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追求自由和尊严:穿越非洲两百年

追求自由和尊严:穿越非洲两百年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按照该市的规定,摆摊是需要证件的,证件需要由市场执法部门签发。经过认定,哈姆迪没有任何错误,小贩就是缺乏证件,属于非法经营,于是货物被没收。布瓦吉吉在自杀后,并没有马上死亡。他在宗教上打击那些伊斯兰势力,明确要求突尼斯变成一个世俗性的国家,同时大力提倡保护妇女权益。

追求自由和尊严:穿越非洲两百年

2010年12月17日,西迪布济德市26岁的蔬菜水果小贩布瓦吉吉早上醒来时,还对生活充满了渴望,他的目标是买一辆运货卡车,好好做生意,供养家里的8口人,甚至还要帮助一个妹妹交大学的学费。可是中午时分,他却将自己身上倒满了汽油,纵火自杀。

如果用普通人的眼光看,这完全是一场普通的执法事件。

这天早上,一名市场执法者、45岁的女官员哈姆迪负责在路上执法,她发现了布瓦吉吉的小摊,走过去检查他的证件。按照该市的规定,摆摊是需要证件的,证件需要由市场执法部门签发。布瓦吉吉没有这个证件,哈姆迪按照规定扣押了布瓦吉吉的蔬菜水果。据称,为了进货,布瓦吉吉花了200美元。

布瓦吉吉之前曾经被抓过一次,他依靠行贿给了警察约7美元,就要回了自己的货。这一次,他还想按照上次的办法来做,可哈姆迪拒绝了他。

哈姆迪的大公无私招来了小贩的反抗,随后他们发生了言语的冲突(也可能有肢体冲突,但不确定)。哈姆迪叫来了警察。经过认定,哈姆迪没有任何错误,小贩就是缺乏证件,属于非法经营,于是货物被没收。

布瓦吉吉还是不死心,他跑到当地市政官员那儿继续申诉,依然没有效果。法律就是法律,没有证件就是没有证件,一个小贩没有权利去质疑政府法规的权威性。

到这时,早上还幻想着买车养家的布瓦吉吉却突然损失了宝贵的200美元,他自杀了。这种自杀到底是一时钻牛角尖,还是的确舍不得200美元?到底是政府错了,还是小贩错了?不同立场的人仍然可以争论,但是,革命却等不及争论的结果,突然间爆发了。

一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执法事件为何会演化成一场革命呢?这要从阿拉伯人的经商传统,以及突尼斯的政治结构说起。

在伊斯兰国家访问时,不管是在阿拉伯,还是在非洲,我都能强烈地感觉到作为一个商人的自豪感。比如,在摩洛哥城市非斯,街头的一名商人这么告诉我:“对于穆斯林来说,商人是最有尊严的职业,甚至超过了国王和总统。”

在中国古代,商人一直是受到压制的。但在穆斯林国家,却恰好相反。

穆斯林最初的来源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在发明这个宗教之前,一直以沙漠地区的中间商自居。由于沙漠缺乏生产商品的条件,他们就把从中国、印度来的货贩运到地中海沿岸,一直把做买卖当成天经地义的事情。

先知穆罕默德也出身商人世家,他的老婆曾经是一个有钱的寡妇,也是靠商业而发家致富的。《古兰经》整部书都是以商人社会为底本来规范人们的生活和言行的。

比如,正是因为经商存在不确定的风险,所以阿拉伯人不断地向安拉祈祷,祈求安拉保佑。也只有商人能够一天五次向安拉祷告,因为在看店的时候,他们总是能够抽出时间进行简单的祷告。甚至在有的集市上,一到祈祷时间,整个市场的男人们立刻停下手里的活儿,在德高望重者的组织下就地祷告。如果是农民和工人,由于工作更加紧张,就很难抽出时间来进行五次祷告了。

穆斯林商人的信誉特别高,以突尼斯为例,除了少数以外国游客为目标的商店之外,这里的大部分店铺都是言无二价,不作假,老板也是只要承诺就一定做到。每个商人都显得如此骄傲,将经商看成天赋人权,没有人也没有政府能够剥夺。

在北非世界,一个传统的城市总是围绕着一个叫“麦地纳”的区域,这里是老城区,或者保留了完整的传统生态的地方。

麦地纳由城墙环绕,城中清真寺点缀其中,城市里处处是蜘蛛网一般的小街道。最大的麦地纳位于非斯和马拉喀什两座城市。在非斯,我和两位日本人曾在城中迷路,转了两三个小时都没有找到出路。天黑后,不得不找人把我们带出来。在麦地纳里,每一条小街上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店铺,它们有的卖纪念品,有的卖当地人也需要的传统手工业品,还有的卖从中国进口的各种塑料产品、衣服。从早到晚,城里都熙熙攘攘,让人惊叹于穆斯林的活力。北非的老城保留着传统的模样,不需要做任何的改变。

