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欧洲人的文明与动荡:穿越非洲两百年

欧洲人的文明与动荡:穿越非洲两百年

时间:2023-08-0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罐头的进口来源有两个,分别是欧洲和同属于非洲国家的利比里亚,前者价格是后者的三到四倍。但对殖民地时期的非洲来说,更不公平的是,它们的贸易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到强迫的。也许有一天,当人们回顾欧洲对非洲的影响时,会发现奴隶贸易虽然被不断批判,却并非影响非洲最深远的事件。欧洲人到来之后,非洲人发现自己被卷入了现代的大旋涡之中,失去了回到从前的那条道路。

欧洲人的文明与动荡:穿越非洲两百年

在非洲旅行时,即便这些国家已经独立,但还是能感受到曾经的宗主国对原来的殖民地意味着什么。

布基纳法索首都瓦加杜古的规模相当于中国南方的小型城市,街道大都是土路,两旁以平房和两三层的小楼为主,整个首都只有一家大型超市。

走进这家超市,商品琳琅满目,但价格上却透露出一丝古怪。比如,1升牛奶的价格折合人民币不过六七元,但一小杯(150毫升)的酸奶却价值10元以上。为什么两者的差别这么大?原因在于牛奶是本地产的,而酸奶则是从法国或者西班牙进口的。

这样的价格差异随处可见,当地产的袋装水1升折合人民币不到1元,而外国产的瓶装水1升则高达6元。罐头的进口来源有两个,分别是欧洲和同属于非洲国家的利比里亚,前者价格是后者的三到四倍。

布基纳法索缺乏许多必要的轻工业,如果酸奶能做到国产化,就能把价格大大降低,但当地的轻工业不发达,只能承受高昂的进口成本。

以饮用水为例,一位超市经理告诉我为什么当地生产不了瓶装水,不是水的问题,而是当地生产不了合格的塑料瓶。就因为瓶子的问题,瓶装水只好进口。整个超市的商品,在国内生产的不会超过10%,大部分都要从原来的宗主国法国进口。

这些年进口商品的价格已经降了不少,原因不在于法国的慈悲,而在于亚洲国家的崛起。以前电器都必须从法国进口,现在改为主要从中国进口。以前的药品更是普通人吃不起,自从印度药崛起之后,整个非洲都成了印度药的天下。一家药店的驻店医师告诉我,如果没有印度药,整个非洲每年都会多死数百万人。西方虽然每年都援助非洲大量的药品,但这些药品不是被浪费了,就是被政府官员拿走卖了高价;印度不会免费给非洲药品,但由于价格低廉,普通人买得起,反而让非洲的普通人得益。

除了亚洲的一些国家之外,供应非洲便宜货的国家还有土耳其、埃及、摩洛哥和突尼斯等,这些国家都有一定的工业基础,它们成了非洲的主要商品供应国。(www.xing528.com)

“中国和印度,是我们的指望,他们是非洲的朋友。”店员感慨说。

但即便已经有了不少中国和印度的便宜货,超市也不是当地的普通人能随便进的。对于普通人来说,折合人民币每天两三元就可以吃饱,他们也许一年也不会进一次超市。

布基纳法索只是非洲国家的一个样本,许多国家都存在类似的现象:一个国家越缺乏工业,进口的工业品越贵,当地产的初级品越便宜,两者的差价越大。

如果这只是经济学的一个现象,那么还可以通过贸易拉平。但对殖民地时期的非洲来说,更不公平的是,它们的贸易不是自由的,而是受到强迫的。

比如,法国殖民时期,许多殖民地是没有办法从英国购买商品的,更别提从亚洲国家购买,它们也没有权力决定自己的农业品应该卖给谁,只能被强制性地卖给宗主国。

正是靠这种强制性,宗主国能够从殖民地体系中吸纳大量的资本,以供养宗主国的人民。这是一场零和游戏,宗主国所得,就是殖民地所失。

也许有一天,当人们回顾欧洲对非洲的影响时,会发现奴隶贸易虽然被不断批判,却并非影响非洲最深远的事件。真正影响非洲社会结构的反而是不那么起眼的边界的划分,以及普通商品的贸易剪刀差。欧洲人到来之后,非洲人发现自己被卷入了现代的大旋涡之中,失去了回到从前的那条道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