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用文概述
应用文,又称为实用文,是人们在生活、学习、工作中为处理实际事物而写的,有着实用性的特点并形成惯用格式的文章,是完成具体工作或办事的一种工具。应用文的范围很广,有报告、广告、宣传单、指南、便条、日记等。
(一)应用文的特点
1.实用性强。
应用文是用来处理实际事物而进行的写作,基本特点就是“用”,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2.真实性强。
应用文是因事而写,对写作对象的真实性要求很高。
3.针对性强。
应用文是作者为了完成某个工作或者事情的工具,对写作对象有很明显的指向性,针对不同的领域、目的,可以选用不同的文章类型。
4.时效性强。
应用文讲究及时性。应用文的定义决定了它在传递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必须注意时间、效率,讲究时效性。一般来说,应用文往往需要在特定的时间内处理特定的问题,尽快地传递相关信息,因此,时效性很强。不及时发文、拖拖拉拉或时过境迁再放马后炮,会使信息失效,从而失去其实用价值。
(二)应用文的分类标准
应用文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以下几种分类。
1.写作目的。
按照写作目的分类可以分为文学写作和应用写作。文学写作主要用于抒发作者主观情感,反映社会现实,是为了让人们欣赏而进行的艺术创作,如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应用文写作是为了公务和个人事务而写的,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人们通常把应用型文章的写作称为应用写作。
2.写作用途。
按照写作用途分类可以分为指导性应用文、报告性应用文和计划性应用文。指导性应用文指具有指导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上级对下级的行文,如命令(令)、决定、决议、指示、批示、批复。报告性应用文指具有报告作用的应用文,一般用于下级对上级的行文,如请示、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答复报告、简报、总结。计划性应用文指具有各种计划性质作用的应用文,常用于对某件事或某项工程等开始前的预计,如计划、规划、设想、意见、安排。(www.xing528.com)
3.写作性质。
按照写作性质分类可以分为一般性应用文和公务应用文。一般性应用文是指法定公文以外的应用文。一般应用文又可以分为简单应用文和复杂应用文两大类。简单应用文是指结构简单、内容单一的应用文,如条据(请假条、收条、领条、欠条)、请帖、启事、证明、电报、便函。复杂应用文指篇幅较长,结构较繁、内容较多的应用文,如总结、条例、合同、提纲、读书笔记、会议纪要。公务文书又称为公文,是指国家法定的行政公务文书。国务院2000年发布了《国家机关公文处理办法》,把公文分成13种,即命令(令)、通告、批复、指示、决定、请示、意见、函、会议纪要等。
二、应用文阅读教学策略
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一书中指出:“在这个文字密集的社会里,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具备最基本的读写技巧。”[4]这里所说的读写技巧,首先就是足以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写作能力,也就是应用写作能力。而要想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就必须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一)课前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
应用文是一种格式较为规范的文体,结构也比较稳定。所以,很多教师在组织阅读应用文的教学活动时,过于习惯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的阅读按照“概念、分类、特点、写作要求、例文分析”进行,每次的授课内容毫无新意可言,导致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昏昏欲睡。也有很多教师为了避免重复教学,会将不同应用文中的各个阅读要求进行陈列,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自主学习。很多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阅读目标,所以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这就导致他们自主阅读活动的效率十分低下。因此,教师应该在每次授课之前,都为学生布置与教学有关的阅读任务,让学生通过网络、报纸、单位文书等进行收集与阅读,从而保证学生的阅读是有效的。只要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便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地提升他们的应用文阅读水平。
(二)将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相结合
为了激发学生对应用文的阅读兴趣,检验他们的课前预习情况,教师可以在每次应用文阅读课开始之前都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教师可以随机抽选几名学生,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调查资料,其他同学要进行简要分析。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利用多媒体分享他们所收集的应用文,使所有的学生能够共同阅读,将学生的信息实现互通有无,促进学生交流自己的读后感,从而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三)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训练与评价
阅读应用文的教学步骤为阅读—讲析—训练—总结,在学生完成了阅读之后,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阅读成果进行讲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和评价。教师要想提高学生阅读应用文的能力,就必须要对其展开阅读训练,使学生在训练中了解自己的阅读问题,发现自己的闪光点,从而使其对应用文产生更加浓厚的阅读兴趣,也让学生的阅读学习方向更加清晰。在学生完成阅读应用文的训练任务之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在阅读中享受乐趣。在评价学生的阅读情况时,教师应该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可以让生生展开自评、互评,也可以在师生之间进行双向评价等,教师也可以随机抽取几篇应用文,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从而判断学生的阅读水平。
【注释】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
[3]佘树森,陈旭光.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258.
[4](美)约翰·奈斯比特.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方向[M].姚琮,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18.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