在阿拉伯世界,小贩虽然社会地位不高,但仍然受到人们的尊重。他们也从来不认为自己的生活是别人给的,养活自己在他们看来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每一个小贩都盼望着有成长为大商人的那一天。布瓦吉吉也不例外,即便在他死亡的那天早上,也仍然盼望着做一个成功的商人。

布瓦吉吉在自杀后,并没有马上死亡。他住院时,突尼斯的最高领袖、总统本·阿里甚至跑到医院去看他。总统认为自己已是仁至义尽,并没有做错什么。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这就牵扯到了事件的第二个层面:突尼斯的政治层面。

突尼斯刚刚从法国独立时,是一个国王制国家,但是国王制仅存在了短短一年,就被哈比卜·布尔吉巴废除了。于是,突尼斯和摩洛哥这两个原本类似的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摩洛哥保留了国王,而突尼斯选择了共和。(www.xing528.com)

布尔吉巴类似于土耳其的凯末尔,是个坚定的世俗主义者、经济上的社会主义者、政治上的强力者。

他通过选举上台,却建立了一党制,把自己改成了终身总统。他在宗教上打击那些伊斯兰势力,明确要求突尼斯变成一个世俗性的国家,同时大力提倡保护妇女权益。今天,我们去往摩洛哥和突尼斯,还能感觉到摩洛哥是一个传统的伊斯兰国家,而突尼斯则已经变得更加世俗化,这就是布尔吉巴的功劳。

但布尔吉巴在经济上支持国家控制。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快速发展之后,突尼斯的经济也出现了问题。这时,由于他的身体已经垮掉,医生判断他的精神已经不再适合执政。于是,1987年,总理本·阿里废除了他,接替他担任了总统。

在阿拉伯革命之前,本·阿里已经执政了二十多年。他虽然是一个强权者,但在突尼斯的发展问题上,却是很有功劳的。他在任时,开始大规模发展私营经济,引进外资、搞活开放,使得突尼斯人的日子比在布尔吉巴时代好过多了。

但问题出在本·阿里的维稳思路上。本·阿里在威望上已经不如布尔吉巴。突尼斯不是一个适合搞个人崇拜的国度,强如布尔吉巴,最终还不是下了台,更何况第二代的本·阿里?

可是,本·阿里却认为,为了维持突尼斯形势一片大好的发展环境,必须保证政治的长治久安。为了保证政治的稳定性,就要求反对派继续闭嘴,等突尼斯经济搞上去了,成了发达国家,那时反对派再想说啥就说啥吧。

为了让反对派暂时闭嘴,本·阿里不得不勉为其难地建立了超过突尼斯财政承受能力的警察力量,进行维稳工作。

当数量庞大的警察队伍建立后,接下来又出现了另一个问题:警察也是人,也需要吃饭养家。警察的数量一多,依靠政府财政吃饭的人数就大大增加了。

由于突尼斯的财政并不算宽裕,总统不得不采取另一个做法:让警察自己去找食养活自己。也就是说,因为付不起高工资,政府给警察的薪水是比较低的,但是警察可以通过一定的罚款来补贴自己。

如果要获得更多罚款,那么必须与许可证制相配合。这种制度的特征是许可证多,规矩多,需要交钱的项目多,一旦没有许可证,就要罚款。

这样一来,警察就可以通过罚款获得足够的“合法收入”。比如,如果警察向某个小贩直接要钱,那是腐败,可是一旦政府规定,从今往后禁止小贩在街上摆摊,除非有许可证,如果没有,就要没收或者罚款,这就让许多小贩处于“非法经营”的状态,而警察可以“合法”地运用权力来获得收入了。

布瓦吉吉就死在了这样的“合法”没收之下。甚至到他死时,政府还认为自己是没有错的,有错的是那些违反政府规定的人。

总结起来,突尼斯的状况就是:维稳必须要有超过社会承载能力的警察力量,为了养活大批警察,又必须让他们自己获得一定的收入,而警察为了获得收入,必须将许多生意变成非法,再从将非法变为合法的过程中获得薪水之外的收入。政府必须允许警察这么做,并在必要时为警察背书。

但政府没有想到的是,突尼斯虽然经过了世俗化,但仍然是一个以信奉伊斯兰教为主的国家,人们心中经商自由的信念还在。而政府一旦为警察背书,就必须为警察所有的行为负责;一旦有人死去,人们对警察的怒火必然会转移到政府头上。

另外,由于小贩的行为的确是非法的,在大部分情况下,他们都得夹起尾巴做人,看上去警察可以为所欲为,这就产生了社会超级稳定的假象。

可是,一旦人们对于警察和政府的怒火爆发出来,就会立刻席卷全国,形成一次失控的革命(脆断)。

那么,在什么情况之下,会发生脆断呢?

答案是:在维稳经费出现困难的时候。由于警察以维稳为目的,这样的警察执法效率会越来越低下,但是花钱能力却越来越高。有一天,当政府财政出现困难,即便加上警察罚款收入也依然无法保障警察的执法积极性时,社会就会出现脆断现象。这时一个小小的火星,都会引起整个社会的爆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