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令人振奋的教学策略!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令人振奋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在班集体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加强校内外联系等方面扮演着多种角色,行使着多种职能。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建设需要班级全体学生的参与。在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既是领导者、教育者,又是组织者、指挥者,在整个班集体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同时,班主任应积极参

班主任与班集体建设:令人振奋的教学策略!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在班集体建设、学生发展和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加强校内外联系等方面扮演着多种角色,行使着多种职能。班主任在具备一名合格教师具有的各种素质前提下,还应具备当代管理者的素质。

1.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在学校中担当着一种教育管理角色,不仅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也是发展中的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关怀者。

我国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对班主任的角色给予明确定位,具体有三个方面。

(1)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

思想道德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它要通过学校教育的多种途径来进行,包括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各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由此可见,班主任本身就负有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任务,并与专门的品德课和各科教学所进行的思想道德教育不同,是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学生接受系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训练道德行为;在语文、数学等各科教学中,学生通过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接受科学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而班主任则是在品德课和各科教学之外的大量时间里,巩固和加强学生在品德课上获得的认识,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引导学生的道德行为,使之养成道德习惯。对中小学生的日常管理除思想道德指导外,还包括环境管理、学习指导、安全与法规指导、卫生与健康指导、学生评价等。这些工作主要是由班主任负责实施,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2)班主任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班主任在引领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过程中负有以下责任:教育的责任,即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和做事;培养的责任,即创造和利用条件,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发现的责任,即挖掘学生发展的潜力,发现学生的兴趣爱好、特殊才能等,使他们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激活的责任,即启动学生的积极意识和进取心,给予学生成功的体验,引发学生产生健康的积极的欲望和需要,最终使他们形成自我教育的要求和能力;夯实的责任,即为学生打下牢固的多方面的基础。

(3)班主任是中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要在心目中规划每个学生成长的蓝图。中小学生自身的知识经验有限,也尚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需要班主任对其人生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指导。班主任在工作中,凭借自身的知识经验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帮助学生确定人生目标,规划人生蓝图,帮助学生提高认识水平、分析判断的水平、掌握知识的方法和解答学生所遇到的各种疑惑。

2.班主任的作用

(1)教育作用

中小学生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和形成良好品德的初期,其健康成长离不开教师精心指导,尤其在学生全面发展、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方面,班主任发挥着一般学科教师无法取代的作用。这是因为:与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长、机会较多,比较了解学生的特点、成长状况,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为其指明努力方向,及时进行各方面的教育,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班主任工作时刻关系着、联系着学生,对学生成长负有全面的责任,这就使得班主任的影响具有全面性、深刻性、持久性特点。班主任工作既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品德教育,又要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既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又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既要在各种有益活动中培养学生能力,还要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等。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对每一个学生负有教育的责任,对每一个学生的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工作中,班主任按照班级工作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开展多项活动,并借助自己的知识、行为和威信,对学生产生有形的、无形的、多方面的、不同形式的教育影响,激发学生接受教育的追求,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2)组织与指导作用

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虽有共同发展特征,但又各具特点,而且他们对教育、教学和自身发展有不同的要求和发展的可能性。班主任将学生组织成有效的班集体,既能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使每个学生获得教育教学计划所要求的一般发展,又能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促进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有巨大的教育作用,良好的班集体建设需要班级全体学生的参与。而班集体建设工作是以班主任为核心的一个指挥、执行和监督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建设过程中,有直接参与者,是以班主任为首的班级全体成员,包括班级任课教师和班级学生;有间接参与者,是学校有关领导、共青团、少先队、家长委员会等。由于他们对班集体建设的认识、教育方法不同,为了使他们保持工作目标的一致性,教育要求的统一性,教育活动的协调性,共同搞好班集体建设,就需要班主任积极协调,疏通各种有利于班集体建设的渠道,形成合力,努力实现良好班集体的形成。在培养和建设班集体的过程中,班主任既是领导者、教育者,又是组织者、指挥者,在整个班集体建设中处于核心地位。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需要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组织和指导学生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选拔培养班委会干部,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学风,指导学生开展多种有意义的教育活动,逐渐确证和巩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班集体进行自主管理。

(3)沟通与桥梁作用

中小学生的成长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班主任的特殊地位决定其是校内外多种教育力量的协调者,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教育的桥梁。第一,学校虽是学生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可能存在教师与学校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学校各部门之间要求不一致的现象,如何将其统一在学校教育目标之下,需要班主任沟通协调;第二,不同学生受到的家庭影响不同,这些影响不可能完全与学校要求一致,也需要班主任沟通协调;第三,现实生活中的学生受各种社会现象影响,如何沟通学校、家庭、社区,使三者形成教育合力,采取一致措施影响学生,也需要班主任沟通协调。所以,班主任是沟通学校、家庭、社区教育影响的协调者。班主任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责任,以自己为纽带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力量配合的网络。班主任通过多种方式与家长联系,对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让家长成为班级管理的助手。同时,班主任应积极参与社区工作并给予有力指导。

