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观的层面看,在较为微观的实践场域中(如实验室、研究小组、研究机构)的日常行动和交往行为,包括非正式的学徒式传授,口头交流等,也会对科研人员的伦理参与能力产生重要作用。在此,把这一层面的非正式的交流互动称为“日常实践”。
与某些流于形式的规范制度相比,研究团队内部的日常实践和交流在促进伦理反思意识和能力上有重要的影响。不少受访者提到,对于某些伦理问题的认识、思考以及因此采取的行动,是受到研究团队里的其他人(导师、同学、同事)的影响。受访者19谈到当年关于实验中的自我防护的规范是如何传授的时候,说:“没有专门的课,老师会告诉你,有的时候上面的师兄师姐告诉你。”作为课题组领导,也主要选择以团队内部日常交流的方式来将伦理意识和规范行动传递给他人。受访者16就说:“从大一开始有兴趣的学生过来,他进实验室之前都要跟他们讲,你要遵守实验室的规则,安全问题要讲的。整个来说实验室要告知他这些事情,或者前面的研究生带他形成一种习惯,来遵守实验室的习惯。”受访者20说:“我们会警告他们(自己的学生),如果不注意的话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事情……我记得两年前东北的一个农学院,他们解剖什么动物,动物感染了病菌,由于不戴手套感染了几个学生,那个事情在本科生和研究生都做了教育,让他们进实验室都戴手套……”
这些在微观实践层面所形成的“惯例”,往往是新生规范的雏形,如果扩展开来,说不定能转化为新的规章制度。从另一个角度看,规章制度要想不被固化,获得生命,并且还希望不断随着科研创新而发展的话,就必须首先被科研人员吸收、内化到日常的实践和惯例中,随着具体实践操作的丰富性而灵活变化。有时候也未必需要形成明文规章,而是作为某个研究领域的带有行业自律性质的“国际惯例”来发挥作用,如受访者21所言:“作为拟南芥的基础研究,这实际上是研究拟南芥生物学的这些科学家们,他们统一遵守这样一个东西。我并没有见到流程是哪个单位发布这个规程,因为每个老师做的时候对这些东西,无法预见的东西他都知道怎么处理,他的学生也是按照他的这一套来做。……每个实验室作为老师的话都会告诉学生这些,不能够随便地倾倒。国外他们还是要求挺严的,实际上也不是达到很高的标准,因为这些东西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确定,拟南芥的种子那么小,你在这儿做实验脚上粘一粒谁会知道。有的时候一不小心挂在衣服上你出去了,即使对种子控制住了,但是它的那个花粉,还有其他的东西,或者有的时候在水池里边。我们只能做到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尽量不散播。所以那些规则,我们也没有说违反哪一条给你处罚,这是行业的自律,因为有的时候很难控制。”(www.xing528.com)
有的受访者提到对于某些伦理问题的思考,相关做法的规范是在国际交流的实践中获得,在国外的研究团队里接受某些培训,看到别人的做法,才意识到要考虑这些问题。受访者16谈到她关于自己研究中的废液处理的做法时说:“我在国外留学的时候,起初我一开始也是这样的,一开始我去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那个时候当学生,就直接倒掉了,结果被他们实验室的人看到了,就来跟我说,我就意识到这一点,所以一直就这样遵守着。”受访者19的经历也印证了这一点:“(关于实验动物的保护和权利等方面的考虑)我真正有一个很明确的认识还是在国外的学习中。……出国之后,我发现……我从国外回来之后我发现国内也在慢慢重视这个问题,我们出国之前好像很少有人听到这个事情,回国之后慢慢听到这方面越来越规范。”
由于科研工作都不同,普遍的制度规范不可能涉及所有具体操作行为,加之研究自身的创新性和不确定性,对很多伦理问题的考量和行为的规范,都只能在具体的实践和文化环境中,以自身经验的方式存在和传播。这也是科研人员需要去主动参与伦理实践,而不仅仅是被动地遵守既有规范行事的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