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津巴布韦穆加贝:崭露头角的非洲英雄

津巴布韦穆加贝:崭露头角的非洲英雄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第二个阶段是穆加贝和恩科莫领导的反抗斗争。穆加贝的独立依靠的是谈判,战争只是辅助手段。事实上,穆加贝一掌权,就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穆加贝的土地政策名为“愿打愿挨”,也就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上。由于要整合黑人内部的势力,穆加贝必须获得国内白人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也的确做到了获得世界的支持,让人们意识到穆加贝才是最好的人选,从而击败了对方,成了津巴布韦的领袖。

津巴布韦穆加贝:崭露头角的非洲英雄

与大部分非洲国家不同,津巴布韦的独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控制津巴布韦经济命脉和社会政治的土生白人从英国独立。土生白人不到津巴布韦总人口的5%,却控制了50%左右的土地,这些土地都是最好的。此外,他们还控制了津巴布韦的工商业。第二个阶段是穆加贝和恩科莫领导的反抗斗争。这场低烈度的战争持续了十五年,才在1980年迎来了津巴布韦的二次独立,也就是黑人从白人手中接管了政权。

穆加贝的独立依靠的是谈判,战争只是辅助手段。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黑人和白人达成了一个分享国家的协议。这个协议是:黑人由于占据了人口的绝大多数,必然掌握政权;但白人由于占据了经济上的绝对优势,如果白人资本撤离,津巴布韦会立刻从南部非洲的小天堂跌入地狱。因此,黑人政权在一个较长期的时间段内,必须允许白人继续控制经济。

当然,黑人不可能永远处于经济的下层,总有一天,黑人的生活水平会与白人拉平,这是毋庸置疑的。人们只希望这个拉平过程是和平进行的,不使用暴力,经过自然平衡过程,不让黑人痛苦,也不让白人痛苦。

当时的南非仍然在实行严格的种族隔离,津巴布韦和南非是全非洲仅有的两个黑白种族不平衡的样本。如果津巴布韦能够实现和平过渡,那么南非也可以遵循着同样的道路过渡到种族融合阶段。

在津巴布韦,虽然白人在其他经济领域——比如出口和商业——也都占据优势地位,但矛盾最尖锐的却是土地。黑人把白人占据的土地当成殖民时期的痕迹,希望尽快做出改变。但土生的白人已经是非洲人,他们在欧洲已经没有了家产,必然要靠土地吃饭,他们也是最顽固的抵御黑人政权的阶层。到底如何让他们和平过渡呢?

我们不妨回到土地的源头去看看。

实际上,即便没有白人前去,津巴布韦的土地问题仍然会很尖锐。白人是 19世纪80年代才开始在津巴布韦大规模定居的。在这之前,津巴布韦已经有了两种黑人。

第一种黑人是较早定居于此的绍纳人。他们以实行土地公有制著称。他们没有私人土地的概念,而是以部落为单位占有土地。在同一个部落的土地上,人们都可以放牧,并协作进行耕种。

18世纪,另一种黑人恩德贝莱人开始出现在这片土地上,并逐渐征服了绍纳各个部落。恩德贝莱人是有私有观念的,他们更倾向于将土地据为私有。

在西方人去之前,两种黑人的冲突贯穿了津巴布韦的早期历史。白人到来后,两种黑人的争端退居到次要地位。白人建立了殖民地,他们最初的目标不是土地,而是矿藏。津巴布韦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但无法弥补白人的投资。于是,逐渐地,殖民地当局开始把土地分配给白人,这就侵犯了当地黑人的利益。

二战后,津巴布韦(当时叫南罗德西亚)的土地状况,大约是白人占据了其中的一半,而黑人占据了另一半。

对于黑人更不公平的是,白人将土地划成了五等。第一等位于雨水充沛的高地,这里适合种植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第二等同样是高原土地,但雨水比第一等少,这类土地适合种植谷物、烟草;第三、第四等则是半干旱土地,适合放牧或者种植一些干旱作物;第五等是干旱低地,只适合放牧。在这五等土地中,白人垄断了最好的前两等和第三等的大部分,只把后两等以及第三等的一部分留给了黑人。这就意味着,虽然黑人名义上占据了一半的土地,但实际用途上却有天壤之别。

白人占据津巴布韦的优质土地造成了两个影响。坏的影响是,黑白两个种族变得极度分裂。白人社区整洁有序,但这是建立在他们垄断了优质资源基础上的。黑人社区由于人口密度高,土地退化严重,缺乏发展的空间。两者的对立更加严重。(www.xing528.com)

但这样的格局也并非没有好的一面。对津巴布韦来说,好的影响是经济上的,由于白人善于治理,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先进设备和理念,使得津巴布韦成了非洲的粮仓,城市建筑充满了欧洲风味,土地庄园也有着世界范儿。成熟的治理使得津巴布韦在非洲一直是富裕的国家。

穆加贝掌权后,如何平衡白人和黑人的关系呢?

事实上,穆加贝一掌权,就受到了全世界的普遍赞扬。在与英国人打交道时,他大胆地承诺,津巴布韦在经济制度上十年内不做改变,还给白人保留了一定的政府职位,甚至把两个部长名额送给了白人,这一系列措施给白人吃了定心丸。

在土地上,由于之前过于不公平,必须做出一定的改变。穆加贝的土地政策名为“愿打愿挨”,也就是建立在双方自愿的原则上。首先,在战争中有一部分白人已经离开,如果有的土地实在找不到主人,就由政府出面分配给没有土地的穷苦黑人。但这部分土地只是少数,更多的土地仍然掌握在白人手中。

津巴布韦鼓励白人自愿出售土地,白人可以自行规定土地价格,一部分由私人购买,另一部分则由政府出面进行购买。政府购买了土地,再发给没有土地的黑人。在交易过程中,为了避免有任何强迫成分,一切都出于自愿。甚至英国政府也参与进来,它们建立了一个资金池。当津巴布韦政府从白人手中购买土地时,一半的费用出自这个资金池,津巴布韦政府实际只用出资一半就可以了。

在这种制度的安排下,经过十年,白人将手中掌握土地的20%卖给了黑人和政府,保留了其余80%的土地(也就是总量的40%左右)。

在和平、安定的资源环境中,不管是保留了土地的白人,还是新获得了土地的黑人,都爆发出了极大的热情,共同创造了津巴布韦独立之后的繁荣,经济增长迅速。当人们谈论起非洲的混乱时,总是把津巴布韦作为一个特例,与别的非洲国家作对比。

津巴布韦作为榜样还刺激了南非,使得人们用它作例子攻击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最终逼迫南非的白人做出了重大让步,直至下台让给黑人。

独立初期,穆加贝作为黑人领袖的地位并不稳固,与他竞争的是一支游击队的领袖恩科莫。由于要整合黑人内部的势力,穆加贝必须获得国内白人和国际社会的支持。他也的确做到了获得世界的支持,让人们意识到穆加贝才是最好的人选,从而击败了对方,成了津巴布韦的领袖。

在那时,不管是西方还是世界上的其他国家不仅没有指责他,还将他称为非洲最睿智的领导人之一。如果顺着当时的轨迹走下去,那么津巴布韦将成为一个黑人白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样本,并保持足够的繁荣。

可是,为什么后来的津巴布韦却偏离了这个轨道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