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学者认为,个体社会化也就是客体的自我,即“客我(me)”的形成,其中包含着一系列的过程:从无性的个体到有性的个体(男性风度、女性风采),从非正式的行为方式到正式的行为方式(即规范的行为方式),从主观的价值到客观的文化价值,从“特殊性”认知结构到“普遍性”认知结构,从天生性地位到获得性地位,从依他性到自律,从感情的肆意性表现到抑制性表现,从全人格人际关系到非个人关系等。这里实际上列述了社会化的内容。但我们不准备从上述诸多方面来谈中学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与前一章对中学教育社会功能的分析相对应,我们拟从学生今后将参与的社会活动领域来分析中学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
1.文化
所谓文化,是指培养个人集体认同感与集体目的感的过程。中学教育对中学生的重要影响之一就是养成他们的文化同一性(或文化认同感)。这里所说的文化更多的是指中学生所在社区或社会中公众认可的社会文化价值与行为规范。文化价值是社会成员普遍持有的信念、习惯、传统、舆论(又称共识)、情感等的意义,由社会的行为规范所支持。行为规范是社会成员所遵循的行为准则,是保障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作为个人要想在一定社会中生活,若不掌握这个社会的文化,就不可能同他人交流,不可能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因此,学生不仅要学习共同的行为规范,而且要学习蕴藏在其背后的善恶标准以及建立在这种善恶标准上的世界观等。
当代中学生处于信息时代,他们通过电影、电视、广播以及各种书刊接触五花八门的文化。据某重点中学对初中生读课外书的统计,初一年级平均每人读37本,初二年级平均每人读90本,初三年级平均每人读30本。据另一项对中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的调查统计:26%的学生喜欢国内外惊险小说,18%的学生喜欢港台武侠小说,15%的学生喜欢港台爱情小说。在电影、电视剧的选择上:54%的学生喜欢侦破惊险片,24%的学生喜欢武打片,26%的学生喜欢生活片,18%的学生喜欢爱情片,对改革题材感兴趣的学生只有6%。西方文化与传统文化,主流文化与亚文化,健康文化与低劣文化交织在一起,通过各种渠道影响中学生。他们既可能习得与社会主流文化相符合的行为规范、态度与价值,也可能学到与主流文化相悖的规范与价值。中学这一传授社会主流文化的机构的作用,就在于对与社会主流文化不一致的东西作出否定性反应,将个体的行为、态度和价值标准纳入社会的主流文化中,将社会共同的价值、规范内化于学生个体之中,使学生个体形成主流文化认同感。
就我国当前情况而言,复杂的社会文化中存在着一些不利的方面,主要表现在:出版读物的通俗化、成人化倾向,这种倾向造成了格调不高的浅层文化作品多,思想性、艺术性强的作品少,而且不适合中学生阅读;视听作品的唯外、流行倾向,这种倾向对培养中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是不利的(而民族自豪感正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文化娱乐活动的强刺激、高消费倾向,这种倾向极不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大的副作用。社会文化生活中的这些不利方面往往对青少年有较大的诱惑力,会使他们不自觉地接受社会的非主流文化,即低层次、低格调地选择了课余文化生活内容,形成低层次的价值取向,上述调查结果从某个方面反映了这一点。
但学校不可能脱离社会,因为“倘若学校成为社会之中的特殊社会并与社会隔绝,它就会产生它自己的文化,一种与成年人的文化对立的青少年的反正统文化”。从而很难使学生今后顺利地融入社会的主流文化之中,造成学生各种心理障碍或疾病。处在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中学不可能把社会文化隔离在校门之外,也很难控制学生课余、课外走出校门参与社会文化活动。因而,中学的作用不在于消极防范,而在于积极引导。中学除了正规的文化课教学外,还要注重丰富学校自身的文化生活,通过多种多样的学校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修养,把学生从浅层文化引向深层的主流文化,增强他们抵抗非主流文化消极影响的免疫力。
当前仍有不少中学囿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怪圈之中,“学习成绩好就能成为一名优秀中学生”的思想在一些中学生里仍然大有市场,这样一种升学教育造成当代中学生心理迟熟、社会应变能力低下、思想免疫能力较弱等弊端。近来不少人士看到了这种升学教育造成的后果,提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呼吁,一些中学在这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我们相信,随着中学教育的进一步改革、校园文化建设的加强,当代中学生的文化素质会得到提高,对社会文化的辨析能力、免疫能力也能得到增强,从而为以后进入社会主流文化中做好充分准备。
2.个体职业社会化与身份社会化(www.xing528.com)
