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俊廷
已经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
清楚地记得,那是1996年8月4日,一场突如其来、百年不遇的洪灾袭击太行山中段的黎城,田毁园冲、交通中断、农业减产、农民减收,史称“八·四洪灾”。
两个月后,为了了解农民生产自救的情况,我和县电视台的两位记者慕名前去采访三十年如一日始终坚守在信合第一线的老劳模、帮助农民抗灾自救的英雄————东阳关信用社主任张砚田。
那时候我刚来信用社不久,虽然对老劳模张砚田的事迹早有耳闻,但真正走近张砚田,我还是头一次。
当时正值暮秋时节,一大早,我们便从县城出发,驱车二十公里,来到东阳关信用社。但信用社的同志们告诉我们:老张好多天前已经到灾情严重的东山沟下乡去了,远着呢,还有四十多里的山路。
汽车在刚刚修通的崎岖山路上颠簸着,险要之处,我们不得不下车徒步,招呼着司机小心翼翼地驾车通过。
田野里早已不见了那挺直腰杆的玉米、大豆和高粱,但匍匐在大地上的各种秸秆,仍然顽强地伸出干瘪的叶子,在秋风中摆动,仿佛在向过往的路人诉说灾情。只有沟沟洼洼里那红红的柿子,灯笼似的挂在枝头,给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一丝安慰。
我们从三街到东庄,再到西庄。一路上,时不时地看到有村民牵着毛驴,驮着货物从蜿蜒的山道上走来。从他们脸上竟看不出有一丝一毫灾后的沮丧。让人深感吃惊的是,这些行人中竟没有一个不认识信用社老张的。
有村民告诉我们,老张正在帮助农民翻晒粮食。在村民们热情的引导下,我们很快来到后峧村村口的晒谷场上,但是我们还是没有见到老张。村民告诉我们,老张和本村的一个残疾人到后山采摘连翘去了。
我们坚持要去,但村民们告诉记者,后山深得很,没人带路根本去不了,即使去了,也恐怕找不到他们在哪个沟沟。此时我不由想起了唐朝诗人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诗句。
当得知我们要专门采访信用社老张后,村民们即刻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言,争相告诉记者。
“灾后,老张几乎是吃住在村里,帮助我们修边垒堰,补种萝卜、芥菜等。”一位年轻村妇说道。(www.xing528.com)
还没等这位妇女说完,一位中年男子说:“他还引导我们上山采摘青翘、连翘等药材,弥补灾后损失。”
“信用社共发放救灾贷款10多万元,帮助重灾户购回了猪娃、兔崽等,并从乡里请来了技术员,帮助农民发展养殖。”说话的看上去像是一位村干部。
......
无论田间地头,还是农户家中,村民们都对老张赞不绝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没有见到老张,只遇到了老张放在村口小卖铺门前的自行车。这是一辆老式的“永久牌”自行车,车把前面挂着一顶草帽,后面的行李架上挎着一个被当地村民称作“饭袋子”的黄背包。
我从背包外边捏了捏,里面装的应该是一个笔记本、一支圆珠笔和一副老花镜。
刚才说话的村干部告诉我们:里面还应该有个水杯,可能今天老张带到山上去了。自行车,草帽,黄挎包是老张下乡的标配。村集体收成如何?村民谁家什么时候办红白喜事?谁家的猪什么时候出栏?谁家今年卖了多少斤花椒?老张的笔记本上都记得一清二楚。
等到天黑,我们还是没有见到老张,但是透过群众的说法,不由得对这位太行山里的“背包客”肃然起敬。
时代不断前进,科技飞速发展,老张已经退休,一个帆布袋装上一天干粮,就是一个“流动小银行”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曾经的农信社已经变为现如今的农商行,但是服务“三农”的初心没变,在遍布全县9个乡镇的21个新型服务网点,覆盖全县184个行政村的农村综合金融服务站,239名黎城农商行员工正在用自己坚实的脚步传承这弥足珍贵的“背包精神”,在转型提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裴钰(太谷县农商银行)《“品若 人品”联》二等奖
(作者单位:黎城县农商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