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贷中心模式让我们能够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营销客户上!”建行广东天河支行的陈卉然是个漂亮的畲族姑娘,2004年入行,身材单薄的她每天抱着一尺多高的资料跑来跑去是常事。当时做个人贷款是“一手清”模式,即一个人从收资料、审核、调查、放款全程做下来。大家打趣那时的个贷业务是体力活,连续几个星期加班看资料,“累得哭都没有力气”。走进广东省分行现在的个贷中心,受理岗、审批岗、放贷岗、客户联络岗等岗位流水化作业,一天最多要办理几百件进件,1个人1小时最多放款1.5亿元。
1个人1小时放款1.5亿元!这对1991年就在上海市宝钢支行从事个贷业务的赵斌来讲,在当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1992年我们办理了全行第一笔住房公积金贷款,全年也就办了那一笔。”现在的赵斌已经是宝钢支行个贷中心负责人,70后的他比同龄人看起来成熟许多,头发已有些花白,说起他的第一个客户赵斌依然记忆犹新。1991年,为适应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上海市分行率先在全行开办了住房公积金业务,“这个客户姓施,是硫酸厂的工人,他当时贷了1万元,分6年还清,每个月要还150元。”
与老施当年攥着紧巴巴的钱,看房子跑断腿不同,在广东买学区房的赵女士可就轻松惬意了许多。上建行网站“房e通”房产交易融资平台,新房、二手房、租房信息应有尽有,申请贷款、查询贷款进度一目了然,难怪赵小姐往建行送一次资料就坐等放款了。“房e通”平台也发端于广东省分行,目前正向全国推广,建行人自己多跑腿,多费心,换来了客户的“坐享其成”。(www.xing528.com)
说起跑客户,上海市分行做对公业务的仓玮对15年前的那次经历仍念念不忘。上海公安局在安徽白茅岭有一个劳改农场,职工都是上海人,却长年坚守在偏远地区,等孩子们到了上学年纪,都想着能回到上海买一套房子。哪里有买房的需求,哪里就有建行人奔忙的脚步,一辆破旧的金杯面包车载着仓玮他们一行6人,早上天不亮就出发,过了公路走山路,过了山路走土路,一路上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终于在天黑时分赶到白茅岭。第二天一早开始现场办公,审资料、填表格,这个填好了金额要改,那个选好了房子要换。就这样艰难的旅程跑了三次,才将这批客户的贷款资料全部备齐。“那时如果有‘房e通’就好了!”仓玮很是感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