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席晓阳
在现代农信人口中,一个个关于“背包银行”的故事在流传,传承“背包精神”的初心始终如一。但是,和其他经济行业一样,4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推动金融业飞速发展,作为金融行业的一员,农信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早年的“背包银行”已经蜕化质变为“电子银行”,从而见证了农信社在改革大潮中发生的沧桑巨变。
初创时期的农信社确实艰苦,一切都在“零”的基础上建立,就当时山西晋南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来说,在1984年以前,基层信用社的经营环境与手段都是相对落后的,和如今的“电子银行”相比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农信人下乡,一辆自行车(有时是摩托车)、一个布包、一把算盘、一本账、一本单据、一支笔、一个喝水用的陶瓷缸就是全部装备,说农信社是“挎包银行”“背包银行”可谓恰如其分。
所进行的业务也很单一,以存取款、吸收入股、贷款发放为重点,结算业务需要通过专业银行(农业银行)进行。
总之,改革开放前的农信社一切都是旧的、落后的。
但是,世界在改变,中国在改变,金融业在改变。在国家改革开放历史背景下,伴随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金融事业发生了根本变化。作为国家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信社伴随40年的改革开放,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由“背包银行”向“电子银行”的质变,从一个侧面见证了国家金融事业的改革创新。
现代农信社在“电子银行”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电子化下的全业务。目前,普通农信社的业务已经开办个人、对公存取款,转账业务,贷款业务,银行卡业务,理财业务,中间业务(代收移动、电信、联通话费,代收水费、电费、天然气费、罚款等),取款机、存取一体机、点钞机、扎捆机、排队叫号机、填单机等已经普遍,快柜机、国际结算、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业务正在推广开展,基本实现了“全业务”,可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金融服务。
在建设科技行社的理念下,省级联社、县级联社不断加大科技投入,科技网络、结算服务、资金融通服务平台相继建成运营,已经冲破了制约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瓶颈。(www.xing528.com)
在构建科技应用平台上,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实施,开发了“业务、管理、办公”三网合一的综合性网络系统。综合业务系统的建成,实现了数据大集中,实现了横向联网、电子汇兑、业务代理等一系列支付清算应用系统功能,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也已经实现。
在构建电子结算平台上,农信社实现了储蓄通存通兑和对公业务上线,联通了全国农信银行系统业务,使跨行业务成为现实。银行卡业务已经实现互联互通、可存取、可转账支付,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支票圈存业务、大小额支付系统已经全部或部分实现。在资金融通平台上,不仅农信社内部资金可以流通调剂,而且可跨行融资,约期存款、存放同业等业务部分实现。
这一切都是通过电子化实现的,电子银行大大提高了金融服务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夯实了持续发展基础。
在管理上来说,电子管理监控无处不在,业务经营、流程操作、服务过程、安全保卫、消费管理、环境检查、自助银行、工作纪律、接送包裹等等,无一不在电子监控范围内。
由于电子科技的发展,各行社在县级联社组织统一配置下,跨区经营、远程操作、实时监控已经成为现实。各种电子终端设备的投入应用,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国际结算已经成为现实,而且给各项业务办理提供了便捷。存取款业务,投资理财,转账结算,信贷业务,各种代收缴、代支付业务,甚至各种购物消费服务,都可以通过远程操作办理,而不必亲临现场。
农信社在解决偏远地区金融服务上、在跨区域、超远程作业上已经成为现实。要不了多久,农信社和专业银行可以并驾而行。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40年,经过金融改革创新,农信社实现了从“背包银行”到“电子银行”的成功转型,实现了经营管理电子化、业务经营电子化、经营设施电子化、行政办公电子化,变落后为超前,跨入了现代金融机构行列,促进了业务跨越发展。这应该归功于国家改革开放战略决策,归功于金融体制改革创新。
(作者单位:尧都区农商银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