝看见小狼不见了,神情十分惊慌。一个牧童在树上扭小狼的爪子和耳朵,让它哀号;大狼听到小狼的叫声,仰头看见了(牧童和小狼),愤怒地冲到树下,一边嚎叫一边连爬带抓(着树干想爬上去)。(这时)另一个牧童也在另一棵树上扭着另一只小狼的脚和耳朵令它急急地哀号;大狼听到另一只小狼的哀号后停下来四处张望看见另一棵树(上的小狼和牧童),它又放弃这棵树奔跑向另一边,(它)边刨土边嚎叫像刚才一样。第一棵树上的小狼又叫,它又回身奔向第一棵。口中叫个不停、脚下奔跑不止,来来回回跑了几十趟,跑得渐渐慢了,叫声渐渐弱了;不一会儿,(就累得)奄奄一息,直挺挺地倒在地上,过了许久,便一动不动了。牧童爬下树一看,大狼已经断了气。于是得到了两只小狼。

3.导读。

狼虽然是凶残的动物,但狼所表现的母爱令人感动。两牧童利用狼的母爱天性而杀害狼未免过于残酷。不管是人类还是动物,母爱永远是伟大的。

说说自己读完《狼》与《牧竖》的感受。

(四)总结升华

师:说说自己这节课有什么收获。(知识梳理、规律总结)

多媒体呈现课文寓意主旨。

PPT2: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十分愚蠢,在有高度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存在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这些体会正是蒲松龄的两则狼的故事告诉我们的。

主旨: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心存幻想、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九、教学反思

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语感、帮助理解的主要方法。因此,本节课指导学生通过自读、齐读、默读、范读等形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内容、读出情感。之后,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进行自读理解、疏通文义。

其间,教师起到指导作用,学生以自主学习为主。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用六人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围绕“四读”及问题,分析理解课文的内容、形象和寓意并联系实际,谈谈得到的启示。这是学习本文的主要目标。“训练检测”环节中的“对比阅读”可充分发挥学生的求异思维,使其拓展思路,全方位的认识事物。

案例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初中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征文

一、整体设计说明

(一)教材说明(www.xing528.com)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议论文。《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鲁迅的这篇杂文选择了特定历史时期敌方的论调,在以大量事例对敌方错误论调进行无情的鞭挞基础之上,作者又提出了自己的论点,进而进行了论证,这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语文知识熏陶的极好文本。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2.能力目标:学习驳论文的一些知识。

3.情感目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三)教法

诵读法:加强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思想内涵。

讨论式:讨论问题,互相启发、补充。

探究式:变换角度思考问题,拓展思维。

比较法:在比较阅读中完成知识的迁移。

(四)学法

本课教学过程分为四大板块,即“积极地说——默默地看——仔细地析——勇敢地写”。指导学生通过“听、说、读、写(不匹配)”四个环节感受文章所体现的自信心,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其相应的能力。

(五)现代教学方法

录音机、电脑、投影仪。

二、教学目标

1.识记字词及文学常识。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3.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4.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5.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说明:完成首项目标意在了解基础知识;完成第二项目标意在掌握驳论文结构;完成第三项目标意在理解课文内容;完成第四项目标意在学写驳论文体;完成第五项目标意在领会课文主旨,培养学生情感。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语

师:同学们,请列举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这个伟大国家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

生:(学生抢答)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

师:然而,几十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洞悉时世,振臂呐喊,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

(板书课题。)

(二)识记字词和文学常识

1.基础知识。

(1)弄清字词读音。

搽chá 玄虚xuán 省悟xǐng

渺茫miǎo 脊梁jǐ 诓骗kuāng

(2)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渺茫诓骗;

怀古伤今为民请命自欺欺人。

2.“九一八”事变与写作背景。

(1)“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为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2)写作背景。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杂文。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句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3.驳论文简介。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研习课文

1.把握整体,厘清思路。

师:对方的错误观点(谬论)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生: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理由: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作者正面提出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解说: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获取要点。首次学习驳论文,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是方法之一。

2.细心研读,突出重点。

(1)齐读第1~5段,讨论探究。

问题1:既然作者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承认对方说的全是“事实”?

分析: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是假,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是真,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攻自破了。

此谓驳论一大方式,由真实依据推导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对方观点站不住脚。明确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难以成立,此乃驳论证——欲擒故纵,先“扬”后“抑”,犹如抖包袱,吊读者胃口,致讽刺效果。

批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为己方利益,或认识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所以,批驳论证比批驳论点和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与力量。

问题2:第5段中有一段文字,“国民党”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分析:该段中的“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后果,这自然触到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因此,敌人唯恐去之不及。从这段文字中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他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大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默读第6~9段,讨论探究。

问题3:“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

分析:“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问题4: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分析:这些人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鲁迅《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心态。基于此,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问题5:“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分析:那些“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茨基派的信》)

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3.欣赏品味,感受细节。

问题6:第1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分析:不能。

“总”既写出了国民党腐败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又写出了夸耀者的不足底气,也暗示了“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着”,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是沉迷于其中的滋味,深陷而不能自拔。

解说: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问题7: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分析:“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4.课堂训练。

问题8:鲁迅用什么方法批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分析: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其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问题9:“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分析: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因为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总被摧残、被抹杀而感到前途渺茫,难见光明。

5.课堂小结。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了“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该文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看,一般可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驳论是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批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

一般说来,批驳对方的论点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二是驳论据;三是驳论证。

(四)课文结构

1.多媒体展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1)提出问题。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摆出论据,抛出敌论点。

(2)分析问题。

第二部分:(第3~5自然段)批驳推进,揭露本质(进行直接批驳)。

第三部分:(第6~8自然段)提出论点,歌颂“脊梁”(进行间接批驳)。

(3)解决问题。

第四部分:(第9自然段)划定标准,发出号召。

2.教师板书。

讽刺的力量:爱憎分明。

“投枪”“匕首”的力量源于逻辑的力量:归谬法,破立结合。

语言的力量:尖酸泼辣,字字句句中的。

五、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每年运动会时,我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2.写一篇读后感,字数600。

说明:现代课堂教学中,只有深入了解教材组成、内外联系,形成适宜的教学内容,才能挖掘教材中可能具有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全面提高素质的因素,并确定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从而设计教学方法,撰写文本教案。虽然现代多媒体技术和教学手段普遍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大大丰富了授课内容,拓宽了知识面,但还应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做出合理安排,不能结构简单、草草了事,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编写符合个人教学风格的个性化教案。

本教案(新教学设计)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不但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还特别注重学生人格与品质的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完全符合现代教育观的主导思想。笔者认真分析了学生学习本文的准备状况、一般智力、能力水平及学习该课所需相关知识的情况,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研究有效的教学方法,撰写教案,因材施教。

在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状况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后,笔者在教案撰写中确定了哪些内容可以深入,哪些内容可以扩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讲授完本文后,学生充分感受到鲁迅的爱国热情,从而极大地振奋了他们的自信心。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8.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009.

[3]高凌飚.关于过程性评价的思考[J].宣武教育,2005(1):45-4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5]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61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5.

[8]同①。

[9]同①。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2.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4,7.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1.

[15]同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