中学教育是朝着双重目标而发展的,“一方面,准备接受中学后的各级和各类教育;另一方面,进入积极的生活和进入社会。迄今,重点是在前者,而当前人们对后者也越来越重视。”也就是说,中学教育起着预备性作用和结业作用,既要使学生为接受更高一级的教育做准备,又要培养学生适应职业社会和就业的能力。在我国,初中教育属于义务教育的范围,学生从初中毕业后,一部分进入高一级的学校(普通高中或中等专业学校、职业技术学校),一部分则直接参与社会生活领域中,高中阶段也同样面临着这种情况。中学生能否顺利升学、就业,这牵涉到一个教育指导的问题。
关于教育指导,有多种称谓,有的学者称其为生计指导(指导学生谋生),有的学者称其为出路指导(指导学生升学或就业),也有的学者称其为职业定向指导,我们这里用的“教育指导”主要指“职业定向指导”。
对中学生来说,有两次选择的机会。第一次是在初中毕业时,他们要在普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中间选择一类学校(在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要直接参与社会生产领域中),报考中专、技校和职校的学生还要明确报考什么专业。在城市中,初中毕业生较少直接参与生产劳动,大多升入各种类型的学校。在农村中,情况就有所不同。
学生择业就是在选择一个未来的社会角色,如果选定的社会角色是明确的,就会成为他自身社会化的目标,成为他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核心。而当代中学生的择业倾向及问题,反映出我们的中学教育并没有充分提供学生希望得到的帮助。在国外,指导工作正在变成教育本身的一个方面,指导作用的概念已经扩大到包括心理学方面和教育的使命,而且在中学配有专门的指导人员或咨询人员。在我国,实际上没有专门的指导人员,中学的指导工作流于一般,很难提供学生所需要的帮助。有鉴于此,中学教育须将就业指导和升学指导作为重要的任务去完成,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个性特点,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意识与择业标准,并帮助他们形成择业的能力。具体来说,中学的教育指导工作应致力于:(1)让学生尽可能明确地认识到他们本身的能力和爱好。中学生虽然自主独立的倾向强烈,但他们并不很了解自己,中学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帮助,对中学生的爱好、特长方面的表现系统地积累资料,加深对学生的了解。(2)向学生提供专业和职业方面的信息,使他们认识各种职业的价值,了解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员在心理素质、品德、知识、才能等方面的要求,了解体力劳动的意义和脑力劳动的艰辛,从而形成合理的职业意识,增强他们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感,唤醒“对社会有益的工作的积极态度”。(3)提出与学生的天资、能力、兴趣(或爱好)相适应的课程建议。现在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参加升学考试的类别有好几类,每一类考试的科目有所不同,所覆盖的专业也不同,因而中学教师应帮助中学生确定报考类别,并根据学生的天资与兴趣提出修学相应课程的建议。
“找出一个人适宜做的事业并且获得实行的机会,这是幸福的关键。天下最可悲的事莫过于一个人不能发现一生的真正事业,或本能发现但他已随波逐流或为环境所迫陷入了不合志趣的职业。”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这一席话道出了择业的重要性。学生能否选择适当的、合乎自己志趣的职业呢?要使学生做到这一点,教师就不能把自己的工作仅仅局限于在最后择业时帮助学生选择职业,而要通过了解社会上各种职业、专业及其具体要求,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并根据学生职业意识和择业行为发展变化的规律,有效地指导学生形成明确的职业定向,为升学或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中学教育指导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学生的甄别、筛选过程,是一个志向调节的过程,即引导学生的抱负,使他们的抱负与学校对他们能力作出的估计相符合。一方面鼓励优秀学生树立远大的抱负,另一方面对于平庸而又自负的学生就要使他们清醒,使他们端正择业动机,把他们引向适宜的方向。因而,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学教育也发挥着或具有身份社会化的功能。
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文化形态、大众媒体、社会风气、社会思潮、社团组织、社区、家庭、同辈人团体都是对个人社会化有重要影响的因素,学校教育仅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正如美国教育家克雷明正确指出的那样:“永远不该把公共教育的成就全部归功于公立学校,也永远不该把责备全部归罪于公立学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