3.班主任的职责与内容

根据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要教育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只有深入细致地了解和研究学生,才能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行为倾向、身心发展水平和趋势,才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从而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是有效地进行班主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班主任的基本功。所以班主任要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www.xing528.com)

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

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

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

4.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1)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素质是班主任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的思想境界和精神风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意识、思想品格工作作风。其中,思想意识表现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一切为了学生,根据学生和学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充分发扬民主,进行班级管理。思想品格表现在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指导,积极工作,热爱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遵守社会公德。工作作风表现在实事求是、民主平等、严于律己、艰苦奋斗等方面。

(2)业务素质

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和管理者,其业务素质主要包括教学科研业务素质和管理业务素质。具体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多方面的能力结构、良好的个性素养和开拓创新的教育管理观念。只有具备了这些方面的业务素质,班主任才能有效进行创造性的班级管理。

一是班主任的知识结构。叶澜教授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包含三个方面,具有复合型的特征。因此,班主任首先作为一名专业化教师,应具备比较广博而扎实的基础文化知识,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有关教育对象,开展教育活动、进行教育研究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同时,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管理者,应掌握管理理论的系统知识,具体包括三个层面,即关于管理一般性质与规律的管理学知识、班级管理所在的教育管理领域的教育管理学知识和班级管理理论知识。

二是班主任的能力结构。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特征。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需要班主任具备多种能力,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其一,领导能力。如果说管理就是“领导”,班主任就是一名领导者,班主任的领导表现在对班级成员的行为和相应的各种资源进行运筹,为学生营造出最适宜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因此,班主任必须具有设计班级目标的能力、选择实现班级目标的途径及方法的能力、组织和引导学生并调度相应资源实现预定计划的能力以及根据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反馈信息调整计划的能力等。

其二,社交能力。班主任在工作中,需要与学生、任课教师、学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等进行交流和协调。因此,班主任必须具备较强的社会交际能力。首先,班主任要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以便了解和掌握学生、家长以及有关教师的情况,为进一步的沟通、交流提供依据。其次,要求班主任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便与学生、家长、同事等进行沟通。特别是要了解学生真实的思想状况,并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要求班主任能与学生进行谈心交流。班主任的语言表达能力体现在,口头语言表达方面要做到准确、简洁、生动、流畅;文字表达方面要做到概括、严谨、清晰、简明;体态语言方面要做到恰当运用眼神、表情、手势等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最后,还要求班主任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与学生、家长、任课教师和学校领导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并引导班级学生之间和睦相处,团结互助。

其三,研究能力。班主任作为一名专业教师,要对本学科知识及其教学进行研究,成长为研究型教师。同时,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要不断认识管理对象,因为中小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这就决定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必须着眼于具体的特殊的情境,按照学生的个性特点,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管理。同时,班级管理问题错综复杂,新问题层出不穷,已有的管理策略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也需要班主任加强研究。因此,班主任必须将管理和研究结合起来,在管理中研究,在研究中管理,充分体现班级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创造性。

(3)班主任的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当代社会成员提出的要求,但是班级管理工作中对班主任心理素质有特别的要求。这一特别的要求可以概括为:爱好广泛、情感丰富和良好的个性品质

首先,班主任的兴趣爱好应该多种多样,既要有广泛的兴趣也要有中心兴趣,如琴棋书画、吹拉弹唱、体育运动科技发展等。由于中小学生身心发展迅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有旺盛的求知欲和广泛的兴趣爱好,所以他们希望班主任同自己一样爱好活动,有一定的特长。这样,当班主任以浓厚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时,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如果班主任在活动中还能一展自己的特长,就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起自己的威信,从而增强对学生的影响力。

其次,班主任还应该有丰富的情感和稳定而适度的情绪。丰富的情感推动班主任以全部的精力投入工作,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满足中小学生的情感需要。而稳定的情绪则会使班主任保持良好的心态,沉着应对,理性分析和处理遇到的各种问题。

最后,班主任还应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主要表现在具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性格修养。由于班主任要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奋发向上。因此,班主任自身必须坚毅、乐观,不能悲观消沉;由于班主任常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而教师就必须慎言慎行,严于律己,而不能不拘小节;由于班主任必须经常主动与学生交往,因而就必须善于言谈,不能沉默寡言。可见,班主任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不但对搞好班级工作大有益处,而且会对学生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